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行?”的反问,我们已经听了无数次。在每一次自尊在地上摩擦的时刻,这句话似乎都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我不行呢?

可问题是,这个标准是谁定的?我们是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要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必须把自己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挤进那个模型里?

当然,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进体制、要高薪体面,那么这个疑问可以放一放,先让自己合群,(哪怕伪装也要)像是一个对方标准下的个体。

当你疲惫、发现自己不想要时,再把这个疑问从心底放出来,看看未来要如何走。而未来归途,正是这篇文章试图探讨的议题。

01

我为什么不能接这样的工作状态?

“为什么不能”这五个字,像一个秋天的蚊子,在我的生活里“嗡嗡嗡”叫个不停。

实习时的“迫不及待”,我以为是所在公司体系的缘故,换一家公司就可以了;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以为是工作内容的无价值感,换个匹配的就好了;

第二份工作,没有以为,我陷入了无尽的诘问之中,因为我发现自己真的抗拒这样的工作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习感想

2023年10月面试,听着对面老板给我的建议,那一刻真的有点顶不住。

走出大楼,走到公交站台,我一边查看公交还有多久到,一边试图掩饰自己想哭的状态。

如何形容这种感受呢?大抵是你知道那是一条可以靠岸的船只,但你知道自己晕船,想看看其他方式能不能上岸,旁边还有人在善意规劝,“姑娘,去坐船呀”。

你觉得好笑,更感受到自己的任性,晕船比泡在水里要好吧?但心底又有个小人说:

万一又上了一只勉强维稳的船只,

又要担惊受怕自己落水,

那不如泡在水里、尚有体力和手边木棍做支撑,

习惯了再前进,总是比反复被抛掷来得强。

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前进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不像上船就有“规范化”的规则与安排,

都是相对自由,何必强求。

且这水里也不止我一人,等自己稳住了,

再和人搭个草堂班子造个船,不也挺好,

可一旦上船,还有心劲去破局吗?

正是这样的来回拉扯,扰得我心绪不宁,最终在视频里获得了情绪疗愈:说是张张嘴,行动整疯人。可以怎样,还能怎样?45度人生才是归途?

原来大企业也如此,我所向往的人生模版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还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吗?

原来那些被鄙夷、被嫌弃的并未一无是处,原来那些崇高的、想象的纸醉金迷也不过如此,终归是我天真地想当然,那我还要继续如此吗?

02

不强迫自己套进模型,那要做什么?

既然想清楚,上班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且理顺上班不是唯一选项后,或被动待业、或主动成为自由职业、或努力做副业,就可以规避被标准化的挤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长期待业带来的无价值感与坐标失效,会压低人的自尊;

自由职业的优点是客户自由,而非选择自由,反而需要比上班抗住更多的风险(比如社会保障是相对缺失、职业路径与工作内容都相对模糊);

做副业则是把双刃剑,好的可以开启职业第二曲线,坏的可能上当受骗、耗时耗力还钱财两空……

而这些,还不是生活的全部。看看最近舆论导向,再看看相对悬浮的学术探讨,现实与理想是一个比一个萎靡。

尤其是4亿人是中产阶级、有钱不敢花的探讨,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与这世界脱轨了?有个评论有意思,“我是傻子不成,有钱我还需要专家告诉我怎么花。”

再看看孔乙己文学“下不来的高台”,真是格外嘲讽,是大学生好高骛远、连3000元都不满足了吗?(是谁给了期许、又是谁亲手打破,原来我从未理解什么叫做“议程设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术期刊《中国青年研究》近期议题

当我们试图在旷野中找到一席之地、安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挤压的从不是标准,而是掌控标准话语权的少数人。无论你如何做,都无法达到标准,因为陷入自证陷阱的你,哪里还有精力和心力听见内心的呼喊?

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天批判资本主义逻辑的原因,“永不眠”的资本正在扭曲需要休息的个体,要控制资本的无序发展,更要减弱西方改造思路对农耕文明秩序的撕裂与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多么像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连大学生都没有思辨精神,你提培养中小学思辨精神,不觉得奇怪吗?”——我不认可的点在于,你不从小培养,什么时候培养?难道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是靠顿悟来的?

当然,这样探讨可能又偏学理化,不落地。但落地这事是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落点在变化,结果是行动,有意识调整并努力靠近就是落地的开始。

且就算保姆式教学分个一二三,也要你跟进才会有效果。更何况,“不强迫自己套进模型”、接纳自己就是无法达成“标准”的事实,专注于生活的可能,你才有可能找到你愿意且能做的事情。

正如此刻的我,如果还在上班,听课、做视频这事别想了,写写文章有可能、但如现在的频率,大概率也是不太现实的。

因此,“可以做什么”的前提是,找到“你想要什么”,而寻找本身就是不断试错、不断挖掘的过程。你要做的,就是“盲目进取”、不因不符合标准的所谓“无用功”偏见而停下脚步。

人总是要相信点什么,那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此刻的困顿、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是生活的重要课题。

03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很重要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是提醒,提醒我们不要困在其中,因一时失业、被批评、受委屈而忘记,我们的尊严与价值不是被工作所赋予,而是具体生活里的每一刻拼贴而成。

高光是一刻,灰暗也只是一刻,感知与客观事实的差距远比我们想象大。因此,向前走可以不回头,但不能不复盘、不回看。

而“很重要”则是告诫,不是没有工作、天就会塌,但没有了以工作为中介的强反馈机制,你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

(待业)做自媒体、去面试交流,或是初期不赚钱的副业尝试,都是可以给到反馈的(因为工作本身是强制关系,比如因生存需要,无法拒绝客户与领导的需求、协作无论喜好都要与同事沟通)。只有在反馈中,我们才不至于自我感动。

且我们只有进入社会生产机制,“坐在桌上”才能看到别人如何出牌、才能学会打好自己的牌。因此,无论是否体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先养活自己,再尝试积蓄能量,直到拥有选择权看意愿做取舍(人的精力有限,所谓平衡,就是取舍)。

这固然是一条相对漫长的路途,但前方有光,靠近光源总比一直待在黑暗里哭泣、等待他人搭救,要拥有更多生存机会与发展机遇。

04

结语:要做自己,就不能只做自己

“要做自己,就不能只做自己”,看似矛盾,却是目标与手段的差别:

我们当然需要“做自己”,成为自己期许的模样(这个期待是否也是被社会赋予的?在回答之前先实现来验证),而不是被“标准”牵着走。

但教条主义地看待“做自己”,便会陷入缘木求鱼的困境,如果每个人都想着被人搭救,会有谁成为救人者,又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没有人需要被搭救的愿景?

因此做成事的逻辑,必须考虑利他,唯有如此才能达成共识,有共识才能继续推进呀。只想着自己,考虑自身的舒适,反倒与目标相去甚远,不仅无法成事,还会令自己孤立无援。

躬身其中,时刻警醒,才有可能清明,真正践行“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事实上,宏大叙事并不远,只是常识脱离了具体语境,总是显得漂浮。

而在如今信息繁多、观点多元的时代,作为个体的我们,很难找到抓手去关联现实需求与理想实现。在此情形下,可能还是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判断力。虽然学习老生常态,但的确比需要机会的实践,是有效且更易获得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