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联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奋斗在不同岗位,有的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寻求尖端技术突破,用领先科技赋能数字化建设;有的不断钻研专业技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通信……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却都闪耀着一样的联通红,积极投身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

挑最重的担子 啃最硬的骨头

凌晨12点钟,联通华盛电商分公司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APP渠道负责人张晨正有条不紊地组织部门成员进行618大促活动上线前的最后准备,一面把关产品政策、一面确认货源情况.....这种片刻不停歇的繁忙说明营销工作正开展顺利,用张晨的话说,“忙起来,才安心”。

2021年7月,华盛电商应集团要求承接中国联通APP终端集约化运营项目。联通APP作为日活超千万的联通官方线上平台,如何让用户体验更便捷、智能,考验着运营者的耐心、决心、灵活性。作为联通APP渠道负责人的张晨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管多难都要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终端运营所涉及的流程复杂繁琐,为提升运营效果,张晨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进行体验、对标、优化终端购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戮力同心,拾级而上,实现联通APP终端销量规模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奋楫争先,匠心铸就政务行业标杆

2022年,为完成中国国家版本馆信息化协同体系建设项目,联通数科公司郭年庚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常年带领团队奔波于北京、广州、杭州和西安。各分馆建设之初交通不便,他经常顶着40多度酷暑,徒步到项目现场,组织百余次方案研讨会,牵头制定了总分馆协同信息化建设体系,实现各版本馆之间的数字版本资源统一管理、高效协同。在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工程——某部委宣传文化政务服务平台项目中,他深入调研10多个处室需求,参加50余场技术研讨会,制定出全栈信创化云平台,采用Devops敏捷开发架构,实现10多类系统整合和46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并荣获鼎新杯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是政务行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郭年庚走通了信创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之路,提出联通信创云能力图谱,先后实现中宣部宣传云、国家药监云、国家农业农村部遥感云、北京市警务云等重点项目突破,为联通在信创云领域跻身第一梯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守好网络安全这班岗

“文哥,刚刚几个业务单元上报的安全事件,涉及多个相同的高危互联网访问行为。”接收、研判、上报、溯源、处置,几乎每天都有上千条的告警信息等待处理,这就是联通在线云网管理与信息安全部员工张文的工作日常。

打好每一场保卫战!网络安全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要打好每一场保卫战,做到万无一失,“因为一失就意味着万无”。从各类重要活动发布保障任务开始,张文就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模拟可能出现的攻击路径,开启多种防攻布局和应急处置方案的准备。很多 “网络狙击战”,或许就是一个键盘、一个回车、一通电话就可以完成,但这背后却是无数个日夜的业务磨砺,“没有专业、扎实、深厚的基本功,何以保障国家的网络安全”。

站好每一班值守岗!“在1111过1111”,这是“双11”当天张文发的朋友圈。“值守”两字早已成为他的日常。在冬奥保障期间,张文参与7*24小时,足足有50多天常驻公司,没有回家,他说,“辛苦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那一刻有一种重任在肩的激动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责任。‘冬奥’保障,看见五星红旗升起;‘建党百年’看见年轻人高喊‘请党放心’;国庆阅兵看见士兵整装待发……当想到是自己在网络空间为他们做好保障,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点亮北京冬奥科技树

2022北京冬奥提出了“科技冬奥”的愿景,从2018年起,联通智网科技辛亮便和团队在行业中率先开展云边协同技术架构及车联网创新场景研究工作。

“受环境条件限制,我们团队几个人只能蹲着在路边落地机柜旁调试,”辛亮回忆,“调试期恰逢炎炎夏日,团队每天8点到达首钢园,直到天黑才回,我们几个都晒出了健康肤色”。天道酬勤,最终,团队在首钢园区成功搭建起了行业首个5G+MEC智能网联研发测试环境,充分论证了5G+MEC网络在车路协同场景的应用优势,为行业主推5G+V2X融合的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提供了实践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支撑车联网全国推广,辛亮和团队又开始了“边缘云-中心云”两级架构研究,不断与车企、路侧设备厂家等反复论证、探索试验。最终,团队成功在天津海教园、北京亦庄和雄安新区5G智能网联示范基地,建成了行业首个跨省互联的车联网示范基地,落地了行业首个“边缘云+区域云+中心云”三级云架构的车路协同服务平台,为我国未来城市级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示范提供了实践经验,极大助力车联网规模商业落地。

行走于行业无人区 力破“卡脖子”问题

“某区域5G网络覆盖咋样?”“四环内该建多少站点?”每每网络规划遇到此类问题,大家都会说“找中讯院南作用”。南作用自2002年入职联通中讯院,就一直致力于移动网络的规划仿真以及相关的电磁传播基础领域研究。在2023年中国科协“创新达人”河南省评选活动中,南作用获评“创新达人榜样人物”,并被专家组评定为“行业无人区领头羊”。

2018年,国内5G网络开始规模规划建设前夕,南作用发现网络规划设计最为基础的电磁传播模型技术多由西方国家掌控,其在计算机理与训练校正上已经出现较大缺陷。当与外国专家交流时,听对方提到“关于模型算法,按照我们的方法你们用就行……”,南作用就暗下决心,一定做出超越国外性能的电磁传播模型算法及网络仿真方法论。为此,南作用争分夺秒、加班加点,一边进行5G网络建设方案的仿真推演方法探索,一边制定三维射线跟踪模型的方案。历时3个多月先后形成模型基础材质特征库、三维电磁传播模型算法、基于AI无线传播环境聚类、全国电磁传播模型库等系列方案,在5G重点方案的推演与决策过程中,走出一条守正创新的联通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披星戴月的辛劳 只为用户安心

太阳还未升起就抵达工作园区,直到月亮出来才结束。这是联通资产运营公司亦庄驻地组吴永红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雷打不动。

“业主有所呼,我们有所应”“我们多一分细心,业主少一分担心;我们少一分粗心,业主多一分放心”是驻地组的服务口号,也是吴永红的工作座右铭。“前阵子强降雪后气温骤降,我们每天对进出员工3000人、机动车700多辆的闸机和道杆系统的亲自检视,已成为进园后的第一个规定动作,冬季极端低温对室外设备的影响不容忽视。”

餐饮服务历来是服务保障难点,菜品出品必须经过两道把关才能给员工端上餐桌,驻地组旁站加工现场,品尝检视每一道菜品的色香味和定价,将餐饮监管做细做实。

下午两点供暖锅炉房,检查动态测温小组半天的办公区测温数据,五点正常召开驻地晚例会,对当天员工反映的自行车棚拥挤和新能源车充电位不足这两个问题进行解决,七点就员工反映的路灯照度不足进行勘察。

晚上八点,吴永红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这时已过晚高峰,“回家路上伴着万家灯火,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砥砺铸秋实,风劲更远航。中国联通2024年工作会议上共表彰了来自全系统104名2023年度集团级劳动模范,他们是新时代奋进者的缩影。中国联通广大干部职工将以劳模先进为榜样,坚守红色通信初心,为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懈奋斗。

撰稿:新闻宣传中心,王欢;直属工会,李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