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乐和洪武两朝的16位庙堂功臣中,他是唯一一个没有上场杀敌的文臣。1382年,姚广孝与朱棣首次相遇,姚广孝帮助朱棣打天下,却选择放弃了功名利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马皇后刚刚去世,这位57岁的高僧被推荐到京城主持法事。
他主动接近朱棣,给了他一个惊人的预言:“燕王若用我,我送你一顶白帽子,王戴上白帽子,便是皇上!”姚广孝,这位和尚,既有佛家的慈悲,又有杀伐果断的冷酷。
百姓都称他为“妖僧”,因为他的智慧和谋略仿佛妖异一般超乎常人。
他是朱棣的重要谋士,被誉为中国的神秘智者,也被称为“黑衣宰相”。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即位并开始削藩。姚广孝趁机劝说朱棣起兵。起初,朱棣犹豫不决。一次寒冬时分,他感叹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姚广孝立即回应:“乱世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朱棣在震惊之余,逐渐与姚广孝亲近,视他为知己。
然而,起兵的名义是个问题。作为策划师和导演,姚广孝凭借深厚的佛道、玄学知识为朱棣背书,一边鼓动他起兵,一边稳定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起兵当天,风雨交加,旗杆折断。这不是好兆头吗?但在姚广孝看来,这却是“飞龙在天,风雨相随”!
朱棣成功登基后,对姚广孝大加赏赐,甚至特准他还俗。然而,姚广孝却拒绝了。他虽然渴望建功立业,但内心深受折磨。
他回想起四年的战争,推动了明朝的发展,也成就了朱棣的伟大功绩。
但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当人们只看到千秋功绩时,谁又能理解他对当代的悔恨?
因此,姚广孝拒绝了赏赐,白天,他身着朝服居庙堂之上,夜晚,则一身袈裟陪伴佛灯。他的赏金也全部分给了众人,一生无妻无财。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姚广孝却成为了朱棣一生的朋友。
1418年,84岁的姚广孝离世。朱棣追封他为荣国公,辍朝2日,并亲自撰写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高炽继位后,更是让姚广孝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