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大明皇宫内烛光摇曳,寂静得只能听见寒风吹过屋檐的声音。这一年,大明皇后徐妙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她的离世让朱棣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朱棣站在徐妙云的灵前,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他不吃不喝,只是默默地守护着徐妙云的遗体,仿佛想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续她的存在。

徐妙云,一个出身名门的女子,自入宫以来便以其端庄贤淑、聪明伶俐赢得了朱棣的宠爱。她不仅是朱棣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和助手。

在朱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徐妙云始终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共渡难关。她的智慧和勇气,让朱棣对她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然而,命运却如此弄人。就在朱棣登上皇位的巅峰之际,徐妙云却突然病重去世。这对朱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悔恨。

他后悔没有在徐妙云生前多陪陪她,后悔没有多听听她的意见。现在,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在深夜的寂静中,朱棣独自一人坐在宫殿的角落里,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与徐妙云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想起了她的温柔和体贴。他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徐妙云,对不起她为他付出的一切。

突然,朱棣想到了自己的小姨子徐妙锦,徐妙锦饱读诗书,美貌绝伦,更重要的是徐妙锦和徐妙云长的非常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看着徐妙锦,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他想起了徐妙云,想起了她的温柔和善良。他突然觉得,徐妙锦就像是徐妙云的化身,让他在这悲伤的时刻找到了一丝安慰。

他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徐妙锦的手,说道:“你姐姐刚去世,朕很难过。但是,朕也知道,生活还要继续。朕想立你为皇后,你放心,朕一定不会亏待你。”

徐妙锦对这位姐夫始终心存芥蒂,因为正是他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这一行为使得朱棣的历史形象从此被污点所玷污,被后世以“篡位者”的恶名标记,其名声被永久地绑定在了这场权力斗争的争议之上。

朱棣的这一行径,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非议,更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的名声不再只是一位功勋卓著的亲王,而是成为了一个因权谋而饱受争议的统治者。

在朱棣召自己进宫的时候,徐妙锦就已经将用于拒绝朱棣的物品准备好了。在朱棣说完,徐妙锦便将建文帝朱允炆的玉佩掏了出来。

朱棣一眼便看出,这是自己侄子的玉佩。一直背负“篡位者”骂名的朱棣当即大怒,朱棣这一行为,不就是当面打他的脸吗?

如果面前的是其他人早就已经命丧当场了,但眼前的是自己的小姨子,是自己妻子最好的姐妹,朱棣拿他没有办法。

不管是谁都以为徐妙锦此次进宫必然没有回头路,但却没想到徐妙锦“身形无却”的走出来皇宫,徐妙锦成为了那为数不多敢于皇帝对抗的女子。

虽然侥幸逃过了这场劫难,但鉴于朱棣对徐妙云的深深执念,徐妙锦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仍会有不少因此事引发的困境与挑战。为了彻底避免这些潜在的劫难,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削发为尼,遁入空门,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