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延安饭店,每个上海人都知道,它位于市中心,对面是静安公园,不远处是华东医院,是上海旅游首选的酒店,也是到华东医院看病住宿的不错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安酒店是四星级酒店,不算特别高档,价格也比较亲民,普通房间住一晚只需要500多元。那为什么它名气如此之大,被认为是上海“六大饭店”之一呢?

首先,延安酒店始建于1962年,历史悠久,被认为是上海十大经典建筑之一。更重要的是,延安饭店原为南京军区直属宾馆,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接待过许多外国元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主要接待团以上军官。

因此有人就说,上海的延安宾馆类似于北京的京西宾馆,以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这张照片,就拍摄于远安宾馆。那是在1966年8月,南京军区在这里举行党委常委会,司令员许世友主持会议。会议期间,三位军区副职领导在毛主席像前拍下了这张合影。

大家能认出这三位首长吗?从左到右,他们分别是王必成、张才千和鲍先志。他们三人都是湖北麻城人,都是开国中将,也都是南京军区党委常委。

值得一提的是,王必成、张才千两位将军,后来先后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和上司许世友一样都是大军区正职领导。同时,三位将军与许司令也产生了不少的交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必成将军

王必成:南京军区副司令,后任武汉军区司令

这张合影中,排在左边第一位的是王必成将军。他看上去比较消瘦,衣着发型却十分得体,整个人显得很精干。1966年,他作为南京军区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参加了在上海延安饭店举行的会议。

王必成和许司令一样,都出生在有着“中国第一将军乡”的湖北麻城乘马岗。二人是正儿八经的老乡,两家相隔只有几里地。

1927年黄麻暴动时,王必成参加了许世友领导的农民赤卫队。后来,二人都参加了红四方面军,既是同乡也是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胶东地区作战,王必成则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参谋长、团长,奋战在苏北地区。王必成作战十分英勇,他领导的二团被称为“老虎团”,本人有着“王老虎”的美誉。

解放战争时期,王必成、许世友重新走到一起,一个是华东野战军6纵司令,一个是9纵司令,统一归粟裕指挥。王必成是粟裕手中的一张王牌,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立下大功。可以说,王必成是上海延安饭店合影三人中,作战最为勇猛,也是战功最大的。

1955年,王必成从朝鲜回国,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授开国中将军衔。五年之后,他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了许司令的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王必成

一开始,两位同乡兼战友还相处得十分愉快,可是特殊时期到来后,许司令不满社会风气,躲到大别山去了。那段时间,军区的工作由张才千、王必成、林维先三个副司令以及副政委鲍先志负责。

许司令回南京后,听信了一些谣言,对四位副手的工作不满,提出了批评。最终的处理办法,王必成调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79年改任武汉军区司令,与许司令成了平级。

王必成有“冷面将军”之称,不喜欢拍照、宣传自己。因此这张与两位同事的合影,也是他为数不多的留下来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才千将军

张才千:升迁最慢的八路军主力团团长,接任武汉军区司令

合影中中间的这位,是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的张才千。他也是湖南麻城人,也参加了农民协会和红四方面军,和王必成一样也是开国中将。

红军抵达陕北后,张才千先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任红4军12师师长,当时的王必成还只是副团长。此后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张才千任129师385旅770团团长。

抗战初期,385旅只有两个主力团,分别是769团和770团。770团下辖三个营,有2600人的部队。不过就在张才千准备率部挺进山西的时候,突然接到上级指示,要求770团驻扎在陇南地区,负责守卫陕北根据地的南大门。这样一来,张才千失去了在正面战场与日军交战的机会,成了八路军主力团团长中升迁最慢的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张才千才来到中原军区,在独立旅当旅长。此后他又作为纵队参谋长,参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围。此后他脱离一线部队,在军分区当司令,建国后授中将军衔。

张才千比王必成更早一步到南京军区。1955年,他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直接进入南京军区任参谋长,后升任副司令员。

1971年,王必成被调走不久,张才千也离开南京军区。他被毛主席亲自点将,任副总参谋长。因为当时总参谋长一职空缺,张才千是实际的领导者,坐镇总参主持大局。

1980年,张才千接替王必成任武汉军区司令员。两位同乡兼同事顺利接棒,也是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鲍先志将军

鲍先志:王近山的搭档,后任济南军区副政委

最后一位介绍的,是合影中站在最右边的鲍先志,他当时担任南京军区副政委。从职务上就能看出,鲍先志与王必成、张才千两位副司令不同,他是专门的政工将领。

我们知道,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其原型是王近山将军。而政委赵刚的原型之一,是开国中将鲍先志。

与赵刚燕京大学的高材生相比,鲍先志根本谈不上学历。他也出生于湖北麻城,从小父母双亡,只上过一年小学。1926年,15岁的鲍先志当上了村里儿童队的队长,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鲍先志、王近山和曾绍山合影

抗战全面打响后,鲍先志隶属于八路军129师358旅769团,在陈锡联麾下效力。夜袭阳明堡时,鲍先志提供宝贵意见,并主动率部出击,烧掉了日军24架飞机。

1938年,陈锡联升任385旅副旅长,团长由孔庆德接任,后又由王近山担任团长。当时,鲍先志升任769团政委,与王近山成了搭档。

解放战争时期,鲍先志在中原野战军任副政委,王近山是司令。二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带出了“王牌6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鲍先志任二野3兵团11军政委,在西南地区剿匪。因为表现突出,他于1954年被调往华东军区任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军区撤销后,鲍先志进入新成立的南京军区,后任军区副政委。

1966年8月,南京军区在上海延安饭店召开会议时,鲍先志作为党委常委也在参会之列,与王必成、张才千留下了这种珍贵合影。三人站在毛主席像前,墙上还有四行大字: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鲍先志也被许司令批评,调任济南军区副政委。此后他一直担任大军区副职,离休后才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

因为小时候吃尽了苦头,鲍先志将军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优良作风。他时常告诫孩子们:“做人要像苦瓜一样,苦己利人,把苦留给自己,把香留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