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元旦,一位开国中将去看望叶剑英元帅。大家谈笑风生,叶剑英看着他,突然问道,你是贺龙那里的人吧?开国中将不知道叶帅为何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回答说,是的。

这位开国中将叫廖汉生。叶剑英的问题是一语双关。从籍贯上来说,贺龙是湖南桑植人,廖汉生也是湖南桑植人,他们是老乡,所以廖汉生是贺龙那里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剑英这话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廖汉生和贺龙的渊源非常深,他是贺龙的老部下。廖汉生回忆录的第一章节就是“拿起刀枪跟贺龙”,是贺龙把他带上革命道路的。

在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和红二方面军中,廖汉生逐渐成长,成为正师级高级将领。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廖汉生依然是贺龙的老部下,在120师任职,他是主力716团的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廖汉生从贺龙的麾下,改归彭德怀领导,战斗在大西北。他和贺龙还有亲戚关系,廖汉生的发妻是贺龙的外甥女。贺龙既是他的老首长,也是他的长辈。

那么,叶剑英为何如此一问呢?还有重要下文。廖汉生不明所以,一脸的疑惑。叶剑英神情庄重地告诉他,毛主席说了,贺龙的问题搞错了,要平反。

叶剑英当时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他传达的是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对此,廖汉生是第一次听说,他非常激动,也非常兴奋。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叶剑英又问道,贺龙家属的待遇改善了一点吗?廖汉生介绍了一下贺龙夫人薛明的情况,说目前是按她的原行政级别9级给予待遇,将她搬到了一个很小的四合院里,院子太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剑英说,以后再调整吧。过了几个月,叶剑英又找廖汉生谈话,告诉他,中央正在起草为贺龙同志平反、恢复名誉的通知稿。为什么事情拖了几个月呢?

原来的初稿是由张春桥等人组织起草的,送给叶剑英和邓小平看了之后,他们都不满意,于是又组织人重新写。叶剑英把重新写好的稿子递给廖汉生,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说道,这个稿子的末尾,关于贺龙同志的评价部分,写得太平淡了。

说完,叶剑英郑重地对廖汉生说,交给你一个任务,你来写一个对贺龙同志看法的材料。廖汉生有点吃惊,反问道,让我来写?我不写。

廖汉生的抵触情绪为什么那么大呢?因为他和贺龙的关系太深,曾经也受过贺龙的牵连,那时候让他写材料交代贺龙的问题,现在又要写对贺龙的评价。他接受不了。

叶剑英看出了廖汉生的情绪,十分坚定地说,正因为如此,就要你写。然后,叶剑英语重心长地谈了他和贺龙同志认识的经过,他们早在南昌起义之前就认识了,但是交往不多。

贺龙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为党拉起了红二方面军,对革命的贡献很大。叶剑英十分坦率地说,我与贺龙同志几十年来,个人关系并不是很好,但这一次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为了党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剑英为什么说他和贺龙的关系不是很好呢?第一,他们一个长期在前线带兵,一个长期坐镇军委中枢。一个征战在硝烟滚滚的沙场,一个纵横捭阖于国民党高级将领之间,战斗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他们的交集不多。第二,他们的性格也不相同。贺龙的性格是风风火火,英雄好汉,是威震一方的贺大帅。叶剑英则思维缜密,头脑冷静,是顶尖的智囊人才,是国共知名的叶参座。

虽然关系不是很好,但是为了贺龙的平反问题,叶剑英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的工作,那是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叶剑英都能抛开个人感情,一心为公,廖汉生为什么不能呢?

廖汉生不再推辞,很快写好了“我对贺龙同志的看法”,写好之后,廖汉生先拿给薛明看,再拿给贺龙的一些其他老部下看,他们都认为写得不过分,表示完全同意。

评价写好了,对贺龙平反的通知也下发了。叶剑英又专门找廖汉生谈话,很遗憾地说,这个文件对贺龙同志的评价不高,但是现在只能写到这种程度了,你写的材料已经存档了。

廖汉生说,那是我个人的看法。叶剑英说,你写的评价也不高。贺龙同志平反了,但是文件并不能反映贺龙同志革命一生的丰功伟绩。叶剑英虽然和贺龙的关系不是很好,但能为贺龙做这么多工作,非常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