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从唐初建国到755年大唐惊变,唐帝国一直在走上坡路。从初唐到盛唐,盛唐持续百余年,安禄山及史思明战争的号角,无疑吹响了盛唐的丧钟。而吹响盛唐丧钟的安禄山,据史书《安禄山事迹》记载:安禄山,营州杂种胡也,小名扎荦山,所以安禄山是两个种族的混血儿,这两个种族就是父系的粟特和母系的突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禄山父亲可能姓康,母亲改嫁突厥人后改姓安,康为河中粟特人“昭武九姓”之一。石棺床屏画中安禄山坐金鸡帐、踞重床,此乃粟特贵族尊贵身份的显示。粟特人生活在中亚的两河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绿洲滋养着粟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绿洲可以形成一个国家。在我国国内的新疆,塔里木盆地汉代就有55个国家,后来经过战争演变为36国。后来演变为焉耆、龟兹、于阗及疏勒等几个较为知名的国家。中亚河中的粟特人来到汉地需要改为汉姓,从撒马尔罕来的姓康,从布哈拉来的姓安。如果姓康、安、米这三姓,差不多都是粟特人后裔,自秦以来,中国传统无此三姓。两河之中的绿洲地区存在发达的灌溉农业,生产麦﹑稷﹑棉,牲畜有马和骆驼﹔水果有葡萄和金桃,粟特人爱用葡萄酿酒。河中地区位于亚洲的心脏地带,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粟特人积极利用有利条件从事贸易。足迹遍布东方的古代中国,西至波斯,北至今蒙古地区,南至古印度。粟特人信仰祆教,就是熟语所谓的拜火教,从中亚带来圣火,常年供奉在祭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安禄山的母系来源更加明确,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去到扎荦山祈祷,遂于长安三年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唐代所写《周书》写道: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七十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阿谤却等性并愚痴,国遂被灭。泥师都既别感异气,能征占风雨。取二妻,云是夏神、冬神之女。一孕而生四男:其一变为白鸿;其一国于阿辅水、剑水之间,号为契骨;其一国于处折水;其一居跋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儿也。山上仍有阿谤步种类,并多寒露,大儿为出火温养之,咸得全济,遂共奉大二为主,号为突厥。突厥祖先早先在匈奴北边,狼所生泥师都具有感应风雨的特异功能,娶两个老婆,据说是夏神和冬神之女,怀孕生了四个男孩,其中有变为鸟的,大儿子建国号为突厥。史载突厥人早期被柔然人奴役,作为柔然人的锻奴为其锻造兵器。其后突厥打败柔然人,建立地跨东北、西北及达到中亚的草原帝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禄山身兼两族血脉,能同时得到两个种族的部落民的拥护。并且安禄山通多种文字,早期在胡商之间作为翻译进行商业活动,奠定了其后的根基,所以当其起兵时,一呼百应便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