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

但是,遇事冲动,情绪过激,最损伤人的身体。

尤其人到中年,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养生,这个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词语,渐渐成为生活里的关键词。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日记中说,“养生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

意思是,养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克制愤怒、抑制欲望、不要吃太饱和适当运动。

其中,克制愤怒排在第一位,所以,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不生气。

1.百病气中生

《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

人生气的时候会血压升高,肝气上逆,最后堵住胸口。经常肝郁气滞就会形成病灶。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脾气暴躁爱生气,在攻打南京的太平军时,因为城坚墙高,耗时两年多也没能打出一个豁口。

而这时,朝廷又派李鸿章来争功,内困外忧,心急如焚。

曾国荃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经常为一点小事暴跳如雷,逮谁骂谁,就连哥哥曾国藩送火药送得慢了,他也直接在信中开骂。

因为“逢人辄怒,遇事辄忧”,曾国荃患上了肝病,他写信告诉哥哥自己“肝病已深,痛疾已成”。

那时的曾国荃才四十岁,头发就白了一半。

曾国藩回信说,“肝火上窜,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

曾国藩劝诫弟弟放平心态,不要愤怒生气,曾国荃听从建议,病情才有所好转。

遇事焦躁发怒,不仅于事无益,于己更不利。

曾国藩说,“凡郁怒最易伤人。”

凡属抑郁发怒,最伤身体。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里产生的“毒性激素”,足以毒死一只老鼠,人类65%——90%的疾病和生气有关。

生气,其实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百病气中生,反之,少生气、不生气,百病则无处生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遇事先想好的一面

曾仕强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遇到事情要往好处想,事情才会往好的方向的发展。

遇到事情先别急着发脾气,凡事都有两面性,先想好的一面,把心绪稳定下来,也就不会生气了。

左宗棠自幼聪慧机敏,他一直瞧不起做事笨拙的曾国藩。

尽管曾国藩一再跟朝廷保举他,让举人出身的左宗棠破格跃居为二品大员,但仍然没能改变他对曾国藩的看法。

自打同治三年二人决裂后,左宗棠每见到一个人,都要谈论曾国藩的不是,有时还破口大骂,而曾国藩却从没有说过左宗棠一句坏话。

好友郭嵩焘写信告诉曾国藩,左宗棠不管在哪里吃饭,没有一顿饭是不提他、不骂他的。

然而,遭到左宗棠的侮辱诋毁和恩将仇报,曾国藩并没有生气,他说,“我口拙心笨,肯定骂不过他,与其争辩、生气,还不如把精力都用来干正事,用来听表扬我的话。”

曾国藩之所以成为大人物,就是因为遇到不好的事,他能超越普通人,看到好的一面。

有诋毁亦有褒扬,为什么不把注意力放在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呢?

遇事先想好的一面,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

刘震云说,“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的确,每个人的初衷都是身体健康,生活向好,可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控制不住情绪,完全忘记了发怒生气会给自己造成伤害。

人到中年,任何事都大不过自己的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撑住一个家庭,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

关爱自己,从养生开始;养生,从不生气开始。

愿每一位步入中年的朋友都能牢记不生气,遇见不好的事,先想好的一面,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到处阳光明媚。

(图片来源网络,特别致谢,侵权立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