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女性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不被社会所重视。

她们可以是妻子,可以是母亲,可以是孝女,可以是节妇,但她们却从来都不是“自己”,她们的命运几乎都是由别人所掌控的。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女性的思想也迎来了解放。

她们开始抗争命运的不公,开始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她们摒弃包办婚姻和指腹为婚这种封建糟粕,反过来追求爱情的自由与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越来越多有思想、有个性的“新女性”开始涌现出来,而在其中,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杨步伟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32岁时和丈夫闪婚,夫妻二人满世界地跑,经常把女儿寄养在朋友的家里。

可就是这样一对“大大咧咧”的父母,却把四个女儿全都培养成了教授。

一、19岁写信退婚

杨步伟的出身在当时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同年,两人都是道光十八年的进士,祖父同样名声很大,被誉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

出生在这样一个名门望族里,可杨步伟的生活却过得并不快乐。

杨步伟天生就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小姑娘,她不缠足、剃短发、穿男装,因为性格太过调皮,看起来更像个男孩,所以杨府上上下下都称她为“小三少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杨步伟到底调皮到了何种地步呢?有这么一个故事 ,不妨说与大家听听。

在杨步伟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两个马厩,里面养了一白一灰两匹骏马。

有一天,马夫在给那匹白马梳毛,就在这时,杨步伟默不作声地来到了马夫的身旁。

她就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着那匹白马。

马夫发现“小三少爷”看白马看得入迷,于是随口说了句:

“小三少爷,你可以剪下去点马尾,用来赶苍蝇。”

杨步伟可是个出了名的急性子,她哪里等得了去找剪刀的功夫,只见这丫头一把伸出手去,直接从马屁股上薅下来了两根马尾毛!

白马受了惊吓,一蹄子给杨步伟踹飞了出去,差点没要了她的小命。

但好在,杨步伟的身板还算皮实,虽然受了不轻的伤势,但经过半年左右的疗养,最后还是完全康复了。

可能是受到了祖父的影响,杨步伟从小就对旧的东西感到厌恶,几乎什么事情都想要革新。

记得7岁那年,祖父与父亲在家里讨论英国的宪法以及人权的问题。

虽然当时的杨步伟不理解何为“人权”,但一想到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总是好的,所以脱口便问父亲:

“什么是人权?”

后来,父亲和祖父跟她做了一番解释,杨步伟这才对“人权”“宪法”等词汇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岁那年,杨步伟的父亲准备在家里好好地大办一场宴席。

一来,是因为他的女儿已经订好了亲事,而且刚好年满十岁;

二来,是因为早几个月前,他的膝下又添了一个儿子(过继的)。

可谓是双喜临门,着实应该大办一回。

可杨步伟却并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她非常好奇,为什么只有今年的生日如此盛大,既有新衣服穿,还有好些金银首饰可以拿。

原来,在旧时的中国,女孩子是不能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的。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孩子们往往十几岁就嫁到夫家去了,大多数女孩是不可能在娘家过二十岁生日的。

所以一般的大户人家,一到女儿十岁生日时都是会大操大办一番的。

杨步伟并不理解这些道理,她问母亲:

“为什么我不可以在家里过二十岁生日?为什么我定了亲就一定要照做呢?为什么我嫁人要别人给我定呢?”

一连串的问题让母亲变得哑口无言,她想了想,叹了口气,无奈地对女儿说道:

“我们做女人的就是这个苦处,一切都不能由自己来做主,皆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终身的命运。”

杨步伟从生下来就被家人当做男孩来养,她受不了自己的命运被别人决定,所以她决心改变这一切,而这种反抗心理也为她日后的写信退婚埋下了伏笔。

19岁那年,杨步伟决心了断这桩“娃娃亲”

她自己写了一封退婚书寄给“准婆家”,父亲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声称要处死她这个不孝女。

最后还是祖父出面,狠狠地骂了一通父亲,这事才算平息。

当时,父亲的妥协条件,是要杨步伟从此之后再也不嫁,只有这样才能勉强符合封建社会千年不变的“规矩”

谁知,杨步伟闻言只觉得好笑,男人退婚就可以再娶,女人退婚却要一辈子单身,这算哪门子道理?

只见杨步伟用手指着她的那个“未婚夫”,向父亲反驳道:

“他也不见得为着和我退了婚将来就不娶,我又何必白贴在里面呢?”

仅仅几句话,杨步伟就把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婚俗所打破,真可谓是奇女子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与赵元任闪婚

自身的命运自由了,杨步伟从此开启了她的“外挂人生”

22岁时,还没从学校毕业的杨步伟竟摇身一变,当上了女子学校的校长。

原来当时的安徽督军柏文蔚打算将女子北伐队的五百余人改成实业学校,柏文蔚知道当时的杨步伟加入了革命,所以邀请她来做这个学校的校长。

杨步伟不负重托,把这所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临别之时,学校的学生们竟哭喊着不让杨步伟离开。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革命党大败。

危急之下,柏文蔚把父亲、二弟以及儿子全都托付给了杨步伟照顾,并且给她拿了三千多元钱,叫她带着自己的亲人一起到日本长崎去。

患难之托,杨步伟不好拒绝,只能不顾一切地答应下来。

来到日本后,杨步伟刻苦学习日语,最终成功申请到了官费在东京学医。

1919年,杨步伟顺利拿到了医学学位文凭,可不巧的是,同样是在这一年,她的父亲身亡了。

回南京吊丧时,母亲对她说:

“自然父亲死了,你做长子的要负责任的。”

显然在母亲的眼中,杨步伟并非“长女”而是“长子”,父亲去世,作为“长子”的她要主动担起养家的重担。

于是这一年的秋天,杨步伟与同学李贯中在北京创办了一家私立医院。

在当时,私立医院本来就少,更何况是由女大夫创办的私立医院了。

然而,就是在这段忙碌的时光里,一个俊朗的男人闯进了杨步伟的生活。

他,就是赵元任。

1920年的一天,一位刚刚回国的同学请杨步伟与李贯中吃饭,就在这场饭局上,杨步伟认识了同样也是刚刚回国的赵元任。

赵元任在清华大学教书,这一天刚好进城,巧合的是杨步伟的这位同学刚好就是赵元任的表姐,得知表弟回来了顺便就带上了他。

饭局上,赵元任彬彬有礼,给杨步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但从那之后,杨步伟忽然发现,赵元任几乎天天都会跑到医院里面座谈。

一开始,杨步伟误以为赵元任看上了李贯中,对情感一向迟钝的她甚至还想做个顺水人情,将这两人撮合到一块。

可后来,赵元任直接向杨步伟表明了爱意,杨步伟这才明白,原来赵元任一直以来都是在追求自己。

杨步伟本就对赵元任有着好感,如今爱情的窗户纸捅破了,性格直率的她便也坦然接受了这意料之外的爱情。

1921年6月1日,杨、赵二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实现了“闪婚”

他们并没有大宴宾朋,仅仅只是发了一些通知,告诉亲友自己的喜讯。

结婚当天,杨步伟找来了她的同学朱徵证婚,赵元任则找来了好友胡适当证婚人。

当两个人各自将自己的名字填写到由他们自己所拟的结婚证书上时,夫妻关系也就此确立。

这是一场完全颠覆传统婚俗的“婚礼”,《北京日报》甚至以特大字号刊印了他们的革新之举。

三、四个女儿皆成才

刚结婚时的杨步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在婚姻中得到了幸福与快乐,但婚姻也同样让她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赵元任是个天才学者,他精通多国语言,甚至连外国人的地方口音都能模仿出来。

婚后,杨步伟跟着丈夫满世界地跑,往往是刚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杨步伟就怀孕了。

在最开始十年里,杨步伟为丈夫生下了四个女儿,丈夫要在外面工作,照看孩子就成为了杨步伟的工作。

可杨步伟哪里耐得下性子带娃呢?

所以,在她的家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身为教授的赵元任一边带娃,一边看着报纸,而身为家庭主妇的杨步伟则忙里忙外、洗衣做菜。

说到做菜,杨步伟可太有发言权了,她一生写了三本畅销书,其中一本就叫《中华食谱》。

1925年,赵元任辞了哈佛大学的工作,重新回到清华任教。

而在这期间,杨步伟也没闲着,她和另外几位教授的夫人一同创办了一家小餐馆,位置就在清华大学的旁边。

杨步伟的厨艺确实出众,小饭馆自从开业之后就非常火爆,来这里吃饭的学生、教员络绎不绝,这可累坏了掌勺的杨步伟。

按理说,生意如此之好,小饭馆的利润应该非常可观才对。

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间饭馆没开多久就因为老本赔光而倒闭了。

原来,杨步伟是个豪爽大方的性格,朋友、熟人来饭馆吃饭,她一律免单。

久而久之,当初开店的老本就被她全都赔光了。

在闭店之后,杨步伟还自嘲式地留了一副对联:

“生意兴隆,本钱干净!”

足以见得,杨步伟的豁达与直爽。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在美的留学生们失去了与中国的联系,一个个都非常不安。

就在这时,杨步伟就像慈爱的母亲一样,主动把这些留学生请到自己家里,与他们谈心,安抚他们的心情。

渐渐地,杨步伟家里的留学生变得越来越多,几乎有了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

而杨步伟每天也是焦头烂额,因为光是解决这些人的餐食问题,她就要忙活好一阵子。

可即便是这样,杨步伟仍然热情地招待每一位到访的客人,久而久之,她家就变成了有名的“中国中心”了。

上文提到过,赵元任很忙,夫妻两人几乎一直在欧洲各国迁徙。

所以对于他们的女儿们来说,童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父母朋友的家里度过的。

有一次,夫妻俩要到美国待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当时四姑娘还很小,所以夫妻二人便直接将她送到了朋友家寄养。

杨步伟和丈夫就这样,时不时将孩子“扔下”,自己满世界地跑,不要说教育女儿们了,就连留在她们身边的时间都少。

但也正是因为自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杨步伟的四个女儿非常独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她们都有远超于同龄人的自觉与自律,

四个女孩长大后,居然都成了教授级别的学者,实在是令人羡慕。

小结、

杨步伟是中国近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新女性”,她虽出生于名门望族却反对封建思想;

她虽身为女性,但骨子里总是有着一股男子的豪爽与坚韧;

她追求自由婚姻,以革新的方式颠覆了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风俗;

她以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为自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道印记。

人们之所以能够记住她,不是因为她是近代著名佛学家杨文会的孙女,也不是因为她是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妻子。

她不是任何人的附庸,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她就是她自己,她是杨步伟。

参考文献:

1、张红萍.杨步伟:我就是我,不是别人[J].同舟共济,2017,(09)
:42-46.DOI:10.19417/j.cnki.tzgj.2017.09.012.

2、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