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争夺从未停止,征服与被征服是贯穿人类历史上一条非常显眼的线索。国家追求利益,不过是领土的争夺、资源的控制、人口的利用,而这些资源都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站在的土地上面。而正是因为这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不均,也让地理位置决定了国家的地缘资源。
历史上曾诞生过许多关于国家发展的学说,有两种学说影响范围很大,分别是美国海军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提出的“海权论”,和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提出的“陆权论”。
海权论认为,国家必须依靠海洋进行贸易,获取海外资源,进而推论出,如果能够完全控制海洋,就能控制全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掌握整个世界。而陆权论认为,陆权国家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十分丰富,交通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改善,最后会取代海权强国成为世界的主宰。
从历史上看,英国当仁不让的算是一个海权国家,而横跨欧亚大陆,坐拥世界土地最多的俄罗斯则是陆权国家。麦金提出的陆权论中,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那就是“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时至今日,他的“地理枢纽“、”心脏地带“、”世界岛“等概念依然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竞争,特别是海权与陆权的对抗。
这便是英国为何总是与俄罗斯作对的原因。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在生前曾给土耳其人留下了一句话,如果爆发下一次世界大战,最好保持中立,而如果不得不参战,一定要站在英国那一边。但现在我们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要先从凯末尔所处的时代出发。
凯末尔在1938年去世,而此时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当时的美国还是大洋彼岸的一个新兴强国,世界霸主则是英国。从世界地图上看我们就能知道,土耳其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亚欧大陆的连接处,扼守着黑海的出海口。而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无论如何土耳其都不会倒向苏联。原因正是上文提到的海权国与陆权国的竞争,苏联作为一个陆权国,最大的野心便是打通黑海,直达印度洋,而这也让土耳其和苏联成为了天生的死对头。英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权国家,土耳其要想自保,就必须从英国那里获得庇护,双方联手对抗苏联的扩张。
这并不是凯末尔一个人的想法,联合英国抑制俄国,从奥斯曼帝国时期就存在了。为了争夺克里米亚岛的主权,奥斯曼帝国曾经和沙俄打了一场200多年的战争,只不过沙皇俄国的实力比奥斯曼强上太多。在叶卡捷琳娜时期,沙俄就曾击败过奥斯曼帝国,拿下了黑海沿岸。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已处于日落黄昏之时,完全不是沙俄的对手,为了防止沙俄继续向南进攻,奥斯曼只能选择与英国合作,反攻沙皇俄国。于是,奥英法三国集结百万大军,讨伐克里米亚,在这一战把沙俄打趴下了,同时,法兰西第二帝国也跟着垮台,奥斯曼帝国则是奄奄一息,英国成为最后的赢家。
除此之外,普鲁士趁着英法将注意力投入到克里米亚战争之时,完成德国的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给一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土耳其迎来凯末尔时代。不过,凯末尔其实是在苏联的扶持下赢得土耳其的独立,但土耳其刚建国,就立马倒向了英国。因为土耳其认为自己继承了奥斯曼的意志。两国之间的恩怨持续400多年,一直延续到克里米亚半岛的争夺,从未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盟友。
基于“大陆均衡“策略的英国主动联合奥斯曼,击败了沙皇俄国。“大陆均衡“策略贯穿了英国的近代历史,它不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当法国崛起时,英国联合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击败拿破仑,德国崛起时,英国就联合法国沙俄击溃德意志帝国,沙俄崛起时,英国则是联合奥斯曼和法国把俄国打成散沙。
对于土耳其来说,危险来自北方的大陆。凯末尔的遗言并不是要让土耳其一股脑的追随英国,而是要让前者选择站在世界第一海权强国的一边。而在二战前,英国正是全球第一海权强国。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海权强国,所以土耳其响应美国,加入了北约。曾经英国是沙俄的对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剩下美国能与苏联扳手腕。俄罗斯之所以一直被世界霸主当成最大的挑战者,正是因为它庞大的领土。同时,俄罗斯也是陆权对抗海权的核心力量。英国和美国则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海权霸主,压制俄罗斯,就是压制陆权国,这也是作为海权国的英国永远绕不过去的选择 。
纵观英国的历史,它曾多次阻止了沙俄的对外扩张。沙俄入侵中国新疆时,英国给左宗棠提供贷款对抗沙俄,日俄战争爆发,英国支持日本联合舰队,击败沙俄的太平洋舰队,二战结束,随着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拉开序幕。如今英国衰落,对抗俄罗斯的任务就被美国扛起,陆权和海权的对抗,似乎是不可调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