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其子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此时曹魏名义上统一北方,但刘备占领益州,孙权稳定江东,魏蜀吴三国已形成三国体制。曹睿即位后,非常倚重司马懿。司马懿出生于军事世家,他才华横溢,聪慧过人,为人十分沉静稳重。这一年,魏主曹操也去世了。曹操一生用兵如神,征服了半壁江山,可惜没能实现通过北伐统一中原的野心。曹操生前留下了四位猛将,但他们却相继去世,这更加助长了司马懿篡位的冲动。如果以下这四位猛将中的任何一个活下来,魏国就不会那么容易落入司马懿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操的亲信将领,为人诚实。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在战场上却表现出色,以武力和才华赢得了曹操的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侯惇以战场上的勇猛闻名,但他的政治能力更大,在保卫冀州方面立下了许多功绩。夏侯惇为官时清正廉洁,将俸禄全部分给部下,不占有任何私人财产。曹丕继位后,提拔夏侯惇为大将军。夏侯惇以身作则,消灭官僚,明确魏国的政治风格。他认为是曹操提拔了他,他必须为国家和民族服务。如果他还在,他一定会坚持走正路,决不会让奸臣篡位,不会让司马懿这样的奸臣篡位。

二,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表弟,也是曹操手下最猛的将领之一。跟随曹操,征战南北,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就。曹仁是一个热情的人,直爽直接,与曹操有着共同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仁武力在魏军中建立强大的威望。尤其是在襄樊之战中,曹仁大败关羽,击败了关羽的军队。曹仁知道,只是因为曹操的升迁,他才成为将军、宰相。于是,他就效忠了曹操。曹丕即位后,曹仁继续保护曹丕,可惜英年早逝。曹仁性格单纯,只知道为曹家服务,从来不轻易被奸人所愚弄。如果曹仁还活着,他一定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曹家,绝对不会让司马懿当上皇帝。

三,张辽

张辽最初投靠吕布,后来投降了曹操。他性格直率,做事主动。吕布失败后,张辽也被曹操弹劾,险些被处决。好在张辽临危不惧,曹操十分欣赏他的勇气和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辽是个忠义之人,投奔曹操之后,就对曹操死心塌地。他认为忠诚应该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之上,而不仅仅是对君主政体的忠诚。张辽是一个正义之士,绝不会同意司马懿这样的奸臣。曹丕即位后,张辽的功绩得到了认可,并得到了升迁。如果当时张辽还活着,他一定会为了保护曹魏王朝而牺牲自己,绝不会允许司马懿篡位。

四,许褚

许褚是曹操最忠诚的将领。多次救曹操于水火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每次出征,都带着许褚,同吃同睡。许褚每次上战场,都会冲锋陷阵,与敌人进行肉搏战。许褚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多次决战中,许褚成为曹操军队的先锋和主力。曹操死后,许褚哭得吐血,尽管伤心欲绝,但仍继续追随曹丕。如果许褚还在,他一定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魏国的基业,也不会允许司马懿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死后,这四位武将依然忠于曹丕和曹睿。他们都是魏国的栋梁,性格诚实,绝不会被奸臣所愚弄。如果其中一人还活着,就足以制服司马懿,让他不敢轻举妄动。然而,四人相继阵亡,曹魏军中无人能与司马懿匹敌。司马懿趁此机会发动政变,最终登上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