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国

继12月1日,三款新冠疫苗纳入紧急使用后,4日,又有多款新冠疫苗 “驰援”国家防控工作。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1月24日发布《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中要求各地统筹做好新冠、流感和诺如病毒胃肠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

为了进一步配合防控工作,截止12月4日,已有石药集团的新冠病毒二价(XBB.1.5+BQ.1)mRNA疫苗(SYS6006.32)、沃森生物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 疫苗(S蛋白嵌合体)RQ3013、神州细胞的重组新冠病毒Beta/Omicron(BA.1/BQ.1.1/XBB.1)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SCTV01E-2)、康希诺生物的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丽珠集团和健康元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二价(原型株/OmicronXBB变异株)疫苗(CHO细胞)被纳入紧急使用。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的彻底消失。今年7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印发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到,在新冠病毒XBB变异株流行期间,重点是今年秋冬季,优先推荐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疫苗。以上获紧急使用的升级版疫苗基本满足了这个条件。

从技术路径看,有mRNA 疫苗,也有重组蛋白疫苗(CHO细胞)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从吸入方式上,有吸入式也有肌注式疫苗。

由于辉瑞的mRNA疫苗创下的良好业绩,使得mRNA疫苗成为全球公认的主流品种,国内相关mRNA疫苗获批不足为奇。但此次不同技术路径的疫苗仍在继续升级换代,也意味着一些企业仍然坚持和继续创新。

比如,康希诺生物围绕“吸入式”做文章,不断提升吸入疫苗技术,不仅运营在新冠疫苗上,还正尝试扩展至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上。

不过,新冠病毒的变异特性以及随着疫情的平复,疫苗接种需求的大幅减少,新疫苗上市后的销售容量存在不确定性。对相关企业来说,如何做好供应计划、生产线效益成为技术路线之外的重要挑战。需要继续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