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视频剪辑 王佳文

通讯员 王珍

“太感谢你们了,专门到现场来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同意调解!”近日,在湖北省利川市文斗法庭办理案件的几位当事人说道。据悉,文斗法庭联合文斗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会成功调解两起排除妨害纠纷,让濒临破碎的乡邻关系得以重塑,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斗法庭联合多方现场调解(通讯员供图)

一根竹竿划清界限

原告赵某(化名)的自留地与被告钱某(化名)的耕种土地相邻,土地界线一直不明确,长此以往,钱某逐渐在赵某的土地上耕种农作物,双方因耕地界线问题始终争执不下,赵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明确双方各自土地面积及界限。

承办法官通过了解案情得知,双方具有调解意愿,但就土地界限无法达成一致。考虑到双方矛盾由来已久,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妥善处理纠纷,承办法官决定采用“法庭+司法所+综治中心+村委会”多方联动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

在调解之前,承办法官通过村委会全面了解了双方当事人的情况,并组织司法所、综治中心及村委会工作人员驱车两小时到达案涉纠纷地进行查看。法官认真观察实地情况,耐心分析矛盾焦点,结合电子仪器、卷尺、木杆等多种测量方式将案涉土地进行分割并埋石为界。双方当事人对此均予以认可,并在此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原本的“反目成仇”化为“握手言和”。

一个木桩形成边界

2021年,原告孙某(化名)的茶园土坎因暴雨冲刷垮塌,被告李某(化名)借机在垮塌处种植柑橘树且长期不予清理,孙某多次劝阻无果后,为清理耕地自行将土地上的柑橘树予以清除,李某知晓后将大量玻璃渣投放至孙某土地上导致其无法耕种。后经多方调解始终未解决问题,原告无奈之下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接案后,考虑到现在正是秋收时节,当事人来回要耽误一天时间,且涉土地纠纷到现场调解更为适宜,法官决定到村委会调解。调解当天,原被告双方仍处于僵持状态,互不相让,争吵十分激烈。见此情况,法官果断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分别向原、被告析法明理,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理性沟通。经耐心细致思想疏导,双方当事人终于冷静了下来,说出了各自的意见,但仍有分歧。

为尽快调处、化解双方矛盾,不影响土地后续耕种,维护乡村和谐稳定,法官通过实地丈量、查看争议土地情况,进一步了解栽种树木及残渣堆放情况,以木桩形成的直线明确了双方的土地边界。双方最终就残渣清除、后续耕种等事宜达成调解协议,事情圆满解决。

利川市人民法院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机制挺在前面,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不断探索“法庭+镇村组织”调解模式,灵活运用工作方法,积极与地方基层组织联动,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组织的职能优势,使一批诉至法院的矛盾纠纷得以快速有效化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