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段时期的外部局势最严峻,那么必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对于当时的共和国而言,南有美军介入越南战争,北有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可谓腹背受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的苏联军队

而且从军事角度来看,苏联对中国的威胁程度甚至比美国还要更高。那么,当时的苏联真的有能力入侵中国吗?

中苏交恶带来的沉重压力

事实上,自从50年代末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中苏关系就已经产生了间隙。由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拒绝成为唯苏联马首是瞻的傀儡,这导致赫鲁晓夫恼羞成怒,撤去了苏联此前对中国的所有援助项目,这让中苏关系在60年代逐渐恶化。直到1969年珍宝岛战役爆发,中苏彻底走上了决裂的道路

参加珍宝岛战役的解放军战士

由于解放军在珍宝岛战役中大获全胜,甚至缴获了苏联当时最先进的T-62型坦克,令苏联颜面扫地,因此苏联军方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入侵计划

从70年代起,苏联在长达7000多公里的中苏边境线上不断增加兵力,从最初的13个师一步步扩充至将近60个师,总兵力高达110余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军队的钢铁洪流

不得不承认,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110余万苏军的大举压境带来了极其沉重的战略压力

要知道,苏联军队此时已经完成了机械化,这110余万苏军装备的各式坦克数量超过14000辆,装甲运兵车高达24000余辆,此外还有4000余架各式作战飞机,这是足以令整个西方世界都为之颤抖的钢铁洪流。

苏联军队的钢铁洪流

而70年代的解放军距离机械化还有很大差距,即使满打满算也只有11个满装的坦克师,而且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真正能部署到北方各大军区的坦克师其实只有8个,想要抵抗苏联数万辆坦克与装甲车几乎如同杯水车薪。更何况,中苏两国的装备性能也存在明显差距。

解放军59式坦克

苏军当时已经大量装备T-62型坦克,而根据解放军在珍宝岛战役中的经验,这款苏联新型坦克的防御力达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我军普遍装备的反坦克火箭筒打在它的正面装甲上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

如果不是解放军战士们急中生智,利用白色塑料袋将反坦克地雷埋伏在苏军坦克的前方雪地上,恐怕珍宝岛战役的结局就要被改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军队的T-62坦克

至于解放军装备的坦克,当时主要是国产的59式坦克,该坦克是对苏联T-54A型坦克的仿制型号。

然而,T-54A型坦克的性能与T-62型存在难以逾越的代差,两者无论是主炮火力、防御装甲还是车载电子系统都不在一个水平。总之在装甲力量方面,已经完成机械化的苏军占据绝对优势

中国是否能抵御苏联入侵?

正因为百万苏军组成的“钢铁洪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在70、80年代的国防重点并不是南方,而是北方。在当时解放军的185个主力师中,有97个被部署在中苏边境的四大军区;而在47个守备师中,有22个部署在北方。

为了抵御苏联的压力,中国在北部边境集结了超过170万人的庞大兵力

70年代解放军集结检阅

然而即便如此,中国领导层也依然做好了北部省份沦陷的准备。从60年代末起,中国进入大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厂逐步迁移至云贵川以及陕甘宁等大后方省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东北向三线地区迁移了200多个企事业单位,援建项目高达300多个,同时还输送了100余万工业人才。

关于大三线建设的纪念墙

虽然这场工业大迁徙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但对于中国而言,这已经是权衡利弊后的决策

从军事角度来看,中国北部省份多平原地形,十分适合苏军的机械化部队推进,这对于我军的防守十分不利。为了避免苏军占领中国宝贵的工业区,我们只能将大量工业产能转移到多高原山地的中部与西南地区。

苏联军队70年代阅兵

事实上,我军应对苏军入侵的作战方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在北部省份沦陷后,解放军将发挥当年抗日战争的游击经验,建立敌后战线,尽可能消耗苏军的后勤能力;而主力部队则依托中部山地的崎岖地形拒止苏联的机械化大军,尽可能拖延苏军的入侵脚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时中苏两国的军事实力存在差距,但并不意味着苏军能够夺得最后的胜利。

苏联作为一个横跨数千公里的庞大国家,欧洲部分才是它的主要工业区,因此在中国作战的苏联军队有一个致命短板,那就是过于拉长的后勤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军队的钢铁洪流

如果解放军建立的敌后战场能够有效威胁到苏军的后勤系统,尤其是针对苏军的油料运输线路,那么没有了油的苏联装甲部队就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终究还是会被淹没在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这就是中国面对苏联威胁最有力的底气来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苏联能够获取开局优势,但只要战争长期持续,它仍然会沦为输家。

参考资料

【1】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却没有选择南下中国,它究竟在害怕什么? 中华网军事

【2】历史|解密1964年“大三线建设”,影响百年国运 凤凰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