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将俄乌冲突强势挤下热榜,引发全球围观。与以往的巴以冲突不同的是,一贯武德充沛、百战百胜的以色列国防军居然被哈马斯突击队打得措手不及,不仅众多哨卡兵营被攻破,遭受惨重的人员伤亡,更有多名将校级军官被打死或被俘,甚至被从床上直接拉去游街。这些极具侮辱性的镜头迅速传遍世界,让各国民众惊愕不已:这还是那支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常胜不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常备不懈的以色列国防军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以往骁勇善战的以军表现如此拉胯?笔者以为答案很简单,治安战打多了,以军患上了严重的“治安战综合征”。

■在巴以冲突中,以军士兵在检查遇难者尸体,因为疏于戒备以方在冲突初期损失惨重。

从甲等到丁等:发明治安战的日军

“治安战”这个名词的发明权属于日本人,最初被用于描述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为了维持在中国占领区的秩序而实施的武装占领、镇压和警戒守备之类的作战形态。二战后,继承军国主义香火的日本防卫厅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华北治安战》,作为侵华战争的重要史料被国内编译出版。治安战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广大敌后抗日武装,他们虽然武器差、火力弱,但人数众多、寓兵于民、神出鬼没,与国民党正规军的正面作战截然不同。为了应对治安战,侵华日军在部队编制体制上作出重大调整,组建了专门的“治安师团”,对日军的战斗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后日本防卫厅特意编撰的《华北治安战》一书,左为日文原版,右为国内翻译本。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日本陆军有17个常设师团,除了作为天皇亲军的近卫师团和戍守京畿的第1师团采用4旅团建制的超大编制外,其他常设师团均采用2旅团建制,除2个步兵旅团下辖4个步兵联队外,还直辖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各1个联队,全师团共有8个联队,在战时满编状态下兵力可达25000~28500人。日军常设师团兵力雄厚、支援保障力量强大,尤其是重武器方面,拥有16门山炮、36门野炮等75毫米口径以上的重型火炮,具备强大的攻坚能力,既可在军编成内参加大兵团会战,也可以旅团或联队为单位分散独立作战。

■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的日军皆为常设师团,兵力充实,火力强大,战力强悍。

从兵力和武器装备来看,日军常设师团的战斗力至少是国民党军当时最精锐的调整师的3倍以上。常设师团的兵力大致相当于同时期国民党中央军1个军的兵力,火炮方面更是远远超出,与吃空饷严重且装备更差的国民党杂牌军比起来,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在抗战初期,日军1个师团吊打国军1个军的情况屡见不鲜。

■正在射击的日军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日军师团装备大量火炮,常常以猛烈炮击压制中国军队,支援步兵突破防御阵地。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将作战重心转向占领区的所谓“治安肃正”作战,奈何作战区域广阔而兵力不足,只能将师团编制缩小,取消旅团建制,直辖3个步兵联队及其他特种兵联队,由原先的四单位制师团转变为三单位制师团(分为甲乙两种),以适应后方警戒守备作战。到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的日军兵力更加紧张,关内日军为了维持统治,组建了一批俗称“治安师团”的丙种师团,恢复了旅团建制,下辖2个旅团6~8个独立步兵大队,此外直辖工兵队、辎重兵队、通信队等单位,但取消了师团直属炮兵,全师团定员12000~13000人,没有山野炮,最重的火力只有步兵大队的92式步兵炮。到1944年日军又组建了兵力火力更弱的丁种师团,已经完全沦落为地方守备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战后期日军“治安师团”编制内最重型的支援火器就是92式步兵炮。

这种被阉割了重火力的“治安师团”基本丧失了攻坚能力,野战能力也很弱,加之抗战后期日军兵员素质的普遍下降,只能龟缩在碉堡据点内欺负火力贫弱的游击队,难堪正规作战。日军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即便是在兵力不足的豫湘桂会战中,日军也没有动用新组建的治安师团参战,而主要将其用于在后方维持治安,以小队和中队为单位,分散驻扎在战线后方保护交通线。

■在抗战后期,日军治安师团基本只能据守炮楼,基本不具备参与大规模野战的能力。

治安师团占用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本就兵源不足的日军更加捉襟见肘,但贪婪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本性,他们信奉“吃进肚子的绝不能轻易吐出来”。为了维持占领区的统治,只能大量编组战五渣的治安师团去守碉堡。在蓬勃发展的敌后抗日武装的围困下,这些困守碉堡的日军处境日趋艰难,到抗战胜利时不少据点的日军已经饿得面黄肌瘦。

从丛林到荒山:专精治安战的美军

在二战后,论治安战经验最丰富的还要算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仁川登陆后大量来不及撤退的朝鲜人民军部队就地转入游击战,组织了大量游击队活跃在联合国军后方,造成重大损失,极大干扰了联合国军后方的稳定。为了保证后方安全,美军甚至不惜抽调战斗力最强的陆战一师耗费一年时间,对游击队展开清剿作战。朝鲜半岛狭小的地域并不适合大规模游击战,加上交战双方在三八线长期对峙,朝鲜游击队难以获得支援,因此美军在朝鲜半岛的“治安战”打得还不算难看。

■朝鲜战争期间,活跃在三八线以南的朝鲜游击队员。

朝鲜战争结束没几年,美国又踏进了东南亚的战争漩涡,陷入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治安战”。越南战争的作战形态极为特殊,美军从未在北纬17度线以北的北越境内展开大规模地面作战,主要在南越境内同南越军队配合打击、清剿南越游击队和渗透的北越正规军,竭力维持南越政权的统治。北越正规军除了少数几次大规模攻势外,绝大多数都化整为零,潜入南方与南越反抗武装组织实施广泛的游击战,昼夜不停地袭扰美军,换而言之,越战就是一场大规模“治安战”。

■1967年在南越湄公河三角洲的沼泽地带徒步巡逻的美军步兵分队。

原本美国陆军是按照在中欧平原与苏军装甲部队决战而编组和训练的,都是装甲机械化部队,但在越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美军的装甲优势基本没有发挥的空间,装甲步兵也只能下车作为轻步兵使用,少量坦克和装甲车也变成机动火力点,一身步坦协同的本领算是荒废了。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训练重点也从与苏联空海军对决,变成了以对地支援为主,连战斗机都要挂炸弹去客串攻击机和轰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陷于越南水田泥泞中的美军装甲运兵车,这里的地形条件完全不适合装甲部队行动。

美军为了巩固占领区,限制游击队的活动,只能分散驻扎在众多据点内,凭借绝对的火力优势确保自身安全,每日都疲于应付越南人的袭击,晚上连睡个安稳觉都是奢望,很多美军士兵被越南游击队折磨到精神崩溃,美国电影《野战排》《猎鹿人》《现代启示录》对此都有着生动而深刻的艺术表现。

■找不到越南游击队的美军只能欺负妇孺,既丢份又丢手艺,越打越low。

■电影《猎鹿人》的男主角——一名精神崩溃的美军士兵沉迷于俄罗斯轮盘赌,最终死于枪下。

在长达12年的越南战争中,水土不服的美军在付出死亡58209人、受伤304000人、2000多人失踪的代价后,只能灰溜溜地撤军回家添伤。吸取教训的美军在后来的海湾战争中就坚决不打治安战,明明已经重创了伊拉克军队的主力,推翻萨达姆政权不过是临门一脚而已,但老布什总统和美军高层硬是克制住了赢得灭国之战荣耀的冲动,放了萨达姆一马。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慰问前线官兵,在取胜之余美军没有趁势推翻萨达姆政权,事后看来不失明智之举。

然而,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导致小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反恐战争”,虎父犬子的小布什根本没有他老爹的老谋深算,在2001年和2003年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虽然凭借绝对的军事优势打跑了塔利班,颠覆了萨达姆政权,但随后20年间几十万美军深陷治安战的泥潭。萨达姆倒台后的伊拉克长年动荡,冲突不断,驻伊美军遭到各路反美武装频繁袭击,在路边炸弹和恐怖袭击的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虽然在2011年及时止损将主力部队撤离,但目前在伊拉克还留了2500人,时不时的被各路反美武装虐一下。驻阿富汗美军的噩梦则持续了20年,美军最高峰时投入11万军队,在阿富汗的穷山恶水间与塔利班等反抗势力干耗,最后还是只能认怂,于2021年从阿富汗全面撤军。

■在阿富汗战争中,一名美军士兵在得知塔利班来袭时,只穿上防弹背心和钢盔就进入掩体,花里胡哨的内裤虽然滑稽,却凸显出美军陷入治安战的尴尬。

这两场治安战白白耗费了美国的海量资源,阿富汗战争耗资2.4万亿美元,伊拉克战争耗资1.8万亿美元,合计4.2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2023年的军费开支不过8580亿美元。这些钱可以买多少航母、核潜艇、隐身战斗机?可以让美军搞多少次新军事变革?想当年打赢海湾战争的美军号称“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但如今打完两场治安战的美军再也没有底气喊出这样的口号了。

■美军从阿富汗撤离时将数千辆防地雷车遗弃,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长时间的治安战除了空耗资源外,对美军最大的伤害是导致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进行大规模地面战的技能大为生疏。面对塔利班、ISIS和形形色色的反美武装,美军不需要太多的坦克和重炮,反而需要大量步兵去维持社会治安,走街串巷去清查可疑人员,于是我们看到威风凛凛的M1主战坦克变成了街头巡逻车,设卡盘查成了美国大兵的日常,美军在阿富汗甚至还干起扫毒的活,在罂粟田里跟大字不识的阿富汗农民对牛弹琴!自诩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干脆称为“第二陆军”,已经忘却了祖传技能——两栖登陆,以至于海军陆战队内部已经出现“回归海洋”的呼声。第一军事强国的军队居然去抢治安警察和缉毒警察的饭碗,难道不丢份吗?

■美军士兵在罂粟田里向阿富汗平民说教,这缉毒扫毒的活也被美军包揽了。

从戈兰到加沙:受困治安战的以军

从日军和美军的过往经验不难看出,长期治安战对于大国陆军战斗力的腐蚀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以军对此自然也不能免俗。说起来,以军就是从治安战起家的,以军前身的哈加纳、伊尔贡和莱希等犹太人准军事组织就是为了保护犹太人定居点免遭巴勒斯坦人袭扰而成立的。因此,以军的祖传技能首先是治安战,其次才是正规战。只不过以军在5次中东战争中正规战的成绩太辉煌,才掩盖了治安战的老底子。悲催的是,以军从治安战起家,靠正规战打出威名,但却从未走出治安战的泥潭,扎扎实实打了75年治安战,看这架势还会无限期地打下去。

■在世人的印象中,以色列国防军是一支打遍中东无敌手的强悍军队。

巴以冲突的源头归根结底是土地之争,犹太人强占阿拉伯人的土地以期复国,而后者的愤怒和反抗自然难以避免。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的土地是越打越大,其控制土地面积最多的时期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前,不仅完全控制了巴勒斯坦领土,还侵占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为此,以色列不得不维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对外需要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耗费巨资修建防御阵地并驻扎重兵;对内需要派出重兵清剿得到阿拉伯国家援助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各种抵抗组织,并维持占领区治安。

■驻守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士兵,至今戈兰高地大部分地区仍被以色列占领。

大量青壮年被束缚于军队对于当时人口稀少的以色列来说是不可长期承受的。幸好,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首先服软,和以色列签订了和平条约,使其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被阿拉伯国家组成联军围殴了。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于是以军就可以集中精力全力对付占领区的反抗力量,从而彻底开启治安战模式。然而,在长达数十年的治安战中,以色列军队的肌体上呈现出不少病变组织,严重削弱了战斗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色列某旅的新兵们在授予贝雷帽的仪式上,风显得有些散漫。

一是军纪废弛。以色列在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冲突不断的内部安全局势下必须保持常备不懈,因此实施强制兵役制度,成年公民除民族、宗教和健康原因外,年满18岁都需要服义务兵役,男性30个月,女性24个月。虽然以色列一直宣传全民皆兵,又有犹太教的宗教使命加持,但很多适龄青年仍然对服兵役十分抗拒。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被强制征召的以军士兵在思想上必然存在逆反心理,缺乏责任感,对森严的军纪也毫无敬畏可言。很多以军士兵的整个服役期都是在站岗、放哨、巡逻中度过的,既危险又枯燥,精神状态始终高度紧张,因此在面对巴勒斯坦人挑衅时经常做出滥杀无辜的过激反应。

■近来,这幅以色列士兵粗暴对待巴勒斯坦孩童的照片广为流传。

二是训练荒废。治安战和正规战的区别在于,作战规模小,样式简单。步兵在执行治安战任务时,根本用不到空地协同、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等高难度的战术技能,只需要把轻武器射击、班排协同战术、室内近距离战斗等科目操练娴熟即可。同时,以色列陆军长期被拆散为连排级规模的小部队部署在各个据点和检查站,根本无法组织步兵营以上规模的演练,也没机会和飞机、坦克、大炮进行协同训练。

■出于治安战的需要,以军对于步兵近距离作战和城镇作战训练十分重视。

三是装备异化。由于治安战的特殊性,使得以军对于重型装甲车有着独特的需求。治安战的对手是仅装备轻武器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不需要太强大的火力,但防护一定要好,必须能抵挡RPG火箭弹的袭击。于是,以色列首创了用T-55坦克底盘改装的重型装甲车“阿奇扎里特”,该车战斗全重44吨,但武器配置十分薄弱,只有3挺7.62毫米机枪。如果是正规战,这样的火力只能给敌人的坦克、装甲车挠痒痒,但对付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绰绰有余。

■以军利用T-55坦克底盘改装的“阿奇扎里特”重型装甲车。

后来,以色列又在“百夫长”坦克底盘上改装了“纳格玛肖特”装甲车,连最新型的“梅卡瓦4”坦克也被改装成“雌虎”装甲车,战斗全重提升到60吨,但武器仍然只有机枪(可选装榴弹发射器)。虽然“雌虎”装甲车火力贫弱,但为了治安战的需要却加装了饮水罐和马桶,可以作为移动碉堡在危险区域长时间执勤。

■“纳格玛肖特”装甲车有一个装甲岗楼,除了打治安战,别的啥也干不了。

为了强拆巴勒斯坦民宅,以军装备了大量的装甲推土机,是在卡特彼勒民用推土机的基础上加装了大量装甲防护,牺牲了灵活性和推力,换来更好的防护性。这些推土机大量挤占了以军工兵的编制,造成编制结构上的不均衡。这种不务正业的武器发展规划严重损伤了以军正规战的能力。试想如果阿拉伯联军再次开战,以军步兵就要靠机枪去和人家的步兵战车对射了。

■为了强拆巴勒斯坦人的房屋,以军大量装备了装甲推土机,驾驶室覆盖了格栅装甲。

四是思想麻痹。治安战的特点就是实力对比悬殊,以军长期以强欺弱,养成了猫戏老鼠的思维定式,从未正视过哈马斯的作战能力,更不相信哈马斯能打进戒备森严的据点。哈马斯要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需要训练士兵、囤积武器弹药、收集战区情报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不可能毫无征兆。加沙地区处于以色列的全方位监视中,天上有飞机,隔离墙上有摄像头,人群中有以色列间谍,甚至连地下的地道也被监控。在这种情况下,哈马斯不可能瞒住以军,那么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是以军麻痹大意,错估了哈马斯的决心和战略企图,同时又高估了自身的战斗力。很多以军就是抱着这种麻痹思想,在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中,在被窝里被打死或者被抓住的。

■以色列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穿着裤衩背心就被哈马斯从床上俘虏了。

五是编制落伍。以色列陆军的编制很奇特,其旅、营两级都没有实现合成化编组,都只是单一的兵种单位。比如装甲旅下辖3个坦克营,但没有装甲步兵营,也没有炮兵营,战时需要上级临时予以配属和加强。这样一来,装甲旅的独立作战能力就很弱,和外单位的步兵、炮兵也缺乏合练,临时组合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默契。如今,各大军事强国的陆军都在轰轰烈烈地推进合成营建设,以色列之所以我行我素,背道而驰,实在是因为国情如此,治安战的需要。单一兵种的旅和营,可以将有限的步兵集中起来用于维持治安,而治安战中用处不大的坦克兵、炮兵则可以留在后方。

■以色列装甲部队虽然久负盛名,但从世界潮流来看合成化程度低,已经落伍于时代。

结语

不可否认,以色列军队曾经拥有高素质的作战部队和骄人的战绩,但长期陷于低烈度的治安作战,已经严重损害了以军应对大规模突然袭击的能力,至于能否像历次中东战争那样赢得一场正规战争,也值得怀疑。当然,将以军在此次巴以冲突中难堪的开局完全归结于军事因素也是不客观的。2021年以来,以色列政坛动荡不安,各个党派争权夺利导致政府更迭频繁,这必然影响以军的战备建设和战略规划。同时,政府、军队、情报部门和警察部门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情报无法得到及时的解读。埃及政府在“阿克萨洪水”发生后,曾宣称早在哈马斯行动前三天就警告了以色列政府。对此,以色列政府先是否认,但无奈美国政府作证埃及说的是实话,如此一来以色列只好装傻充愣了。此次巴以冲突的结局仍难预料,但无论如何以色列军队都要有所觉悟了。

■据守岗哨的以色列士兵,通过此次冲突以色列国防军应该意识到必须对当前的作战方式做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