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彻底被推翻,取而代之的崭新的苏维埃政权。

被推下政坛的沙俄旧贵族、旧军人们失去了容身之地,他们不得不选择流亡海外。历史学家给这些与苏联红军对立,并且流落异国他乡的俄国人起了个统称——白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的短短数年之间,共有200万白俄离开故国,前往世界各地。其中约有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20万人次来到了我们中国。

那么,这些白俄人来到中国后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一场震撼世界的大革命

在讲述白俄的出逃之路前,先让我们理清楚这一切发生的根源——十月革命

时间回到上世纪初期,当时的俄国正陷入风雨飘摇的狼狈窘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俄国的国计民生在战争中受到了难以治愈的“致命伤”,经济体系几乎崩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面临资源匮乏、物价飞涨等诸多难题。

而沙皇政府非但并不怜惜这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臣民,反而还更为残酷的盘剥民众,以供贵族阶层淫靡享乐。

尤其是工人和农民群体,他们生活条件恶劣、工作劳动艰辛,却还要日日受到贵族和地主的压榨。久而久之,他们与沙俄政府间便催生出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不死不休的矛盾与对立,也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埋下了必然的伏笔。

大批忍无可忍的俄国人开始了罢工游行,他们举着横幅来到沙皇政府门前抗议,要求俄国退出战争的泥潭,开始休养生息。

沙皇尼古拉二世勃然大怒,甚至向这些百姓动用武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沙皇不但失去了民心,更失去了军心。他派出的军队反戈一击,与百姓站在了同一阵线,逼迫尼古拉二世退位。

可惜的是,虽然尼古拉二世迫于压力从皇位上狼狈的滚落了下来,但是新成立的政府却还是“换汤不换药”,仍然由代表上层利益的沙俄旧贵族以及资产阶级把持着,俄国百姓的诉求依旧没有得到满足。

这样的做派,也让俄国一批以列宁、斯大林等人为首的有识之士寒了心。他们决定发动一场武装起义,彻底清洗沙俄统治留给国家的遗患。

1917年10月,列宁从芬兰回到俄国,他一呼百应,号召起工人、农民、士兵,共同组成了起义部队,向俄国皇宫——冬宫进发。

起义军声势浩大,一路摧枯拉朽,在经过一夜血战之后,冬宫的大门终于被枪炮敲开,临时政府的一众首脑尽数被捕,这场大革命就此取得了圆满胜利

随后,全新的苏维埃政府在前朝废墟上拔地而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此出现在了全世界面前。

十月革命的成功与苏联的建立,不但震撼了世界,更让沙俄旧贵族、旧军人以及一批守旧的知识分子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有些继续组建军队,与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游斗,有些则是选择离开祖国,前往异国他乡避难,成为人们口中的“白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看看白俄的流亡之路。

流亡之旅

从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一直到1922年五年左右的时间内,约有200万名白俄离开了故国。

如此庞大的人口自然不可能一股脑涌入同一个国家,于是他们把去向主要分为了两个路线

在第一条流亡路线中,大部分的白俄还是留在了东欧国家亦或者去往西欧。比如说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等等,都是他们的首选。

白俄来到这些国家生活,无论在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上,都相对比较容易适应,但是生活成本也比较高。

再加上由于历史上沙俄曾经侵犯过不少国家,所以导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部分欧洲国家,都对白俄不是那么的欢迎。

这时候,就又有一部分白俄开拓出了第二条路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近邻——中国。关于这一点,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叫做季捷里赫斯的俄国人。

此人本是前沙俄帝国的大将,在十月革命之后,他仍然对已经灭亡的沙俄政权念念不忘,甚至还统率着一股海军负隅顽抗。

然而历史的大潮又岂是他能够左右的,他的军队很快便被苏联红军打的狼狈逃窜

眼见大势已去,季捷里赫斯为了自保,便宣布要向中朝边境撤去。除了部下追随他之外,还有大约20万无家可归的白俄流民也一同随军前行。

这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先是乘船来到了朝鲜,想要登陆求生。

不过那时候的朝鲜还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在当年本就对苏俄不安好心,只想着坐收渔利,眼见这么一大批难民来投,日本人简直是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还出动了海军封锁水路

这种做派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小的谴责,日本人只好做做样子,接纳了大约五千名老弱妇孺登陆。其他白俄则只能无奈的叹口气,继续远行,这时候他们的去处便只有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的统治之下,北洋军阀们一是懦弱无能,担心拒绝白俄涌入的话会遭到报复;二是贪婪好利,不少军阀都想要借助和招揽残存的白俄军队的力量。

于是,北洋政府最终大开国门,前前后后放了大概二十万人次的白俄流民进入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白俄来到中国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二十万白俄涌入中国

这二十万白俄进入中国之后,大致分布在了东北三省或者上海市

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地方不难理解,东北本就与俄国接壤,在气候以及生活习惯上让白俄感到十分亲近;至于上海,则是在当时比较开放的城市,且有着许多国家的租界,白俄在这里生活,并不会引人注目。

接下来,我们便以上海为例,还原一下白俄人当年在中国是如何生活的。

这些留在中国的白俄大都是沙俄旧贵族出身,虽然已经沦为了“落魄贵族”,但在决定逃难的时候,大都携带了些金银细软。

在来到上海之后,他们便用这些本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做起了一些小买卖,比如开西餐厅、药店;或者卖服装、做咖啡等等。

等到生计有了保障之后,他们又聚集起来,纷纷搬入了居住条件比较好的上海法国租界之内,开始过起了安稳的日子。

除了这些平民百姓之外,涌入中国的白俄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军人

由于这批人训练有素,所以当时旧中国的一些军阀们对其十分青睐,甚至把他们又招揽起来,组建成为所谓的“归化军”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归化军”又分为了不同的派系。他们有一部分投靠了侵华日军的阵营,干起了助纣为虐的事情,全然不顾当初中国人收留他们的恩情。

比如说在当时有一支叫做“上海万国商团联队”的白俄军队,他们在上海定居,平素负责的主要是保护上海租借的安全。

然而其所作所为却让人大跌眼镜,据记载这些白俄士兵在上海沦陷后不敢招惹日本人,反而常常对着中国军民施加欺凌

大家熟知的曾经在淞沪会战中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和他手下的战士们,就曾经在租界内遭到白俄士兵的枪击,因此死伤的中国士兵达到十余人之多。

等到抗战胜利后,这支白俄军队中的几个主要案犯还因此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白俄都如此不堪,还有一部分白俄军人则是坚定的留在了反法西斯的阵营

比如一位叫做莫洛奇科夫斯基的白俄将军,就堪称是一位了不起的抗日英雄。

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来到上海,等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白俄战士们炮击占据上海北站的日本侵略者,掩护中国军队撤离

后来日本人怀恨在心,将其包围,莫洛奇科夫斯基宁死不降,举枪自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关键的转折点——苏德战争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中国的白俄,在大是大非面前摒弃了与苏联红军的前嫌。

他们加入到了苏联军队之中,选择回去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二战结束后,虽然世界局势归于平静,但是相当一部分白俄已经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他们甚至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跟中国老百姓过着一样的日子。

而且,他们似乎也不打算让下一代返回苏联。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他们让后代从小便即学习中文,读中国学校

这些孩子长大后,虽然仍保持着白俄人的容貌与肤色,但言行举止、生活习惯都跟中国人并无二致,甚至大都取得中国国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如今,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俄罗斯族”,便是这些白俄的后裔。

结语

从这些白俄流亡者的经历中,不难一窥近代世界风起云涌的动荡历史。

二十万白俄涌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他们原本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如今白俄在中国的后裔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那么,你对俄罗斯族的历史还有哪些了解呢?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