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被鲁迅的孙子周令飞给笑死!鲁迅绝对没想到自己把孙子周令飞给坑惨了,而身为鲁迅孙子的周令飞几乎一辈子都活在了爷爷的阴影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个男婴在北京呱呱坠地,他就是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作为鲁迅的亲生骨肉,周令飞一出生就承载了全家人的期盼与厚望。他的名字“周令飞”也来源于鲁迅早年的一个笔名,寄托着对他的美好祝愿。
周令飞生性活泼开朗,成长过程中和其他孩子一样,整天打打闹闹,过着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直到有一天,语文老师在课上提到要学的是鲁迅的文章,然后顺口说道:“同学们,咱们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同学,他就是鲁迅的亲孙子周令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周令飞感觉到了全班同学惊讶的目光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从那天开始,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同学们见到周令飞,都亲热地叫他“鲁迅孙子”,仿佛这个称呼成了他的专属标签。语文老师在课上纠正学生作文时也会说,周令飞作为鲁迅的孙子,应该会写出很出色的文章。
沉重的压力让还处在童年时代的周令飞感到手足无措。他想尽一切办法摆脱“鲁迅孙子”的标签,但徒劳无功。为了摆脱这种外界期待的压力,周令飞萌生了参军的想法。他希望通过在军队磨练,远离文学的环境,能够使自己真正走出鲁迅的影子。
可这条路,周令飞也走得并不顺利。高中毕业前,军队来学校进行征兵宣传。周令飞兴高采烈地递交了入伍申请,却被负责人直接拒绝。理由很简单,他是鲁迅的孙子,军队不会录取他。
周令飞并不轻易放弃,他几乎每天中午饭点都守在军区门口,向负责人讨要窝窝头,以示自己参与的决心。经过他长时间的软磨硬泡,军方终于妥协,同意让他入伍。
入伍当天,周令飞高兴地来到了沈阳的某部队报到。在这里,他以为可以远离鲁迅的光环,过上平凡的军旅生活。然而命运总喜欢开玩笑,第一天集训时,连长点名介绍时还特意强调了他“鲁迅的孙子”这个身份。
周令飞发现,逃不开这个称号跟着自己如影随形。一天,排长找到周令飞,让他充当通信兵,要他写一篇部队通讯稿。
周令飞解释说自己文笔很差,可排长不相信鲁迅的孙子会不会写文章。为了激发周令飞的灵感,排长特意给他点了一根劣质香烟。周令飞摇头说自己不会抽烟,这下让排长更加震惊,觉得鲁迅的孙子怎么可能不抽烟。
新兵训练结束后,周令飞主动申请被分配到部队卫生所工作,希望通过远离文学的医学环境,真正摆脱鲁迅的影子。但是,领导还是认为,他应该来完成鲁迅未竟的医学事业。周令飞感到十分失望。
退伍后,周令飞决定从事文艺工作,到北京一家画报杂志社工作。这里的同事们对他的身份并不太了解,这让他稍微松了一口气。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仅仅是鲁迅的孙子,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80年代初,周令飞想要出国留学深造,开阔眼界。但是他的出国申请由于祖父鲁迅的关系再次碰壁,遭到无情拒绝。但周令飞并未放弃,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争取,终于在1983年如愿以偿地赴日开始留学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周令飞遇见了一位异国女子张纯华。
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了爱河。张纯华来自台湾,因缘际会来到日本学习。这个政治敏感的身份让两人的婚事遭到周令飞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周令飞不想再受任何势力影响自己的人生大事,毅然决定跟随自己的内心,和张纯华结为连理。
婚后,周令飞夫妇生活在日本,和家人的关系出现裂痕。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周令飞重归故里,与家人重修旧好。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决定主动承担起传播鲁迅精神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周令飞积极投身于弘扬鲁迅文化的公益活动中。他参加了很多鲁迅研究相关的交流论坛,向人们介绍鲁迅的思想主张。媒体专访时,他也常常出现,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解析自己和鲁迅的传承渊源。如今的周令飞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份,并以此为荣。
从周令飞的人生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名人光环的笼罩下,构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不断寻找自我,而最终选择拥抱自己的身份,将之作为奋斗目标。周令飞以自己的努力诠释了独立人格的内在价值,他的故事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