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括身体,也包括心灵。

——青玖情感

是时候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从一位老友那里得了一个雅称“教人谈恋爱的”。抛开这个雅称的俗雅不论,个人还是挺喜欢的。按照中国人“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的说法。如果真的能教会别人谈恋爱,成就一对对好姻缘,应该是一件相当积德的事。

言归正传,昨天在后台收到一位粉丝的私信。求助的是个年轻的男孩子,目前正在追求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孩。原本这是一件好事,但暗恋多年,导致男孩在女孩面前极其没有自信,表现得诚惶诚恐。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甚至不敢对女孩良好的反馈做出及时的反应。他叙述了自己六个月的追求过程,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他至少错过了5次极好的推进关系的时机。

他个人并非没有察觉到这些错过的机会。后面他也后悔过,但是当他遇到下一次机会时,又会开始退缩。

而他给出的解释是,“老师,我当时就想着求稳,不说,还有机会相处,要是说了,直接被拒绝,就彻底没机会了。”

就这样,他在说与不说,该不该推进关系中,左右徘徊。追求爱情的结果,变成了,享受追求的过程,然后在得不到的痛苦中,反复煎熬自己。

不着痕迹的试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最难的不是讨一个人的欢心,而是如何找准正确的时机,有效的推进一段关系。

“你喜不喜欢我”“对我是否有好感”这件事,我们可以打直球,直接开口问,也可以通过一些迂回的方法,试探对方过的想法。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指出,人与人身体的距离反映了心理上的距离。由此得出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杯子效应。杯子效应是指,人们喝水时杯子会和嘴巴接触,当两个人独处时,杯子就是私有物的象征。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也就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愿意保持怎样的距离,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内心之间的距离。

将杯子效应运用在亲密关系和人际交往中,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身体的接触,来试探对方对我们的接受程度。这种试探应该是轻微的,自然的,不会引起对方过度反抗的。

比如说,我们利用杯子等私有物品,代替我们本身,进行亲密接触的试探。

如果与对方接受这种试探,说明对方内心对你是比较接纳的,没有防备的,在对方的潜意识中,你是被允许进入安全范围内的,是可以亲近的。

相反的,如果对方刻意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就说明对,对方心理上还不是很认同你,这种距离对对方来说太过情景,你们并没有达到那样的亲密程度。

试探的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虽然,身体的亲密度,可以用来试探双方关系的亲密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试探是随时的。相反的所有的试探,都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当我们在进行试探时,对于双方间的距离把控,应该介于社交距离和个人距离之间,也就是76-122厘米之间。这是一种超过普通朋友关系,但又不会引起心理抵触的距离。如果不排斥,才有进一步确定亲密关系的可能。

除此之外,初次的试探一定要避免身体的直接接触,也就是不要触碰对方,不要有类似于牵手,拥抱等举动。未加铺垫的触碰别人的身体,是极为失礼的举动。初次试探可以借助一些媒介物品来完成,比如杯子的靠近,借用外套,分享零食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要尊重对方的选择, 接受别人的拒绝,但同时也一定要勇敢的去表达。勇敢一分,双方的关系,就多一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