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霜降节气,不仅要养肾,为冬季做准备,还要养好脾胃,脾胃好了,全身气血充足、通畅,身体才会好。这个节气所谓的进补,不是毫无节制地胡吃海喝,而是要有针对性地、适当进补。

1、 补脾养肾吃栗子

秋季栗子丰收,正是吃新鲜板栗的大好时机。《食物本草》中说板栗:“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由此可见,栗子是滋养脾胃、补肾壮腰的食疗佳品。栗子又叫板栗、毛栗、凤栗,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老年人。中医认为,栗子性温、味甘,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等保健功效,是霜降后的进补佳品。栗子不宜多吃,一次的推荐量为50克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包图网)

要注意的是,栗子一般在秋季上市,不容易保存,容易变质,购买的新鲜栗子可以去壳后冷冻保存。

2、 牛肉补气,功同黄芪

牛肉素有“肉中娇子”的美称,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且非常接近人体内氨基酸的比例,适当食用的话,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特别适合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术后及病后调养的人群。秋冬季节,适当吃些牛肉,还有暖胃御寒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包图网)

中医认为,牛肉有开胃健力的作用,所以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对阳气虚弱导致的体弱乏力、面色萎黄、气虚自汗等有改善作用。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硬,牙口不好的老人、儿童不宜多吃,加工的时候可以放些山楂,能使煮熟的牛肉更加软烂。另外,牛肉虽好,也不可天天吃,建议一周吃1~2次即可。

3、 推荐霜降养生菜

①素炒三丝:取干冬菇75克,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料酒、鸡精、盐、水淀粉、鲜汤、香油各适量。将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丝;胡萝卜、青椒洗净切丝。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料酒、白糖煸炒,然后加鲜汤、盐,待汤烧沸后加鸡精,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盛入盘内即可。此菜可健脾、化滞、润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包图网)

②鲜葡萄蜂蜜饮:取鲜葡萄汁500毫升,蜂蜜1000毫升。将葡萄汁以小火煎熬浓缩至黏稠如膏时,加入蜂蜜,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5毫升,以沸水化开代茶饮用。葡萄性味甘酸,能滋肝肾阴液,配合蜂蜜,具有补益气血、润燥作用。此饮适用于热病烦渴,或食欲不振、燥热便秘等症。

内容摘自《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主编:书立方·养生馆编委会

《24节气养生术:养出百岁人生》,主编:臧俊岐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