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2135字,阅读时长约4分钟。

如何破解老年人看病难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周四一早刚到单位,就接到了奶奶的电话。她说她在医院,却一直排不上号,实在没办法了才给我打的电话。

奶奶是个十分要强的人,知道我和爸妈工作忙,平时就算有什么事也不愿给我们添麻烦。这段时间奶奶一直说觉得左腿有点疼,就想着找时间去医院看看,结果到了医院却发现排不上号,自助挂号机不会用,护士跟她说的预约挂号她就更不懂了。

听着奶奶电话那头焦急的声音,我先安慰她不要着急,再接着帮她在手机上预约挂号了一位骨科医生。但心里还是不放心,想着那家医院离单位也不远,还是去医院陪着奶奶一起比较放心。可是那天单位的事情挺多的,不好请假,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宁愿被扣半天工资的我,急匆匆地赶去了医院。

作者 | 人物君

到了医院,挂号处早已排起了一条长龙,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多是直接从网上挂号后在预约的时间内直接到诊就行。这群老年人中,有的是老伴或子女陪着的,但无人陪同的老人也不在少数。

奶奶告诉我,她一早就到了医院,也是在这排了很久,但还是没排上号。

我带着奶奶绕过队伍,告诉她我已经在手机上预约好了医生,直接带她来到了专科门诊门口。奶奶看着我,满脸不可思议的惊喜。

候诊时,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位年纪稍大的阿姨,投来了羡慕的眼神,她说,这是你孙女吧,好乖好孝顺哦。

在与我们攀谈中,这位陈姓阿姨告诉我们,她的腿疼半个多月了,今天才见到骨关节科的医生。

陈阿姨今年55岁,刚刚退休,之前都是天天坐办公室,很少运动,退休之后她跟着朋友跳起了广场舞,跳了几天后发现关节开始疼痛,痛感还越来越强,于是就来医院看。结果连续几天起了个大早来医院排队,都排不上号。后来陈阿姨实在没办法了,找到医院的护士询问,护士就帮她挂了老年医学科,说等的时间短一点。终于在老年医学科见到了医生,医生开了一些检查让她先去做才能确定病因。

就这样,陈阿姨又去排队,光是做完这几项检查就花费了她几天时间,片子出来后她去找医生,医生又告诉她去找骨关节专科的医生看。

今天她又来让护士帮忙挂一下骨关节科的号,可挂号时自己却忘了带身份证,好在护士询问后,带她去老年医学科给她开了转诊,这才排上骨关节专科的号。看个病对她来说,可谓一波N折,折腾惨了。

我问陈阿姨怎么不让儿女在网上预约挂号,这样就不会那么麻烦了。陈阿姨看着我有些失落地说,自己唯一的女儿在上海工作,平时工作特别忙,跟女儿说了只能让她担心,还帮不上什么忙。

“我自己还算是半个有文化的人,能认识字,子女不在身边,看个病就这么难了,那有的老年人连字都不认识,他们怎么办?”

陈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现在医院的智能服务让这些不会使用互联网的他们看病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00年左右,我国部分医院就开始了机器自助挂号、线上挂号等信息化的实践。经过20多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如今这些实践已经基本普及到各个医院,甚至完全替代了相对应的人工服务。自助挂号、网络预约、线上问诊……这些新进的智慧医疗服务节省了大家的等待时间,让大部分人看病更加高效便利,却为年老的人群筑起了一面数字“高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指出,要增强医疗卫生机构为老服务能力;加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建设,布局若干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支持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综合征管理,促进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加快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据了解,各地医院也都推出了一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的举措,例如不断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的界面设计和服务功能,简化网上办理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

在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同时,结合老年人就医需求,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窗口。推动通过身份证、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多介质办理就医服务,鼓励在就医场景中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在门诊设立标识清晰的老年人综合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咨询、助老器具借用等综合服务。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老年人群解决了独自就医难的情况,但因为老人患者人群众多,给自情况又存在的诸多差异,仍有不少老人面临着看病难这一老大难的问题。

如何让这些便民举措真正惠及到每一位老年患者,增加政策的可及性?

还需要医院更为细致的考量和落到实处的践行。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老年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最快速度优化就医流程、最强力度释放服务温度、最大限度关怀老年患者,打破“数字高墙”给老年人带来的阻碍,以更加贴近老年人习惯的方式,真正做到方便老年患者的就医。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关爱每一位老人,是我们医疗系统必须要有的温度。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与走得慢的他们同行”,是这个社会温暖的存在。

责编 | 念 知

校对 | 苏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