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A股晚了很多,港股也终于有了恒生人工智能指数,让人不解的是相比起名单中那些跟AI勉强沾边却进入名单的公司,有些纯正的AI股票却没有入选。那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没进入这个指数的AI票反而是最大的宝藏?

首先要明白这个指数的编制方法,恒生人工智能指数的成分股挑选方法为:以总市值为依据,“排名48名以下的现有成分股将从指数中剔除,而排名32名或以上的证券将加入指数;最终成份股剔除数目和证券新增数目,将按市值排名决定以维持成分股数目于40。”其实,这是个很大的BUG。

因为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只要有AI相关的硬件或者算法技术,也就有了被纳入指数的资格,而这类公司的市值有目共睹;同时一些将AI运用到原有主营业务的公司,也依靠着市值挤入了名单,其本身有消费股、医美公司的市值优势。所以一些纯正的AI概念股并没有在第一批指数样本中入围。但这才是最值得深挖的公司。为什么?

因为股票,是反人性的筹码接力游戏,推动股价上涨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买盘比卖盘多。纳入恒生人工智能指数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迎来ETF等被动资金的配置盘。

那么,最理想的长线盈利构想,就是一家符合AI指数纳入标准的公司,从小市值起涨,随着业绩和业务不断超预期,涨到了指数的纳入标准市值范围,然后迎来被动资金的配置盘,开始走第二大波。

虽然不是一个恰当的类比,但道理类似于A股的ST公司乌鸡变凤凰,从公募基金不可以配置的ST的阶段开始扭亏摘帽,然后一直到拿下行业大单、财务数据满足机构选股标准,从黑马变成白马,A股有很多十倍股就是从ST起步的。

梦不一定能实现,但不做梦就根本没有实现的机会。港股的一家公司@百融云-W(6608.HK),很可能有这样的潜质。

按照恒生人工智能指数的要求,百融云属不属于AI概念股?指数的主题要求是:核心运算资源(专用计算芯片、高性能计算机等);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应用(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百融云非常符合后两个标准。

百融云这个公司的第一大主营业务叫MaaS,就是按照客户调用量收费的“模型即服务”,比如百融云的客户是一家商业机构,这个机构的潜在用户申请产品服务,那商业机构就会向百融云发出模型调用请求,百融云随即用AI对用户进行KYC+KYP评估。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对用户信息之间的评估和钩稽关系推断,比如电商领域的用户付费习惯和购买频次、月薪变化对用户消费品类的影响、折扣及附赠品对于销量的刺激随时间递减程度;

又比如在一些涉及收益率产品推荐的领域,用户资产配置和其收入的关系、保险产品收益率和其总资产配比的问题等等。而将用户各个信息建立起函数关系f(x),就是AI里的算法,也就是机器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

百融云这家公司的第二大业务叫BaaS“业务即服务”,就是在各种垂直行业里,根据第一大业务MaaS的决策结果,帮助机构客户促成各个领域的交易规模,满足客户的KPI然后收费。

在整个促交易规模的过程中,智能语音机器人会发挥很关键的作用。

比如百融云可以用自己的大模型BR-LLM,以图文交织交互的方式解决向量数据的问题。

比如,百融云机构客户的C端用户,每次咨询业务的时候不一定都会是语音交互,偶尔也会发过来多张图片配以简短的问题或指令;有可能是以文本为主的内容,如一个长网页中插入了两张图片;又或是图片和文本平衡混合的形式。

比如用户需要百融云的AI来帮助计算多张收据图片中支付的总税额、处理多张输入图片并提取所查询的信息、找到相似年收入家庭的资产配置方案以供参考,等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生成式AI是帮助客户完成KPI的关键点,也可以说是桥梁。最终帮客户完成KPI之后收取费用,也就是BaaS的收费方式。

所以百融云这家公司是很符合恒生人工智能指数纳入要求的,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未来总市值的突破口在哪,或者另一种可能,现有的指数内公司会不会因为AI业务无法兑现,出现估值回归后市值下跌,掉出名单。

我们先讨论第一种可能性,百融云未来的总市值突破口在哪。股价分为两部分,EPS和PE,EPS就要看未来业绩的爆发潜能。

2023年上半年百融云总营收12.43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21%。关键在于公司现在MaaS业务的核心客户数一共146家,每个核心客户的平均收入243万元。

核心客户指的是付费金额超过一定数量的大客户,那说明公司的客户数量要比146家多,毕竟中报里MaaS业务总共收入4.31个亿。

既然百融云是少有能服务于各个垂直行业的AI公司,那么客户量就会增加很多,毕竟现在中国AI的落地才刚刚开始,有很多行业客户需要拓展。

另外就是其他公司有没有总市值掉队的概率,这个很可能出现在港股AI硬件端。因为设计一台人工智能计算机中不仅要考虑半精度运算性能,还要考虑双精度运算能力,双精度与半精度运算性能之比为1:100比较合适。

同时,大规模预训练模型需要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因此不是简单用网络连接起来进行单节点训练,而是要兼顾CNN算法等一系列的网络平衡,更别说还要涉及I/O子系统的平衡设计,这在中国的AI算力端公司技术中还是太遥远了。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实现技术突破,但硬件的技术跨越从来都不是两轮股票的估值回归能凑够时间的。

所以,如果百融云能够真的有机会形成以上的路径,那么它最终估值和总市值能给到多少?还是那句话,做股票不是做梦,但股票做的就是预期,不做梦的话就连实现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