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桂迎初秋 再探状元府

三香名都,新都古城。在初秋时节,我再次探访明代四川唯一状元杨慎故居状元府,状元府位于新都城区,西街31号院内。院外大门标注有“新都文化地标”。在大门左右两侧有一对大型浮雕,右边为杨慎读书求学图,左边为杨慎高中状元迎客图。状元府是我在新都文化研究者张德全老师的引荐下,方才得知这是明代杨慎状元的故居,在上世纪80年代,张德全老师在新都文物管理所工作,积极推动将状元府列为“新都县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保留的杨慎故居状元府遗迹是原状元府的东、西厢房。来了很多次,我们并没有真正进到东厢房的状元府东小院。

《探访新都杨升庵状元府感怀》

文宪之兹不畏常,清风两袖乐悠长。

十年丞相帝依傍,独占文魁杨慎郎。

府邸翰林书正气,后来晚辈敬瞻扬。

曲词诗中怀乡远,四重家风盈润藏。

据道光《新都县志》绘图,状元府位于宝光寺与桂湖公园之间,南临县衙,东有都堂府。为了进一步了解杨状元故居,上午我约了状元府冯文江老师,并在冯文江老师带领下,我们围绕状元府旧址步行,冯文江老师介绍状元府的旧址范围较大,从新都县志记载与现在改造后,状元府的遗址包括今属于西街、桑园街、猫市巷、上升街、新中路、文星街、桂湖中路范围内。现在这一片区成为新的最繁荣的商业区。状元府紧挨县衙与文庙,连接宝光寺与桂湖之间,直线距离步行约十余分钟。在新都桂湖公园大门公布一张“导游全景图”,在宝光寺(宝光广场)与桂湖公园之间规划有一“文化长廊”,这文化长廊的西方区域为状元府旧址,现保存的新都区文物保护单位“状元府”的东、西厢房系明清时期,单檐翘角的川西建筑风格,状元府西厢房完整保留三间,青瓦木结构,粗格明代木格窗花,荷花仙鹤图撑拱,下为木护墙板,堂屋双开大门,门槛用铁皮包边,木柱与护板皆有黑漆残留,室内是竹篾笆涂泥上百石灰。两边耳房的原来木窗户换成了玻璃窗。西院大约一百四十余平方,院前左有一株七十余年的老桑树,每年结出很多桑果。院前右边有一口古井,据杨升庵第十四代后人杨德先介绍,小时就有者口水井,井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家人用这口井水洗衣做饭,后看小区改造,为了社区老百姓出行方便,加宽路面而将这口古井回填。这口状元府的古井“状元井”成为杨德先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状元府东厢房与西厢房属于对开门的独立的两处小院。在和冯文江老师预约后,东院的杨升庵第十四代后人杨(德)萍、杨(德)斌两姐妹为我们打开大门,我和张德全老师、专家潘丽萍老师参观了状元府东厢房小院,为了保护文物,两姐妹为这处小院加盖彩钢房以遮蔽风雨,杨萍、杨斌系杨升庵第十四代后人,属于德字辈,在改名字的时候未添加字辈,依据冯文江老师提供《杨氏族谱》修正版,杨萍、杨斌的父亲是杨崇震(崇基之兄弟《杨氏族谱》有记载),祖父是杨鸿恩,曾祖父杨永培,追溯为杨正和之子杨大泽之后,西院的杨德勤、杨德先、杨德军也是杨大泽之后人,属于杨升庵第十四代后人。状元府的两处小院由于在周围兴建小区,道路加高后,低于路面大约有20余公分,在整体上两边小院显得较矮小,但是在当年这样的建筑还是属于大户人家才有的。一进东厢房,在两级台阶下一个入户的小门厅,原来的实木大门放在一边,倒下了另外一扇大门,我和张德全老师和杨萍,汇集三人之力才把倒在地上的木门扶起,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放在旁边。东院正房三间,耳房三间(后改),耳房墙与门窗皆更换为砖混结构加玻璃窗,正房每一间房屋的墙面保留两面为原来的墙面,另外两处墙面皆更换,主体穿梁木结构,小青瓦房基本保存,为明清建筑,建筑面积大约在200至300平方。庭院杂草丛生,还长出了几株橘子树的小苗。

金蟾守庭院 文脉永传承

我今年访状元府也有很多次,记得在7月26日来状元府,我和张教授拜访状元府,冯文江老师给我们说状元府有蟾蜍,而这样的蟾蜍非常少见。冯文江老师说应该有两只,因为他们的特点都有不同,但是都不会一起出现,基本上就是看见一只,另外一只就躲起来,他也没有搞清楚,期间社科院的喻峰老师来状元府偶然看见说这是“金蟾蜍”。冯文江老师把手机图片给我们看,一双黑珠金环大眼,全身皱纹乱而有序不断起伏,皮肤撒着金粉如身披金甲一般,背脊有三条白色纹路,中间一条从鼻孔中间至尾部,另外两条从眼睛的后方至大腿,四脚四大爪。张德全教授看照片惊叹道:“金蟾守护状元府,文脉传承将永续。”杨升庵在新都留下很多传说,“金蟾折桂”成语的出处就是来源杨升庵在桂湖植桂,高中状元的故事。我看见照片也非常惊讶,在老家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也从未看见过,如今在一个繁荣地段的,周围都是商业住宅的小区,竟有如此“神物”出现,世间万物可遇而不可求,一切也都是缘分。冯老师说着你们来之前还刚刚出现,我和张教授说很遗憾没有亲眼看见。虽然没有看见真实的面目,而这张照片让我不禁写了一首不成格律的诗句,也为这次错过而有感而题:

《七律·题新都杨升庵状元府金蟾蜍》

文献名都状府祠,丞相家训乐于施。 两朝翰墨七贤士,千古江山独传诗。 仙鹤展开双翅后,蟾宫折桂曲星驰。 励精图治待机遇,金榜重题未见迟。

我把这首诗在当日晚上发在网易新闻动态,冯文江老师的还在读幼儿园的孙女梁泽嘉(思贤),系杨升庵第十六代后人,见这首诗后很快便背记下来,还和诗一首:

《状元蟾》

作者:梁泽嘉

状元本是金蟾蜍,金蟾望月思故乡。

桂香四溅满园香,蟾宫寄书状元诗。

在9月19日(八月初五),我来到状元府,自从我和张教授建议把小院清理出来,没有多少绿色植物,状元府的金蟾蜍少了一些庇护的地方,所以把家里没有用到的瓷花盆搬来状元府,种植几盆花草,增加状元府的绿色植物。没有想到刚刚到,冯老师就拿着我去看金蟾蜍,说你这回终于遇见了。我也先是一惊,还没有回过神,来到金蟾蜍面前,果然如冯老师之前发的照片一样,身披金甲,金环大眼,四肢粗大,隐蔽在状元府庭院的台阶上,在几颗绿叶小草之间,好像也隐藏不住其霸气的外表,冯老师说你们来了很多次,都没有出现,这次你来也没有提前预约,也算是“心诚则灵”感动状元府我们守护者,万物皆有灵性,天地万物本生存在一个空间,杨慎状元在被贬云南,著书立说,传播文化,游览西南名山大川,留下很多题字与经典诗句,也留下很多传说故事,在瓦屋山曾题“与造物游”,此成语出自《庄子·天下》:上与造物者游,而下激庆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意为精神上与造物者共同游玩碰圆搏,心灵上与忘却死生不分终始的人交朋友。《洞天玄记》是明代杨慎撰杂剧,全名《宴清都作洞天玄记》。剧中描写形山道人在昆仑山修道,收袁忠、马志等六弟子,又降服东海苍龙和西林怪虎,功德圆满,白日升天。洞天,是道家对神仙居处的称呼。书前有杨悌嘉靖十六年序,称“吾师伯兄太史升庵,居滇一十七载,游神物外,遂仿道书作《洞天玄记》,与所谓《西游记》者同一意。”该剧以宣扬道教思想为主。蟾蜍在新都出土的汉砖中也有绘图。

《八月初五新都杨慎状元府遇金蟾蜍》

蟾宫折桂月犹仙,他日文魁称圣贤。

山行道人除恶道,六名弟子法无边。

状元云上著诗集,天庭仙家别洞玄。

愿将植成遮蔽绿,未曾想到遇庭前。

汉代政权主张休养生息,西王母仙境图像构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升仙瑞兽的舞蹈、引导升天的羽人,寓天上于人间的自由理想。《山海经》记载:“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司天之厉。”西王母狰狞的面目与兽性特征,西汉时期道教兴盛,神话分流出仙话,西王母在《穆天子传》成为美貌女人,是昆仑仙境中法力无边的女神,掌管着不死之药,成为了汉代人们祈求成仙祈福的对象。蟾蜍在神话中为一种神性的动物,它出现在西王母的仙境图中,可以代表月亮,担当西王母的侍从,也可以手持兵器与神兽并肩作战。在西汉墓砖中的西王母仙境图,蟾蜍像成为“升仙寓意”。蟾蜍活动在西王母周围,或捣药来助世人升仙,或巾舞以助兴仙境的唱和,有时又能手持兵器守护。而“捣药助升仙”蟾蜍,所捣之药为仙药,可以助世人升仙(提携或捧盒),西王母在西汉道家思想中代表着“不死”与“法力无边”,因而蟾蜍成为了西王母升仙意象与护法之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蟾宫折桂状元府 金榜题名在京城

当日下午,张德全老师与作家潘丽萍老师也来到状元府,参观了状元府东厢房,张教授对状元府比较熟悉,在几十年前做文物普查及状元府文物保护单位申请报就来过。我们一起多次来状元府也没有看见“金蟾”的真身,得知金蟾蜍等候两位老师的到来,两为老师格外惊喜,潘老师感叹道:“五百年终于相见。”张教授与潘老师讨论着“金蟾蜍”的出处与历史来源,表示希望保护好这蟾蜍,因为蟾蜍也是益虫,属于保护动物之列。张教授对状元府东西厢房的文物保护也提出来保护方案与意见,两家状元府的守护后人表示会继续传承与保护文物。

蟾宫折桂出自《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蟾宫折桂”。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月亮上有棵桂树高达五百丈,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古人演绎出了无数个版本,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赋,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

关于蟾宫折桂的传说和掌故,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两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来当柴烧,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不久,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地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树的顽强生命力。可能这正是古人选中桂树寓意高就和及第的原因。在古代的科场得意的语境中,“折桂” 可以指科举高中。

在民间流传的传说杨升庵正要进京赶考。在赶考的路途中遇到了魁星。魁星为他想不想到月宫去折桂,杨升庵一口答应下来了。于是,西海龙王亲自带杨升庵上天到月宫,让他目睹了月宫的美景,并且亲自折桂。后来,第二天醒来,杨升庵发觉这也是一场梦。但杨升庵之后上京赶考的路程,却是非常顺利,也成功拿到了状元,这就是状元杨升庵“折桂”的由来。

文人寻状元踪迹 状元府留感悟诗

作家潘丽萍老师研究杨慎多少年,也追寻杨状元的足迹从云南来到新都状元故里,在这段道路上,也写了很多的关于状元杨升庵的文章,在探寻《洞天玄记》中的故事情节与《西游记》的描写内容,探究西游记的故事有来源杨升庵《洞天玄记》。潘丽萍老师是张企予老师介绍后,通过张德全老师引荐认识。在9月初我们拜访了新都杨慎故居状元府,潘老师在状元府看见冯老师拍摄的金蟾蜍图片后,非常惊讶,在有感于状元府后,当日晚上写下诗句《状元府杨慎故居金蟾悦彩虹》:

《状元府杨慎故居金蟾悦彩虹》

【作者:潘丽萍】

神鸟倚桂枝,蟾月储金宫。

杨慎魂故里,状元府悦虹。

潘丽萍在文章《杨慎<洞天玄记>与<西游记>并传1》中记叙:在杨慎“居滇一十七载”的时期,嘉靖十六年1537年,杨慎创作《洞天玄记》,1542年杨悌在出版时撰《洞天玄记前序》中说道:“吾师伯兄太史升庵,居滇一“十七载,游神物外,遂仿道书,作《 洞天玄记》 ”,指出《洞天玄记》乃是杨慎“ 游神物外” ,欲向尘外寻求解脱的 “ 阐道”之书,并提到了其与西游记的对比。”“张天粹在为此所作的跋中强调 《洞天玄记》“于戏,记义之陈,微辞奥旨,意在言外”。这与西游记中大量的修行丹道内容和隐喻是异曲同工。”另外《洞天玄记》的杨慎曾号:洞天真逸。而西游记初次大规模刻板世德堂版正文每卷首第二行下题:“华阳洞天主人校”。二者都使用了“洞天”的称呼名号。杨慎在著作中曾经使用过的“别号”:逸史氏、远游子、华阳真逸、博南山人、博南山戍、博南逸史、博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洞天真逸。对于以上观点提出引起文化界的高度关注。

在9月19日下午,潘丽萍老师再次来到状元府,金蟾蜍是给她一个巨大的惊喜,她来到状元府西厢房,蹑手蹑脚,生怕惊到这只蟾宝,她双手合十,慢慢靠近,在于金蟾蜍交流后,方才大胆起来,干脆趴在庭院的台阶上与金蟾进行合影,潘老师虔诚又真诚可能感应到了状元,她不断感概金蟾守护着状元府,文脉也会永远传承,要保护好这样的文物古迹,成为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于文化的热爱,让我慢慢了解杨升庵状元,也探寻状元的故居,学习状元积极乐观,即便处于逆境,甘于默默付出并著书立说的精神。状元府遗址现在保留状元府东西厢房、都堂府、黄峨榴阁、状元井等文物遗址。由于状元府已经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最早的杨府到状元府、状元祠,也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如今见到的状元府虽然满目疮痍,往日的气势宏伟,在今天的高楼大厦之间显得如此渺小,但是一砖一瓦也传递着历史的信息,在这个建筑上传承者状元府的文脉历史,在状元府家族的血液中流淌着杨状元的状元文脉之源。传承从历史中走来,走向更远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律·致新都状元府——杨慎状元》

状元及第流言起,科甲鳌头答辩词。

滔演是非明有理,纵横古往解人疑。

坚持礼义弃权贵,被戍云南三十时。

黄峨植榴常相思,金蟾守护旧庭台。

(文章作者:眉州唐驳虎 资料来源:清代《新都县志》、《杨氏族谱》, 照片摄影:陈顺祥 冯文江 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