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的“丝袜门”事件如同一场戏剧,让网友们大开眼界。湖南省直单位的某技术群中突然爆出了一些不雅信息,事发后涉事的软件公司急忙声称是“病毒入侵”。但这一说法很快被揭穿为不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的主角胡某某,被证实是该办公厅下属机关服务中心的职工。在事情曝光后,他又辩称自己的微信号被盗。这种“被盗号”的说法,似乎已经成为某些人在被揭露后的标准应对模式,令人想起去年那位郑州轻工业大学的谭副院长。
胡某某不仅在技术群中发出不雅内容,还在其他两个群“2023暑假托管幼儿园(2)”和“某业主二群……(499)”中传播相似的信息。这种行为,让人不禁质疑其真实意图。

去年5月,郑州轻工业大学的谭副院长在一个大型微信群中发出了一句非常露骨的话,随后,他也是急忙辩称自己的微信号被盗。这样的应对策略,在当时被认为是小聪明。不过,腾讯官方很快出面证实,其微信并未被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起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涉事人员在被揭露后选择了相同的应对策略。但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小动作无法掩盖真相。
湖南的“丝袜门”事件虽然表面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如果真的像胡某某所说,他的微信号被盗,那么为什么要特意在多个群中发出同样的信息呢?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仍有待进一步揭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无论是湖南的“丝袜门”还是郑州的谭副院长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权力的背后,隐藏的秘密和欲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