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型糖尿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高血糖为特征的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通过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代谢手术干预,均可减缓糖尿病前期发展到糖尿病或使已经发生的高血糖逆转并停留在正常水平(2型糖尿病缓解)。

糖尿病缓解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或正常状态。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月后,糖化血红蛋白<6. 5%,即为糖尿病缓解[1]。

那什么样的病人可能达到糖尿病缓解呢糖尿病缓解特指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以及1型糖尿病,目前还无法取得糖尿病的缓解。另外,病程较长、并发症较重、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的患者,也相对难以得到缓解。

医生主要通过“ABCD”四个维度综合评估患者缓解的机率,选择合适的方法。

A(Antibody)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其他胰岛相关抗体阴性。

B(BMI):BMI≥25 kg/m2(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C(C肽):空腹C肽≥1. 1 ng/ml、餐后2小时C肽≥2. 5 ng/ml 时,表明尚存一定的β细胞功能,有糖尿病缓解的基础。

D(Duration):临床证据显示,病程≤5 年的糖尿病患者缓解机率较高。

那么如何达到糖尿病缓解呢?首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健康生活方式不但能够预防糖尿病,同时也是促进超重或肥胖类型糖尿病缓解的有效治疗方法。

对合并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限能量平衡饮食配合运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极低热量膳食、间歇性断食、生酮饮食等,均可促进早期糖尿病缓解,具体可向专业的营养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手段之一和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可直接消耗部分能量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运动可增加肌肉质量并使胰岛素抵抗得到持续性的改善。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血脂、血压、提高愉悦感。饮食与运动并非独立,应互相结合。

BMI≥27 kg/m2 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短暂应用(12~24 周)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作为糖尿病缓解的辅助方法。对于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未有效落实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8~12 周)辅助应用具有显著改善体重的药物,有助于缓解糖尿病,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血糖水平高(糖化血红蛋白≥10%,空腹血糖≥11. 1 mmol/L)并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或出现酮症酸中毒(DKA),需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待高血糖明显改善、DKA 纠正后,由医生重新进行评估,如符合缓解糖尿病的基本条件,可采用改善体重的非胰岛素治疗措施,以促进实现糖尿病的长期缓解。

另外,对于BMI≥32. 5 kg/m2 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药物等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重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性的疾病。目前尚无任何措施通过阶段性干预,可有效终止糖尿病自然病程,保持缓解状态需要持续的干预措施。缓解治疗方案不可能将每一位肥胖或超重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一律停掉,但通过缓解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实施可使更多糖尿病患者重获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提示: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

[1]《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年9月第29卷第9期.

[2]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20): 1524-1526.

内分泌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科由纪立农教授牵头、张晓梅主任带领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组建。科室成立了“慢病管理工作站”,开展集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健康宣教、早期诊断、特色诊疗及长期随访于一体的新型慢病管理模式。科室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垂体、肾上腺、甲状旁腺等多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晓梅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长按识别/预约挂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柴三葆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长按识别/预约挂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肇衡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长按识别/预约挂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心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长按识别/预约挂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秀娟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长按识别/预约挂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玉芳 主治医师

内分泌科

长按识别/预约挂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稿 | 内分泌科 刘玉芳

审阅 | 内分泌科 孙健斌

编辑&责编 | 公共关系部 王闰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