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近期我国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数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比较明显。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迄今发现的能在体外固体培养基(如 SP4 培养基)上生长、不依靠活体细胞而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因其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肺部感染,故被称为肺炎支原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肺炎。

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

肺炎支原体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儿童则是最易感的人群,发病高峰年龄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我国南方发病高峰时段主要是夏秋季节。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3周。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这件事千万不要做!

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非典型微生物。因此,头孢、青霉素这类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抑制细菌的抗菌药物对没有细胞壁的肺炎支原体是无效的。

崇川疾控提醒:别将支原体肺炎当成普通的感冒或流感来治疗,孩子一旦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千万不要擅自购买抗菌药,否则只会耽误病情。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所以专家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来源:南通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