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标题:杨升庵平反及其纪念场所

文/杨银洲

嘉靖三十八年(1559),杨慎病终于云南永昌城西太保山下的报国寺内,后棺柩运回四川新都桂湖老家。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一月,被安葬在新都外西祖茔。可是,他参与的“议大礼”案件依然还是一桩悬案,身份仍然是一个罪卒。因为原先随时想置他于死地的嘉靖皇帝,还在掌控着朝廷的大权,对他照样不肯饶恕。这样,一生耿介正直的杨慎,同样含冤于九泉。

五年后,即嘉靖四十五年(1565)十二月,曾经不可一世而又做贼心虚的嘉靖皇上因病驾崩,次日宫内便颁布了他临死前留下的遗诏,其中写道:“自联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者诸位大臣,存活者一律召用,死难者恤录,见监者开释,官复原职。”

嘉靖驾崩之后,按照大明王朝的祖制,经朝廷内臣元老们商议,由其长子穆宗登基即位,将次年改为隆庆元年(1566)。是年,隆庆皇帝根据嘉靖皇帝的遗诏,正式向朝廷百官和天下百姓颁布诏书:录建言得罪诸臣,通政使樊深等三十三人,由陈赞而下,各除原官者十四人;又第建言者诸臣为三等,戳死者四人,赠荫;谕祭次廷杖死者十三人复职,赠荫;系狱戎边、斥死荒服者凡二十八人,复职,赠官;杨慎复职翰林修撰,赠光禄寺少卿,谥庄介。

数月之后,即隆庆元年五月,隆庆皇帝又下一道诏书,为杨慎父亲杨廷和平反并恢复大学士的官职,赠太子太保,谥文忠。

到了明朝天启年间,天启皇帝根据杨慎对大明王朝的文学贡献,又将他的谥庄介改谥为文宪。

杨慎、杨廷和父子平反昭雪与复职后,新都桂湖老家又逐渐恢复了往昔的热闹场景。为了感怀杨慎父子,并让后世人们永远记住从家乡走出来的状元杨升庵,新都的官员和父老乡亲,将杨氏父子生前居住和活动过的地方加以保护,并加盖了纪念性建筑物,供后世人们祭祀儋仰。

新都桂湖升庵祠:初唐时期,桂湖是一个隶属于县署的驿馆式的官家园林。明正德、嘉靖年前,杨慎在驿馆内沿湖广植桂树,并改名桂湖,时常与夫人黄峨于此赋诗赏景。明隆庆年间,新都官民为纪念状元杨升庵,建盖了一座由三个建筑组合而成的庑殿式建筑升庵祠,内存杨升庵和杨氏一门七进士遗像,并有大量古籍。1996年,“杨升庵祠及桂湖”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府:状元府位于新都城内西街31号附8号,以西50米为西街。状元府为杨慎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修,建筑为双重四合院布局,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后院和前院正房。后院正房面阔三间12米,进深11.4米,高6.2米,台基高1.2米,石柱直径0.3米,歇山顶,抬梁式梁架。后院正房面阔三间13.75米,进深4米,歇山顶,穿斗式梁架。另有左右厢房。新都状元府为研究杨升庵家族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为新都区文物保护单位。

都堂府:位于新都城内猫市巷与桑园街拐角地方,原建于明代,为杨升庵三叔父,明代礼部尚书杨廷仪故宅,故名都堂府。其建筑精美,屋宇宽宏,园林幽静,远近闻名,后成民居杂院。1952年被改建成医院民宅,现已拆除建成商住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榴阁:位于新都城内上升街(原县工商局住地),建于明正德十三年,为杨升庵和才女黄峨婚后居所。阁院由黄峨手植榴树二株,其一株枝叶如游龙,另一株后被狱卒砍伐。杨升庵充军云南后,为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黄峨于此写了大量的诗词,成为继宋代女诗人李清照之后又一位著名女诗人。上升街也因榴阁而得名,成为纪念杨升庵与黄峨的街道。

状元街:此街长约450米,相传明代末年街中立有“状元杨升庵”石碑坊,于清代初期毁损。清光绪九年(1884),新都知县孙培元重建石碑坊,故名。“文革”中状元街改为人民西路,1981年恢复原名。状元街以东的西街有状元府,与西街口相接的上升街有杨升庵和黄峨的故居榴阁,附近西环路口对面的体育中心即为状元坟。

状元坟:位于县城外西区体育中心内,原为杨氏家族祖茔,杨廷和杨升庵叔父均安葬于此。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初六,杨升庵病逝于云南永昌太保山报国寺,嘉清皇帝命云南巡抚游居敬开棺核实验尸后,允准黄峨带家人赶赴永昌扶灵柩回乡,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冬月初八,在新都父老乡亲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之下,将杨升安葬于杨廷和的墓侧。“文革”中杨氏祖茔及状元坟被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状元坟修复。现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娃娃堰:位于新都城北新新街,此地原有河堰水沱,相传为杨升庵孩童时夏天洗澡嬉戏之处。时杨升庵和小伙伴尽兴游泳,偶被出巡县令撞见,恕斥有伤风化,遂令差人将孩童放在岸边的衣裤挂上大树枝丫,孩童无归,惶恐乞还。县令出上联使对,对上方允其请。县令上联云:“千丈高树为衣架”,杨升庵即口答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惊异其才,回嗔作喜而放行。此传说流传至今,故名。

杨慎被平反昭雪并官复原职的消息传到滇云大地后,云南各族民众及他的生前好友们,为了感怀这位视云南为第二故乡,把云南各族儿女当亲人的杨状元,纷纷在他生前活动过的地方建盖祠堂和纪念性建筑物,让后世的人们永远记住他对促进云南文化事业发展的功绩。

状元楼:位于云南省保山城西的太保山麓,是杨慎谪戌到永昌府的常住地方,他的好多著作都是在这里写作而成。杨慎被平反昭雪的当年秋天,永昌府四川会馆的同乡和永昌的有识之士,就将四川会馆内的状元楼改建为杨太史祠,专门作为人们祭祀杨慎的场所。后来,人们为了避免该名称在永昌的混淆,又将杨太史祠复名为状元楼。直到今天,在云南保山城西的太保山麓,人们还能见到一幢叫状元楼的平房。

永昌杨太史祠:原名为杨状元断气处,是杨慎在永昌病逝和停放遗体的场所,其旧地在今云南保山城西太保山下的报国寺左侧(北边),今已不存。隆庆初年,永昌民众把杨慎在永昌病逝的地点建为祠堂,取名为杨状元断气处,专门作为广大民众祭拜杨慎的主要场所,若干年后,有人觉得这一名称太俗气,遂改名为永昌杨太史祠。

一鉴楼:又名杨公祠,其旧址在今云南保山城西南易乐池西侧的龙泉寺东边,今已不存。隆庆初年,永昌乡绅耆老将原先的一鉴楼改名为杨公祠,楼内供奉杨慎和号称滇云诗仙张含的遗像,供人们祭祀瞻仰。相传,杨慎谪戌永昌期间,经常跟张含一起到该楼赏景和吟诗作对,曾经在永昌流传了数百年的“李打鲤李落鲤入岩;风吹蜂风息蜂飞去”和“屋屋点灯诸葛(格)亮;层层燃烛美(每)孔明”这两副名联,就是两人在此所对而成,故人们将这里改为杨公祠以示纪念。

永昌高峣广心楼:又名宏恩寺,此处是杨慎被贬到永昌期间的另一个居住之所。他的好多著作是在这里写作而成的。其位于云南保山城内高峣村西侧,今还有寺。相传,此处是杨慎谪戌永昌期间和张含一起建造的景观,并在此居住过。杨慎病逝后的隆庆年间,永昌民众为了感念杨慎对永昌文化事业发展的宏大之恩,将原先的广心楼改建为寺庙,取名宏恩寺。寺内原先有杨慎遗像与《病宿广心楼志威》诗手稿,后寺庙几经修建被毁。如今,这里宏恩寺仍存,只是好多人不知此处曾是杨状元在永昌的居住地。

明诗台:其旧址在今云南省保山城内上巷街一带,今已不存。相传,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5),张含在永昌城去世后,张家后人为了纪念杨慎和张含两位前辈故人,将两人生前经常吟诗作对的明诗台予以保留,作为祭祀两位先辈的场所。这里原有杨慎、张含二人的塑像,以及杨慎题写的“明诗台”匾一块,还保存有杨慎《宝井谣》和张含的《宝石谣》等手稿真迹。这是明朝户部右待郎张志淳所建的藏书楼,杨慎谪戌永昌期间,常到这里借书和查阅资料的地方,也是他经常跟张含聚会吟诗的地方。

铁楼:又名看山楼,是张含的藏书楼,其旧址在今云南保山城上巷街一带,今已不存。相传,杨慎谪戌永昌期间,张含为丽江土司木恕卿作《雪山丈夫表》后,木氏以重资酬谢,张含使用这些银两建盖藏书楼,竣工后,请杨慎为楼题名。杨慎弄清张含建楼银两来历后,便题写“铁楼”二字,以此调侃张含贪图夷金。当杨慎、张含二人去世后,张家后人将此楼保留下来,作为对两位先辈的纪念。

永昌二芳亭:原名张家花园,其旧址在今云南保山城内上巷街工人文化宫一带,今已不存。杨慎谪戌永昌期间,经常和张含一起在此赏花与吟诗作对。二人去世后,张家后人将此作为对两位先辈的纪念地。这里原先有杨慎手书的《征人早行图》诗在墙上,后被毁。

蒲缥杨升庵祠:原名三官殿,其旧址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今已不存。杨慎在永昌病逝后的隆庆年间,当时世居蒲缥的蒲人和缥人,为了纪念杨慎这位汉文化的传播者,将原先的三官殿改为杨升庵祠,祠内原供有杨慎骑象戴花的遗像。

博南山升庵祠:原名杨状元歇气处,现仍有遗址可寻,在今云南大理州永平县博南山之巅。相传,杨慎谪戌永昌期间,每次经过博南山时都要在此歇脚休息,当时的人们称这里为杨状元歇气处。杨慎去世后,人们在此建盖一座祠堂,供民众祭拜杨慎,祠堂就叫博南山升庵祠。

写韵楼:其旧址在云南大理城西南荡山(又名班山)感通寺内,今已不存。杨慎谪戌永昌期间,应好友李元阳之遐游大理景观,多次游览荡山,并在此楼住四十多天写成多部古韵学著作。隆庆年间,大理民众为纪念杨慎这名状元郎,将此楼改名为“写韵楼”。

碧峣精舍:位于云南昆明高峣,原为杨慎挚友毛玉的祖业。杨慎谪戌永昌期间,此处居住着毛玉遗孤一家,后杨慎得到四川巡抚资助,大此建盖“碧峣精舍”别业。明万历年间,官员们开始在此建杨太史祠,后经历代多次重建。杨慎谪戌云南期间,这里是他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好多著作在此写作而成。

遥岑楼:又名魁阁,位于云南安宁城东的洛阳山法华寺内,是杨慎在云南的寓居地之一。隆庆年间,当地民众为纪念杨慎,将此楼改为魁阁,后复名为遥岑楼。

状元馆:其旧址在今云南开远市区,今已不在。杨慎谪戌永昌期间,阿迷(今开远)州好友王廷表及其父王颖斌为他建盖的住宅,取名为“状元馆”。隆庆年间,当地民众将其辟为杨慎的纪念馆,馆内原有杨慎及“状元八友”的塑像。

建水杨太史祠:其旧址在今云南建水城内,今已不存。杨慎谪戌永昌期间,到临安府(今建水)讲学时,经常跟王廷表一起到好友叶瑞家赋诗作对。叶瑞、王廷表、杨慎去世后的隆庆年间,叶瑞的后人为纪念前辈故人,就在叶氏宗祠内建杨太史祠,并在祠内塑上叶瑞、杨慎、王廷表三人遗像,供当地民众祭祀。

建水太史楼和太史巷:两者都在建水城内,是杨慎谪戌永昌期间到临安府讲学时讲课和居住的地方。隆庆年间,当地民众为了纪念博学多才的杨状元,把他生前讲学的学府楼改名为“太史楼”,将他跟新喻周氏结婚租房而居的学府巷改名为“太史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都杨升庵故居——状元府】

(文章作者:杨银州 文献资料提供:冯文江 图文编辑:眉州唐驳虎 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