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的慈利

文·罗显庆

夏商周,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三个朝代的简称。

1、夏时慈利仍属“三苗之域”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延续近五百年,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

三苗是炎帝缙云氏之后,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也有了“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籍记载三苗的主要首领为

兜。上图为三苗图腾。

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此次三苗受到了重创,但夏部族还是末占领三苗之域。

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迟到而被禹所处死。古文献中亦记载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约多少,可见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逝。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拥戴,反而拥戴禹的儿子启。这之后便正式有了夏朝。

夏朝地域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慈利此时为三苗域,所以夏朝时的慈利仍然属南蛮“三苗之域”。

2、商时慈利属庸国

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庸国历史悠久,关于庸的起源,古往今来众说纷纭,一是“容成氏”说;二是“祝融”说,对于庸究竟是从容成氏而来,还是由祝融氏而来?祝融是为远古三皇之一的祝融氏,还是帝喾之臣重黎或吴回?史学界一时谁也难以说清。从诸多文献看,庸的起源由祝融氏而来较为宜,即庸人、楚人、巴人、蜀人、秦人,同属于帝颛顼苗裔的分支。但不管庸的始祖是谁,有一点是无可质疑的,即庸的起源应在夏时或更早,也有可能与楚、巴起源于同一个时代。

庸作为国名,最早出现在《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由此可见,庸国是当时武王讨伐商纣联军的主要部分,排在蜀,羌等国家的前面。

所以说,庸国在商时就已经成了较为统一、相对稳定、中间无间断的国家。

庸国在商朝时期,是群蛮之首,湖南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归集在庸国的麾下,这与庸国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实力和威望是分不开的。故商朝时期慈利属古庸国。

3、周时慈利仍属庸国,但周晚期属楚国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周时分封制度是严格的,非伯者不能称其为诸侯。《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仪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其他诸侯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给其封号,“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庸为伯爵,说明其地位很高,也充分证明庸国的强盛。

到了东周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庸国称雄于楚、巴、秦之间,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

最后的庸楚之战,楚国联合巴、秦两国灭掉庸国。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饿死不少百姓,楚庄王在韬光养晦“三年不鸣、不飞”。楚之四邻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庸国国君遂起兵东进,并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楚国危在旦夕。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为三国所灭,楚王实现了“一鸣惊人”的壮志。

楚国联合巴、秦两国灭掉庸国。

庸国被灭后,楚国与秦国又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夺战,庸国版图一度出现了“朝秦暮楚”的格局,但最终庸国版图归属楚国。

楚国拥有庸国版图后,设置了迁陵、酉阳及白邑等县,白县便成了慈利县历史上首个县名,县治在白公城(隆庆《岳州府志》、同治《慈利县志》有载)。

4、白县及白公城的由来

关于白县及白公城的由来,众多的史籍书有不同的记载,其焦点在白公是白公胜还是白善之上。

白公胜(前526-前479年,又一说生于公元前533年)春秋末期楚国大夫,楚太子建之子,楚平王嫡孙。楚太子建携家出逃至郑国。不久,其父为郑人所杀,又由郑国逃奔到吴国。楚惠王二年(前487年),楚令尹子西召胜回国。封在白地(今河南息县东),号白公。欲伐郑报仇而未能,遂恨楚之君臣,暗中积极争取民众,准备夺权。前479年六月,吴国攻打楚慎邑(今安徽颖上北),白公胜率军在慎邑击败来犯的吴军,缴获大批军械辎重。同年7月,以献战利品为名,带兵入郢,杀楚国大臣子西、子期,劫走楚惠王,史称“白公之乱”,欲立子闾为楚王,子闾不肯接受王位,被杀。随后,楚国大臣公子高(沈诸梁,又称叶公)闻白公胜作乱,率方城外之军前来镇圧。由都城北门而入,率军打败白公胜,白公胜逃到山中,诈称自缢而死。石乞被俘,拒绝告知白公胜尸体所在,被烹死。白公胜弟王孙燕也逃奔至吴国。

白善,湖南澧阳人,是春秋时期任楚将军,楚白公胜的族人。楚惠王初即位,白公胜密谋叛乱,一面筑城练兵,联络白善同反。白善知悉白公胜图谋后,说:“跟随族主扰乱国家是对国君不忠,违背族主揭露他的阴谋是对宗族不仁。”于是辞职离去,不参与叛乱,回到家乡澧阳,筑圃灌园,种植药草为生。当地百姓称的园圃为“白善将军药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善

从众多史籍书看,白公胜没有主政过当时长江以南的楚域。但对白善主政长江以南有记载,且白善春秋时期在邵阳也建了一个白公城。

从字面上看,白公胜又称白公,似乎应是白公城之主。但楚国时国君称王,其县大夫亦称公。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初主政县的称县大夫。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设郡,郡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到了秦延续县制,只是将县与郡作了位置变更,改为郡管县的“郡县制”。据此,白善主政白县是春秋时期,为县大夫,自然可称白公。

综上,我们得知,楚国与秦国在长达百年的庸国版图争夺战中,楚将军白善作战有功,楚王将封地命名为白县,由白善主政,县治称为“白公城”。“白公城”为慈利城之鼻祖。

5、夏商周时期的慈利文明

三苗文明:三苗,驩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中国传说中黄帝至禹尚时代的古部落名 。又叫“有苗”。在长江以南。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打败三苗。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从此三苗在历史记载中消失。此后,史籍中不再有三苗的记载。但三苗部落仍然存在。

由于受“正统史观”偏见的制约,古代文人往往将三苗视为“叛逆”加以否定,并且将三苗文化业绩予以贬斥抹杀。事实上,三苗文化和华夏、东夷等地区文化形成过鼎足之势,并且为冶炼中华古代文化的“合金”作出了伟大贡献。它作为南方湖川山海文化的代表,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在不少领域显示出先进性,因而取得不少比黄土高原文化更为辉煌的成就。
三苗是南方稻文化的首创者。考古学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水稻栽培最主要的发源地。1979年湖南省文物普查时,在澧县(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从零阳即今慈利县划出)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城头山遗址,先后出土有古城遗址、氏族墓葬、大型祭坛、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等大批珍贵文物。它表明远在五千多年以前,水稻耕作生活已在赣鄱区域普及开来。在甲骨文里,“苗”字就它的古义而言,专指在水田萌发和生长的禾苗;又恰是“三苗”之象;“三”是约数,泛指以水稻耕作为特征的南方部族,从这个意义看,我们似乎可以把“三苗”称作“百苗”。因此,三苗之称“苗”,以及三苗酋长自称“有苗氏”,都和他们最早发明水稻种植有关。

城头山遗址。

三苗稻文化蕴藏着强大的连锁反应能量。农副业生产的兴盛,相应地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业(如制陶、刳舟、纺织、建筑、冶铜、兵器制作)的长足发展。《禹贡》、《山海经》所述三苗地域物产之丰富,便是一个例证。社会生产力的发达、剩余产品的增多,又相应地促进了社会分化的加速、商品交换的频繁和城市的兴起。现已淹入鄱阳湖的都昌城头山一带,就曾经是经济和文化繁荣的著名古城。生产活动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交往的广大,加上奇险多姿的湖川山泽,为三苗陶冶出重自然、多巧慧、敢拼搏、能进取和善造化的特性。凭借众多优势,三苗在宗教、哲学、天文历法、工艺技术等领域,无不崭露头角、大有建树,并且在走向文明社会的历史大潮中跃居领先地位。

三苗还是中华陶文化、青铜文化的开山祖。慈利出土故的那个时代的陶片及青铜器,以及安乡(东汉建武16年从零阳即今慈利县划出)汤家岗遗址出土的陶片及陶炉就是有力的证据。烧制陶器改变了自然物体的化学性质,是原始矿冶的萌芽,也是冶铜技术的启蒙先生。三苗地区铜矿储量位居全国、乃至亚洲之冠。三苗掌握着发达的制陶技术,又占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完全有条件率先发明冶钢技术。在古书记载中,南方是公认的冶铜人才密集区,他们又大都和三苗有密切的关系。蚩尤是无可争议的冶铜以及铜兵器的发明者。神话把他描绘成“铜头啖石”的怪物,这不过是对他以炉吞食矿石而冶铜以及披戴金属盔甲的隐喻。“苗民”之父驩兜,是鼓风机的发明者,而它是冶铜不可忽缺的工具,也是未来蒸汽机的原始胚芽。从古书记载看,舜和禹对三苗的战争,是一场争夺铜锡资源之战,这场战争的主战场。1988年,在三苗地赣北瑞昌发掘出的商代铜矿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的铜矿遗存,其采矿技术和选矿方法以及机械装置之先进,已令举世所骇异。
铜矿开采和冶铸,曾经是社会科技工艺先进水平的综合反映。青铜文化的昌盛发达,也曾经是一个时代文化中心的显著标志。这就使三苗文化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也让黄土高原是中华文化中心、而江南是蛮荒之地的传统观点,第一次真正遇到严峻的挑战。

庸楚文化

庸国灭亡了,一个久远的名词,从此湮灭于历史的烟海。但它曾经的农业大国、铸造大国、诗歌大国、建筑大国的文明史却永远不可磨灭。

三苗溶入古庸国后,庸国的制陶、治炼和建筑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庸人”二字的变化上,就可以得出。古庸国人是很早掌握著先进的冶炼技术的人,庸国是铸钟大国,因此庸人又被称为“镛人”,商周时期许多鼎器都是庸人的杰作。庸归楚后制陶、治炼和建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78年9月到1981年1月,省、县文物部门对“慈利县治西十里”地名叫官地的三座战国前古墓进行了挖掘。这三座古墓出土了铜鼎、勺、剑、戈、戟、矛、铎等金属器数十件;鼎、敦、壶、豆、盘、罐、 壶等陶器数十件;镇墓兽、漆鞘、剑椟、木壁、竹席等竹木漆器十多件。2002年12月至2003年9月,省考古研究所和慈利文管所对常张高速公路慈利易家凸、齐龙岗、樟树凸、牛头凸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等不同材料或质地的文物2000余件。战国墓随葬器物包含鼎、敦、壶;鼎、敦、壶、豆。鼎、豆等不同组合方式;流行以兵器随葬,常常长短兵器与远程兵器一墓共存。这些足以证明早在战国前慈利人就已熟练地掌握了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

慈利出土的战国兵器。

因庸人善於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周朝时周人就曾请庸人在洛邑建造都城,竹山桥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三千余年风雨侵触,仍然屹立不倒,这足以证明庸人的建筑技术的高超。

慈利境内有文字记载的城池,除县治白公城、零阳城和太坪故明县城外,还有明英宗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及《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白抵城(廖城)、石柱城、蛮王城,此三城建于何时没有准确的时间记载,但从其建筑位置、风格看,除石柱城位置失考外其他两城与庸国建在竹山的方城如出一辙:同建山顶,同为土夯城墙,面积“广十里余”。有专家推断,因慈境邻楚国,楚国当时是庸国的最大敌人,为防范楚入侵庸国构筑了白抵城、石柱城和蛮王城,此三城为战略要城。

庸国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其立国时间长且稳定,长期以来庸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婚姻文化、语言文化、娱乐文化、巫文化等。目前,慈利遗存的庸风最为明显的有以下几点。

丧葬风俗“悬棺丧”是庸人最独特的丧葬风俗,“悬棺丧”又称为“岩葬”、“僰人棺”。古庸国人在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湮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消灭。近年来,考古学者在慈利境内的洞溪乡大浒树、龙潭河镇的潘坪、溪口的杜坪村、甘堰乡的野牛铺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悬棺丧”群。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解释庸国立国千年,为何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团。

绕棺,是庸国丧葬文化的另一个独特之处。“绕棺”古庸人又称“打夜锣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锣鼓一般有两人或三人,一人击鼓,一人提锣,死者亲属随道士围着灵柩慢慢舞步,边走边唱,一应一对,或后随一人跟唱。流行于江汉中西部地区民间的绕棺歌词唱本《黑暗传》。被称为古庸国人世代文化延续的结晶。

茶风漆艺史书中记载“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庸人是最早饮茶的先民。从适合茶树的地理环境而言,慈利的茶树应该在“神农尝百草”时就已存在,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利用茶叶,嘉庆《重修慈利县志》有:“茶一名荈,古无茶。自秦取蜀乃知茗饮,唐陆羽著《茶经》,而天下益讲烹茗,慈地家园亦种茶,以出西连地方者为上。”的记载。目前,慈利三合口一带的“甑茶杀青”就是庸人留存下来的独特制茶工艺,由此可以断言:慈境的茶马古道是中国最早的茶马古道之一。

古庸国又是最早发展种植漆树和使用漆艺的囯家。从慈利官地和骑龙岗古墓群出土的距今近3000年光泽如新汲漆制随葬品看,当时慈利人对漆的运用已炉火纯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利出土的漆制随葬品。

古老的棋艺博弈游戏古庸国人追求生活的艺术,注重娱乐。史料记载庸国是尧统治时期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发明了围棋博弈游戏,史称“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围棋是由我们现今民间常用的“打三棋”发展演变而来的。

隐逸文化灭国之后,庸人就开始了悲壮的迁徙,他们的迁徙路线没有多少选择,只有向南沿着武陵山脉过峡江,进入到清江、酉水、澧水流城,而这些地域,正是现下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

庸人在逃亡的迁徙中,与慈利原住民和谐共处,并在慈利开发了许多为避秦之乱的遗世仙境,隐逸文化成为这一时期慈文化的特质。历朝历代,这一隐逸文化吸引着更多的先贤往哲在此归隐。

注:此文为考证文,刋发时有大量删减。

图文作者 罗显庆 审发 常小靠 李书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