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试图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便会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曾写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深深地影响了我,从小到大。

自古国之大事便由文臣武将们铁肩扛起,个中辛酸,几人能懂? 一般人也少有这样的铮铮铁骨和铁血丹心,而文天祥便是其中不凡当中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原诗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解读

从科举考试开始,便遭遇了(人世间的)千辛万苦。战争中已度过了四年寂寥失落的日子。

国家破碎得像风中飘着的柳絮,我的人生像是一叶浮萍被风吹雨打得起起伏伏。

在惶恐滩前说起了(以前兵败撤军时的)惊慌失措,在伶仃洋里感慨(现在)孤苦伶仃。

自古谁人能避免死亡?(我选择)留下一片赤胆忠心,光照青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品鉴

这首诗写于公元1279年,时年文天祥42岁,是他被元军拘于船上时所写。

文天祥,曾用名文云孙,公元1236年出生于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祖籍四川成都,虽移居江西,但一生未改“川军本色”。

公元1255年,19岁的文云孙在白鹭洲书院读书,山长(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也称掌教)欧阳守道颇为看中文天祥的才华,后将自己的养女欧阳氏许配给了文天祥,此为后话。

公元1256年,20岁的文云孙参加科举考试,宋理宗对他的论策颇为满意,钦点他为进士第一。于是,文云孙以此为“天降祥瑞”便改名叫“天祥,改字为“宋瑞”。然,就在文天祥高中状元的次日,其父文仪病重。三日后便客逝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都城),年仅41岁。

公元1278年,对年已42岁的文天祥而言是生死未卜的,对南宋而言是致命的。宋端宗去世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等人拥立赵昺(bǐng)为帝,并逃往崖山驻守。(此处省略一千多字)

文天祥被押送到潮州后,元朝大将张弘范多次要求文天祥给在崖山之战中逃走的张世杰写招降信,文天祥被逼无奈,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过零丁洋》,以诗明志!

张弘范看到这首诗后,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北上。而这首诗据说被张弘范私藏并传为家宝。

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英勇就义,时年46岁。

了解了文天祥的一生遭遇,再读这首《过零丁洋》,心情颇为沉重!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这两句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从我入仕开始,二十年来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如今在抗元斗争中已经度过了四年寂寥失落的日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讲了国家和自己的处境。南宋的江山已经像风中的柳絮般破碎不堪。而我的人生像一叶浮萍,不由自主,任凭风吹雨打,起起伏伏。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讲当下,眼前的景象。用“惶恐、零丁”首尾照应,增强了整句诗乃至整首诗的悲凉气氛。走到惶恐滩,想起了当年兵败时的惊恐,如今船行这伶仃洋里,可叹我孤苦伶仃(父母已逝,妻子儿女死的死,被俘的被俘,只剩我一人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末两句为画龙点睛之笔,表明决心,誓死不降。人,生来就难免一死,但我觉得要死得其所。所以,我选择留下一片赤胆忠心,光照青史。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被俘的战船中,看着伶仃洋,视死如归时写下的诗。是他以诗明志的反抗!也是他对自己最后的忠告!对所有爱国志士的最后勉励!

在保家卫国的抗元战争中,他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屡败屡战,锲而不舍。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拒不降,浩气长存!

文天祥是继岳飞之后,又一位可亲可敬的民族英雄!其事迹可歌可泣,其精神光耀千秋!其气节感天动地!值得后世顶礼膜拜!!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原文四千多字,为方便阅读,此处精简至一千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