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上海发布《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在纳入榜单评估的中国内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省会郑州继续稳居前十,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赋能创造,数字郑州提速

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与伏羲智库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资源数字化配置指数研究报告》指出,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手段,有利破解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与财政增收难题。

建设“数字郑州”是数字时代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今年4月10日,“数字郑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全市上下坚持“三标”引领,对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框架,努力把郑州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数港”,推动“数字郑州”建设整体跃升。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加快构建“一局、四网、五中心、一院、一集团、一联盟”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体系。同时主动抢抓数字化重大机遇,以城市大脑建设为牵引,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城市大脑”项目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点领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夯实优化数字基础设施

1.统筹建设“一朵云”,建成8.98万核计算能力和39.4PB存储规模的政务云平台,承载了44个市级政务部门、16个区县(市)的216个智慧政务类及民生服务类应用。

2.着力建设“一张网”,形成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内网、办公资源网的一张网体系。建成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贯通省市县三级、59个市级部门,数据归集量达1233.72亿条,数据交换量1835.12亿条。

3.依托城市大脑基础底座,建设“人、地、物、事、情、组织”六要素数据库,依托统一基础地理信息(GIS)平台,形成全市统一、多方共享、动态更新、精准识别的网格化电子地图。

4.开发建设“郑好办”市民端、“郑政钉”网格端、城运中心大屏端“三端协同”网格化运行管理平台,发布上线人户核查、网格疫情防控、基层社区防汛等应用场景。

二、完善城市大脑特色应用场景

1.智慧停车:平台接入停车泊位43.66万个,实现车场推荐、余位查询、停车诱导、路内泊位无感支付、先离场后付费、统一电子发票等功能。

2.智慧医疗:汇聚937万人健康档案,实现病例互认,支持疫苗接种预约、查询。“120智慧生命通道”打通了急救车和院前信息,实现“上车即入院”,极大缩短了急救时间,提升了急救效率。

3.智慧文旅:推出数字“码”上游,覆盖郑州市71个景区,语音导航景区53个,实现重点景区全覆盖,结合互联网数据对全市22个4A及以上景区进行数字化监管。

4.智慧环保:接入660个监测点数据、21213个污染源数据,956家企业实现三网融合,接入1868家企业污染源监控视频,建立3253家重点企业污染源智能档案,实现“一企一档”。

5.智慧市监:电梯智慧救援系统已覆盖全市12万台电梯,实现对8000多部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管。

三、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以“1+1+1+N”为工作总抓手,即做好一套总体设计,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布局一个创新中心(DBD),落地包括数据金库、数据要素加工交易中心、数据要素改革研究院在内的N个具体项目,充分发挥大型央企的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带动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在郑州市集聚发展。

截至目前,总体设计方案初稿基本完成,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筹)与郑州数智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已完成签约,数据创新中心(DBD)已落户郑东新区智慧岛(创智天地)。

重点围绕“物流、医疗、金融”三大领域规划梳理18个应用场景,相关数据采购需求超5亿元。其中,金融场景(农商行信用贷),已完成首批19个数据元件设计和试生产,具备“首单”签约条件(5000万)。物流场景完成“无车承运”数据治理空间规划设计。医疗场景完成“护加家”护士上门服务场景设计。

蓝图绘就卷已开,江海乘风启新程。郑州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运营管理平台获评工信部“2022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获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综合改革“最佳范例城市奖”……这一系列成绩正在汇聚成“数字郑州”加速发展的“智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郑州市将全面提升“数字郑州”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全力培育数字产业生态、打造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优化城市治理体系。实现“数字郑州”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全国领先,数字技术叠加效应、倍增效应、溢出效应全面释放,努力将郑州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数字标杆城市。

加大“双招双引”,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如意郑东,水域靓城。作为展示河南省郑州市改革开放最靓丽的窗口和名片,郑东新区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发展,建成区面积近120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130万人,50%的核心区绿化率和遍布全区的生态水网,构筑了绿荫环绕、公园密布、鸟语花香、水城相依的靓丽城市环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城市建设、天地之中的区位优势,使得郑东新区成为各类企业和人才逐鹿中原、投资郑州的首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郑东新区坚持与省科学院深入融合发展,把重大产业项目引进作为生命线,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支撑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依托区位、环境、产业和人才基础优势,围绕主导产业,统筹各方招商力量,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推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质效双升。

今年五一假期,因为2023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郑州大奖赛的举行,郑东新区迅速成为全国热门的网红打卡地。郑东新区围绕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的精心筹备,积极对接联系观赛企业、重要嘉宾,深入开展“赛事搭台、经济唱戏”,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同步举行了中原科技城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签约引进24个重点项目,涉及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元宇宙、智能制造、金融保险等产业方向,计划投资总额达11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原科技城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

2023年以来,郑东新区已累计签约重点项目102个,签约总额超过800亿元,累计招引数字经济领军项目379个,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300余名,并吸引带动20000余名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进一步为郑东新区插上科技的翅膀,努力实现新的飞跃。

前行五八科创园(郑东)落户于郑东新区龙子湖,项目通过引入前行科创产业发展理念,依托前行产业云脑、前行超级孵化器、前行招商飞虎队等“八大产业服务矩阵”,充分发挥全国40多座城市数十座产业园的资源优势,招引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5G技术及应用等重点企业和人才,打造集总部经济、空间配套、孵化培育、产教融合、人才输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前行科创-“招商飞虎队”聚焦政企协同产业招商,锚定行业头部企业、上市企业、产业链关键企业以及高成长性企业,至今已招引了奥谱天成、天鹅到家、快狗打车、滴滴青桔、英泰奇(香港)、傲英创视、云里物里、三晶集团等数十家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与项目在多座城市落地投产,将帮助园区为郑东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推动郑东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前行五八科创园(郑东)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的整体思路,围绕园区产业定位,进一步搭建好创业孵化体系,通过区政府、集团平台和自主招商等渠道对接项目资源,积极导入更多优质企业、高新人才和技术,辐射带动区域数字产品、数字化装备制造等数字经济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为郑东新区及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创造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