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华贯路小学)换校长的事,本来不想再管了。

我就这么点能力,微末之光,照不多远。该说的也说了,该担的风险也担了,稿子被删的也差不多了。

没想到2021年夏天,和我们一起战斗过的一个兄弟,他家老二也去了这里。下午跟我说,开放日新校长的表现,和华东路小学相比,差强人意,不在一个层级。问我应该怎样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话实说,华贯路小学的事,很难办:

第一,除非有回天之力,苏永周校长调不回来了。

周日写的文章删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到确切消息,齐鲁名校长苏永周,不是高新区引入的人才。那是城阳区以5年100万的生活补贴引入的,一开始还在城阳一所学校做过书记。因为高新区华贯路小学缺人,才调派到这里。

这一重要信息的缺失,造成的信息不对等,会让家长们维护说法时陷入被动。

另外,苏校长已在城阳四中入职。除非是有区市主要人员指示,基本没有再次调拨回来的希望。

第二,换掉新来的校长,换成同一级别,不容易。

退而求其次,不接纳新校长,要换同样级别,或者至少是青岛市的名校长呢?

毕竟这两天家长们的不满意,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体验日,新校长没做什么准备,讲得比较一般;另外就是,一些家长并不知情的前提下,就被代表了学校的甲醛检测。

如果能达成,的确是好事儿。至少现在来看,一部分家长没有建立起对其的信任。如果能争取换新校长,以及以后增派优质教师前来,大概是大家要求的最佳结果了。

关键是,家长们能接受吗?教育部门还能调出更好的校长吗?

第三,高新区教育部门重新独立,是后来的事儿。

我经常帮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发声。根据成功的经验来看,一个是你要有对方程序或者逻辑上的严重失误。另外,要想达到目标,要提出主管部门能够走得通的路。文典路学校新校延期使用,就是因为能够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现在来看,教育部门的主要失误,是没有提前告知家长,家长们冲着齐鲁名校长来了之后,又把他调走的。与此同时,校长的调离,确实没有明确的文件要求必须进行公示。

至于有些人说高新区教育部门独立,重新成立教体局,或者授予区级教育权限,那是要上会讨论的事儿。远水救不了近火。

事儿挺难的。需要有目标一致的家长,有公心和有时间的组织者,有依据、最好有程序或者法律上的依据,乃至于找到其他区域处理类似情况的案例。

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可能没有啥帮助,只是说了点实话。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