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青岛报道通讯员肖玲玲

一直以来,康复大学建设的每一步都牵引着人们的目光。2024年6月22日,康复大学正式揭牌,这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和青岛市共同支持建设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正式落地青岛高新区。根据康复大学发展定位,这所大学将填补国内康复教育体系的空白,为全国培养专业型医疗康复人才提供规范化的平台,承载着为我国残疾人士、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优质康复医疗的历史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青岛高新区正积极布局康复产业,围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这一核心产业,依托康复大学,青岛高新区正加快培育以康养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湾”。

康复产业孵化器已引进50余个项目

围绕康复大学,青岛高新区打造了青岛首家康复领域专业孵化载体——康复产业孵化器。该孵化器持续引进海内外高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打造产业集群。

“我们是山东省第一家以3D打印方式做辅具智能化研究的企业,研制的康复辅具满足了患者定制化、功能化、美观化、环保化四个方面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感,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青岛形康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敬新说。作为康复产业孵化器重点引进企业,形康三维专注于医疗康复领域3D打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拥有高精度多材料的3D打印设备、模块化人体部位三维建模设计软件、多用途3D打印专用材料、自动全方位人体肢体扫描测量设备等多项核心技术,为推动康复辅具产业的发展注入动能。

深耕细胞基因治疗技术领域,位于康复产业孵化器的青岛安融生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资源转化服务平台。依托该平台,安融生物正在开发组织工程材料与干细胞结合治疗骨关节炎产品、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症产品。其中,治疗骨关节炎产品目前已完成动物有效性实验,正在推进第三方安全性评价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可申报新药临床试验。

据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康复产业孵化器负责人滕云枫介绍,截至目前,康复产业孵化器共引进科技创业项目50余个,“其中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6个,高校创业项目10余个,从外地引进的健新医疗、源生生物等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项目落地。”孵化器入选第一批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并获批山东省首批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单位。未来三至五年,将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康复专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康复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聚集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近千家

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生物”)总经理张美荣告诉记者,华夏生物已和康复大学、海尔生物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启动中国人源性组织库合作组织(CATB)示范库项目的建设,“我们希望在国内建设一个标准化、数智化的人源性组织库体系,推动人源性材料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衔接。”她表示,项目的落地,可作为区域内相关生物医药产业及科研院所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创新动力。

据悉,位于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内立菲医疗器械创新园的华夏生物,主打再生医学脱细胞羊膜新材料。据介绍,羊膜是子宫内包裹婴儿的一层薄膜,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被作为外科皮肤移植材料使用,应用范围覆盖创面修复、烧伤整形、眼科等诸多领域。在医用生物材料的研发领域,具备“促进细胞粘附、迁移的功能”是生物再生材料区别于其他材料的核心特征,生物相容性也是衡量材料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羊膜材料正是兼具了以上两项重要特质。”华夏生物总经理张美荣说,羊膜本身具有天然的优于其他异种或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完全脱细胞后的三维胶原支架结构有利于自体细胞黏附及生长,进而诱导原位组织的重建和再生。目前,华夏生物已有两款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分别在医美和骨科两个细分领域布局。

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核心产业发展,2023年4月份,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在青岛高新区揭牌,产业园总占地4630亩,分为医药器械片区和康复医疗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创新药和罕见病药物、医疗器械领域的体外诊断和先进治疗设备以及康复医疗。目前,产业园已集聚康复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等院所平台,新引进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国药科技城及智造园、海尔大健康高端医疗装备总部和威高集团数字低碳总部等项目,聚集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相关企业近1000家。

将科研技术等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

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青岛高新区正加速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其中,青岛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正加紧建设,将紧密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以科研和医疗康养为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集科研、医疗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专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倾力打造集研发、孵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专业科技园区,构建了“1+6+N”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已成功吸引超过百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孵化出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获批了3个1.1类创新药物,并拥有300余项申请及授权专利,成为生物科技成果的前沿转移转化基地、生物医药卓越人才的栖息地以及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

与此同时,青岛高新区还出台了《关于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医疗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鼓励医疗器械、新药研发,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化等。其中,在鼓励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单个企业市区两级每年资助最高可达2500万元。

康复大学的正式设立,必将为青岛高新区提供更多新的发展动能。据悉,康复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今年将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南5个省份招收首届本科生。首批招生专业为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其中,山东省计划招生226人,河南省计划招生28人,河北省计划招生20人,江苏省计划招生14人,湖南省计划招生12人。

紧紧抓住康复大学建设发展这一重要机遇,青岛高新区将努力把康复大学的科研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等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加快培育以康养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