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题

杭州一名小学生吐槽食堂饭菜难吃被校方“教育”的事情这两天比较热闹,其实这件事是去年发生的,只不过前几天这名学生发文称校方宣布:已与学生及家长充分沟通,对方对学校的处理表示认可。

综合环球网、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可知: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的一名六年级学生陆续发布了8条与吐槽学校食堂相关的视频,该学校办公室负责人倪老师表示,由于该同学的网络活动频繁,隔几天就会更新一个视频,学校担心这可能影响他的学习时间和成绩,教导处多次与其沟通,建议他减少网络活动,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倪老师提到,2023年11月该同学反映食堂问题后,学校后勤部门第一时间介入。针对反映的食堂问题,倪老师表示,该同学的某些意见可能基于个人偏好,不喜欢某些食物,说法大多无法证实。

从该同学持续发表视频来看,显然对校方的回应并不满意,综合网络新闻可知,这名小学六年级的韩同学在吐槽学校饭菜难吃之后,遭遇了父亲被约谈,学生所在班级被集体处分等事情,网络上也流出了大量视频,其中有父亲要求他删除视频的父子对话,也有该生讲述自己在学校吃到苍蝇和未煮熟的土豆的内容,为了防止被“非原创”,我不上传视频了,上传部份截图,然后做个串讲,最后一张截图左下角有该视频所在账号“正报传媒”(南昌广播电视台官方微视频账号)的名称,大家自己搜就可以看到原视频,这个视频大意就是韩同学的父亲被自己单位的领导叫去训话,要求他回家做儿子的工作删除视频,父亲说“以后不要发这种东西”,儿子先问领导说什么了,接着问领导有没有要辞掉自己的父亲,父亲回答领导跟他关系还不错,没说要辞退自己,但是让儿子不要发视频了,随后父子二人发生争执,儿子说“不利的事情也要有人去做”,父亲生气地说不是你这个年龄该做的,儿子说自己要死扛到底,最后老父亲无奈地说了一句:那这个手机我收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要求儿子删除视频的做法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从留言区来看,多数人支持儿子的做法但更支持父亲的做法,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也基本上都是当父亲的人,他们非常清楚儿子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麻烦,比如毕业证能不能顺利拿到手就是个很棘手的事情,而且这样一来,将来升学哪个学校还敢要他?当下这种时局,人才不人才的不重要,听话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看该同学的很多发言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勇敢、正直、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的难得的孩子,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能接纳他这种做法吗?显然不可能!

不仅接纳不了,肯定还得削他——老师将他叫到教导处训斥,说这是抹黑学校,是否认食堂阿姨的辛勤劳动,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这个视频来自南昌晚报,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写这篇文章引用的资料主要来自官方媒体,也就是体制内的媒体,我们现在看第一个视频截图里最关键的地方:孩子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父亲有没有被领导辞退,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校方找到了孩子爸爸所在单位,并通过孩子爸爸的上级给他施加压力,校方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校方建议韩同学少上网免得影响学习,可是让韩同学的父亲被约谈的真实目的不就是希望通过威胁韩同学家庭生存环境来迫使韩同学就范吗?韩同学的父亲要是被所在单位辞退了,难道不会影响他的学习?说到底校方是担心韩同学经常上网可能会披露学校的某些事情罢了。

再说了,韩同学发视频却给了他所在班级一个集体处分,让韩同学被孤立,这样做就不怕影响他学习了?不怕全班同学情绪都受影响?一帮教书育人的园丁,把心机玩儿得比《甄嬛传》都溜,真是佩服。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校方对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所使出的浑身解数,还真是为人师表啊:既向孩子的家庭施加压力,也向韩同学所在的班级施加压力,而且还要训斥韩同学,扣上抹黑学校、否定食堂阿姨劳动的大帽子,可谓是三管齐下,但这孩子顶住了压力,从去年到今年连续8次质疑学校食堂饭菜质量,截止目前,这件事在媒体的关注下,终于引起了上城区教育局的关注,根据新闻报道可知已成立调查组并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网上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要“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和健康成长”。

但是调查结果会怎样呢?我是怀着忐忑的心理在等待调查结果的,因为这几年反转的事情太多了。

成都温江七中学生中毒事件最后反转被证实为是学生家长恶意栽赃,此后还有诸如鼠头鸭脖、牵手门、胖猫事件等等,搞到最后真的都不敢发表意见了。

这次这件事我是这样想的:就算韩同学可能有表述不准确的地方,那么校方能不能先解决问题,比如聘请家长为饭菜质量监督员,不定期抽查食堂——既然咱校方的饭菜质量绝对没问题,应该是完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的,而家长们持续、多次的抽查都让人满意的话,那韩同学言过其实的表述当然也就不攻自破,而且校方也可以根据家长们的抽查结果让媒体写成报道,证明校方的诚意和无可挑剔的饭菜质量。

所以我特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上来就要堵嘴,而且还是那种可能威胁到学生家庭生存的方式(约谈其父亲)?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方到底要向学生传达怎样的价值观?

这样的孩子,不要泯灭他的个性,我们这个民族里像这样的人正在越来越少,不要说成年人,即使是少年,甚至是小学生,有很多已经懂得诸如“明哲保身”、“枪打出头鸟”这样的世故,到了初高中和大学,更多的人在内卷和倾轧之中早早老去,理想成为灰烬,掩埋了那个敢于愤怒的年轻人,只剩下一架驯服的、没有灵魂的机器。

结语

最近几年类似韩同学的例子非常多:只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或者被质疑的事情,被质疑一方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核实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先堵住质疑者的嘴巴,似乎这样就万事大吉了,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这样做其实埋下的隐患更多?

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容得下一身和服,一个自信的社会,也该容得下一个孩子的几句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