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市道运局获悉,计划到2025年底的三年间,累计创建停车资源优化项目100个,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15000个,新增错峰共享停车位5000个,建成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60个,基本实现本市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本市小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特定区域的停车矛盾日益加剧。2020年年底,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民心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重点聚焦老旧小区、医院在特定时段“停车难”问题,通过内外结合,建管并举,逐步缓解停车矛盾。

新区针对医院、居住小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停车位。目前,新区已有16家医院291个停车泊位可通过手机在线预约,其中市级医院8家、区级医院8家,覆盖了浦东所有停车需求较大的医院。北蔡镇莲文苑小区的居民,面对停车位缺口带来的矛盾,采用在停车位上建棚架绿化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近50个机动车停车位,缓解了业主停车难问题,还解决了绿化占用面积的平衡问题,实现了“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2年底,浦东新区共有小客车停车位约133.66万个,比2020年底增加了7%;其中,配建停车位124.98万个,公共停车位6.5万个,道路停车位2.18万个。

据悉,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开展以来,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牵头协同规划资源、民防、绿化、卫生、房管、发展改革、建设等多部门建立市级停车治理工作专班,各区政府也建立实施区级工作专班机制,攻坚克难,创新发展,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128个停车治理项目,开工建设约1.81万个公共停车位,试点开工建设垂直盾构新型智能机械车库,建设了一批结合公园绿地、民防工程、学校操场等地上地下空间,缓解了一些医院、小区的停车矛盾。同时,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建设完善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拓展“上海停车”APP面向公众的“预约停车”“无感支付”“错峰共享一键签约”等服务功能,启动智慧停车公共停车场(库)和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有效提升了停车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级。

智慧道路停车场今年全覆盖

随着传统停车人工缴费的模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智慧道路停车场自动识别、精准计费、快速离场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停车人的青睐。如何高效盘活道路泊位提高泊位周转率,也是徐汇区建管委等管理部门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徐汇区敢于先行先试,在智慧道路停车方面不断探索和优化。2018年,徐汇区开始着手道路停车智慧化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徐汇区襄阳北路开展“限时停车”试点工作。2021年,襄阳北路路段“限时停车”正式上线,基于道路智慧化停车改造后线上证据的采集、传输、保存等技术工作相对完善稳定,这一路段的泊位周转率较周边道路停车场有了明显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徐汇区建管委获悉,截至目前,徐汇区共建设完成29条高位视频路段,覆盖近730个泊位。今年,徐汇区智慧道路停车场计划将以“高位视频设备+地磁感知设备”的模式达到全覆盖。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梳理,徐汇区现有道路停车场80余个,最大的百花街提供了上百个停车位。由于高位摄像头对于路幅宽度、合杆条件、绿化遮挡等均有较高要求,今年将采取g1、g2两个标准进行建设。

根据2022年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智慧停车场(库)建设的通知》,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将分三级进行建设。g1是在现状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基于人行导航,实现基本精确到场(库)内部不同区域的引导。g2是基于行车导航的智慧停车系统建设,需要精确、细化到具体单个车位的引导。g3则是需要适应于自动驾驶。

徐汇区已经覆盖的29条高位视频路段中,符合g2等级标准的智慧化无人值守路段有3条,分别为襄阳北路、南昌路和平福路。基于周边智慧道路停车场的建设情况,徐汇区也率先开展了“智慧道路”网格化管理的停车试点工作,探索更多智慧停车服务。

智慧停车场时代的到来也为停车难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襄阳北路等智慧道路停车场晚上时段均可开放给居民使用。寿祥坊附近的桂林西街也正在推进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未来可面向周边居民提供按月计费或夜间按次计费的精细、便捷、优惠停车服务。

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解决方案

软杰城市级智慧停车以物联网、AI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移动终端为技术特点,建立路内、路外一体化城市智慧停车管理新模式;围绕安全、环保、服务等多维度的应用建设,更优质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从车主停车、城市停车管理、决策分析支持为一体的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内停车管理模式

手持POS机管理模式

手持机POS机具有车牌识别、泊位管理、停车小票打印、电子收费功能,车辆停放泊位收费员使用POS机进行拍照识别上传打印停车小票,完成车辆入场;车辆离场时通过扫描停车小票二维码或收费员使用POS机拍照识别、自助算费、电子缴费或现金缴费后驶离泊位。每个收费员可管理20个左右泊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磁+手持机POS泊位管理

每个泊位安装地磁车位检测器,实时检测泊位是否有车辆停放,并且联动推送泊位信息至收费员手持POS机,告知泊位车辆驶入或驶离,结合POS机拍照、识别、打印功能完成车辆的停放管理;每个收费员可管理50个左右泊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视频路内泊位管理

视频识别的高位视频枪机和低位视频桩,可对泊位驶入、驶离车辆进行全天候的实时检测识别,通过物联网实时传输泊位停车信息至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全天候无人化的城市路内停车管理模式。

单台高位视频枪机最大可管理8个泊位;单台低位视频桩最大可管理2个泊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磁+巡检车泊位管理

巡检车具有GPS定位、AI人工识别、泊位信息自动采集、物联网实时数据上传功能;结合泊位上安装的地磁车位检测器,实现对城市路内停车实时化、自助化的管理,每台巡检车可管理300个左右泊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位锁泊位管理

车位锁具有停车停入自助检测,超过免费停放时间后锁板自助升起功能,车辆离开前可扫码缴费,缴费后锁板自助落下。采用高强度的钢板制成的车位锁有效杜绝车辆逃费现象,实现路内无人值守停车收费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外停车管理模式

无人值守停车场出入口管理

具有AI智能识别、智能道闸、远程坐席、电子支付、电子发票为特点的无人值守停车场出入口管理系统,实现城市路外停车场的无人化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反向寻车系统

视频车位反寻系统系统采用视频泊位检测采集、车辆自助抓拍识别为特点,实现路外停车场停车引导、反寻找车位一体的停车场泊位管理;具有快速停车、快速找车等优点,有效提升泊位使用率及车主停车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充电一体化管理

实现“车、桩、位”三位一体,通过平台整合,实现系统化、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管理,进而实现终端用户便捷、高效、智能出行;提供满足各种场景停车场车辆充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诱导管理

通过前端智能感知设备采集、后端平台数据处理结合室外诱导显示屏实现城市泊位诱导功能;同时结合移动电脑市民微应用平台实现具有手机移动端的城市停车诱导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慧管理一体化平台

在对智慧停车三维可视化系统页面,向管理者展示各个停车场区域剩余车位数量,通过分析明确判断某个区域车位紧张或充裕状况,利用GIS技术,建立停车位地理信息,通过地图展示停车泊位和停车场在城市的位置分布图,一键实景导航到停车位,解决了停车难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又能提供智慧停车实时监控中心页面给运营职能部门,通过数据展示的形式了解今日运营情况,其中显示内容包括:直观监查车位使用情况、停车营收情况、车辆信息;让停车管理者对车位的管理和统筹提供了有效的管理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