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文 | 叶伟民

从解编码角度来看,写作就是“编码”,阅读就是“解码”。编码在前,弄不好,解码就一团糟。于是就陷入“作者词不达意,读者云里雾里”的困局。

词不达意是主观感受,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角度,无非是不充分(没说透),不准确(有歧义)和不清晰(无重点、啰嗦)等问题。

然而,当局者迷,作者越着急补救,就越容易掉进“想当然”的坑。就像坐电梯,越是着急按门等女神,就越容易按上“关门”键——很尴尬,说不清。

误区1:词穷怪词汇

“想当然”的首个解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词不达意嘛,就是词汇量太少,那我多背词典就好了。

应试英语的惨烈教训犹在目前:即使将词汇书倒背如流,还是不会写,因为大多词你压根不知道怎么用。

作家、编剧斯蒂芬·金就明确反对词汇崇拜:“你大可以满足于自己已经有的(词),丝毫不用妄自菲薄。”作家余华上董卿的节目,自嘲别人夸自己语言简洁,是因为识字少。

可见,一流的作家都力求用最简单的词汇创作。真正词汇不足的人是极少的,完成义务教育就够了。因而,“词不达意”的根源不在词汇上,而在调取和组合上。

误区2:多用术语,既准确又专业

好吧,那就从调取上解决问题。有人确实这样做,可惜用力过猛——大量用术语和专有名词,自觉既准确,又彰显权威。

如果是学术场景或写论文,这无可厚非,但照搬到大众写作,就会带来新问题:不写人话。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著有《风格感觉》一书,用了相当篇幅来纠正“专业迷恋”。他在书中举过不少拿腔拿调的反例:

(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本文将评述这一过程近年来的研究。

好像说了很多,好像很严谨,但有效信息榨榨水,实则不多。直入主题如何?

(改)小孩子不用专门上课,就能懂得一门语言,他们怎么做到的?

误区3:没天赋

“词不达意者”最常见的解(jie)释(kou)是这样的:人家有天赋,用词信手拈来,我不是这块料,再努力也白搭。

天赋很重要,但只对于站立山巅的人来说。如果只是一般的写文说话,还真到不了拼天赋的程度。而且,作家用字也要搜肠刮肚,一点也不轻松。

作家木心这样形容找词的过程:“越是辛苦不倦找唯一的词,就越熟练。左顾右盼——来了,甚至这个词会自动跳出来,争先恐后,跳满一桌子,一个比一个准确,一个比一个美妙。”

遣词造句就像解题,是要刷经验值的。没有捷径,只有多写,多改,多琢磨,见的情况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经验就丰富了。这才是信手拈来的真正原因。

误区4:得用华丽丽的修辞

写作里也有“军备竞赛”,常见于修辞。一些作文、公文、报告,排比句一个比一个长,觉得气势如虹,格局全开。这其实是“形式压倒内容”的毛病。

2010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作家贾平凹评价《政府工作报告》只用了9个字:“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可见,“硬凑排比风”是多让人厌恶。

词不达意很多时候不是“词”的锅,而是言之无物,非要凑门面所致。戒掉套话空话,戒掉排比等华丽丽的修辞,你的文字就会立马加分。

误区5:爱用副词和形容词来加强

刘震云是倡导“不用形容词”的作家之一,他认为,最大的才华是不用形容词。斯蒂芬·金则痛恨副词:“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原因无他,副词和形容词都太模糊了,有损准确。

例如,我们写溪水,不用想,“清清的”“潺潺的”“清冽的”“清澈见底的”“洁白如练的”等词就上脑了。但是任由你再努力形容,画面依然是模糊的,程式化的。到底多清是清呢?又到底多白是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大家怎么写。柳宗元也写过“水清”,在《小石潭记》留下这样几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水里百来尾鱼,像悬浮在半空,阳光直射水底,鱼影映在石头上。鱼一动不动,忽然游到远处,又忽然游回来,好像在逗你玩。

全句无一形容词。但水清不清?鱼告诉你,光影告诉你,你的神经反射告诉你。这简直就是画。不对,简直是照片,还是3D立体的。

少用副词和形容词,多用名词和动词,这事包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