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

字数:3058,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最近台风“杜苏芮”肆虐我国,造成了一定的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面对台风我们依然不能做到完全不受影响,那么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台风的损害就更为明显了。元世祖忽必烈曾于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弘安四年)两度征讨日本,均以失败告终。当然日本方面称这是因为当时都遇到的了台风,所以日本将这两次台风称为“神风”。那么如果没有台风,面对元军水师(实际上是元和高丽联军),日本水军将会驾驶什么样的战船迎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人绘制的元军入侵图(弘安之役),真实情况跟图差距不大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史学界对于这两次失败的原因有过详细分析,台风并不是什么关键性因素,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实际上想向大家介绍的是战国时代之前,日本的造船技术。

有关日本中世纪(日本的“中世纪”指的是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大约1192-1868年,也就是南宋到清末,之前被称为“上古时期”),尤其是战国时代和江户时代的船只,笔者已经在冷研公众号发过多篇文章予以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其实别看日本是岛国,在中世纪之前,日本的航海技术发展十分缓慢。

由于战国到江户时代的船只变化不大, 也有不少实物留存,因此其技术情况比较熟悉。但是战国之前,由于木制船只用几年就拆了,没有实物留存,根据日本方面目前的史料,就没有发现能够为研究提供有效帮助的战国之前的船只遗存。

同时古代日本一直比较穷,也不像中国那样造纸术很发达,造船技艺主要还是口传,没有什么像样的记载,而且由于当时中国和朝鲜的船只普遍比日本船只要好,日本也更喜这些外来船只,对于本国造船业也就是物尽其用,所以说探究中世纪之前日本造船技术相对比较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示意图很清晰的说明了早期日本船只的基本结构情况和演变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准构造船有至少两种形制适应不同船体大小

日本上古时期海上作业主要在濑户内海进行,离开日本近海的船只有遣唐船一种。实际上以唐代较为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鉴真东渡6次才得以成功(真正航行3次),所以说遣唐船来中国殊为不易。

早期日本船只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船只差不多,都是独木舟。但是日本与当时主要造船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多年生木材资源比较丰富,说的俗一点就是大木头比较多,因此独木舟造的会比较大。

而随着航海技术进步,要求造船工匠建造更大的船,仅使用大木材建造大型独木舟是不可能的,因此弥生时代之后(也就是大约中国汉代之后),往往使用大木材作船底,在两边布置舷板,这就是所谓的“准构造船”。

根据日本专家的考证,即使是“准构造船”,也可能有多种结构,例如采用单层舷板或者多层舷板,估计早年的日本船只还是以单层舷板为主,多层舷板应该是到了后期,由“准构造船”向“构造船”过度时的情况,等到底板都以拼接方式建造,就完成了一次剧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出土的五世纪船只陶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方面复制了一艘“准构造船”,命名为“海王”号,还进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张照片可以看到船体基本构造

日本曾经以出土的5世纪船只陶俑为基础,结合史料记载的技术推测建造出了一艘“准构造船”,命名为“海王号”,这艘船使用树龄500年的松木建造,全长11.9米,宽2.05米,自重5吨。

该船底部就是用这个大松树挖的独木舟结构船底,上铺甲板,两舷有舷板,舷板中间使用木板连接,同时作为桨手座位,有18个长桨支架,最多可搭载30人。首尾舷板增高,可能会装舵或者碇。这种船只的技术水平和之前冷研介绍的南亚地区的水军(例如高棉、占城等)差不了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较为大型的“准构造船”,当年遣唐使可能就是使用这种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博物馆中的遣明船模型

其实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建造这样的船需要的木材体量之大,如要建造更为大型的遣唐船,恐怕就要使用日本国内一顶一的巨木了。因此每一次派出遣唐使,都会花费巨资。不过好在遣唐船只要能从日本航行到中国就可以了,回程完全可以使用中国船只。

那个年代的日本造船技术和中国差距过大,因此日本船匠似乎也没有学习借鉴中国造船技术的想法。不过也有日本专家认为,为了遣唐在国内寻找巨木,还不如直接按照中国船只方式建造更为便捷,既然能从中国学习建筑,为何不能学习造船?

所以大型的遣唐船使用昂贵的中国技术建造,普通日本船只使用“准构造船”,由于后来遣唐停止,所以技术难度较大的中式遣唐船也就停止建造,直至其建造技术在日本工匠中逐步失传。不过笔者还是倾向于日本当时不具备使用中国技术造船的能力,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学者很可能是将遣明船技术提前到了唐代时期的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户时代的大型外海商船

随着经济发展,日本航海需求越发强烈,仅仅使用“准构造船”结构建造船舶似乎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因此日本开始寻求新的技术。由于史料缺失,日本专家推断,最迟不晚于14世纪(也就是元代和明初),日本开始使用搭接技术建造船体以替换独木舟结构的底部船体,也就是所谓的“构造船”。

由于这样做船只大小就不受木材大小限制,船可以造的很大。后世最为典型的日本四大船只,包括作为战船的安宅、关船和小早,以及作为商船的弁才,都是一个单独船底+上层箱式结构组成,换句话说,与“准构造船”是一个思路,只是实现方式有进步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弁才船是江户时代最重要的商船,以快速著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学者复原的元军战船图(实际上的元军战船可能不这样)

相比之下元代战船就要成熟得多,采用平接结构的船体,水密隔舱,大型硬帆,并且船上很可能装备有抛石机,甚至是火铳。考虑到元军两次入侵都是在13世纪末,因此预计当时的日本水军应该装备的依然主要是各种的小型甚至微型的“准构造船”,很可能像前面提到的“海王”号这样体量的船只都算是大型战船了。

可以想见这样的船只遇到元军战船会是个什么结局,因此元军第一次入侵的时候,也就是日方所称的“文永之役”,元军在海面上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以陆战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日本的“准构造船”实际上很难与元军战船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弘安之役,日本武士通过偷袭取得一次胜利,但是之后再无像样战

第二次入侵(也就是“弘安之役”)的时候,日军修筑了在博多沿岸建造了一道绵延20多公里的高2米、底部宽3米防御工事,称为“石筑地”(今名“元寇防垒”),并且集中到了大量船只在博多海域,以加强戒备。6月6日,元和高丽联军东路军在志贺岛登陆,避开了“石筑地”防线。

日军获悉东路军转向志贺岛,急忙分兵,一路自陆地驰援,一路乘船出发,袭扰元军的海上大营。6月6日当夜,备前国的御家人草野次郎经永带领郎党分乘两艘小船,在夜色的掩护下,袭击了一艘东路军战船,斩首21级,烧船而退。后来元军加强戒备,“舳舻十里,以锁联之,为圜营外向”,并增装抛石机、床弩等远程武器,日军不再有机会袭击元军战船。之后若不是台风,恐怕日本真就彻底失败了。

1、“元寇”,辞典・百科事典- Weblio辞書

2、宇土マリーナ:王たちのピンクの石棺と古代船・海王

3、Yosyan,和船のお話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寄生蟹子,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