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这本书是富兰克林传,它是我2014年左右在多伦多的一个旧书摊上淘来的。这本书相当的厚,总共500多页。 买来之后它就成了我一直没有读过的“藏书”。 但是,上个月我花了24个小时一字不落的把它读完了。我突然意识到,读这么一本大部头,在几年前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但是现在相当没有挑战。 那一会儿我会告诉你我是用什么方法读的。 熟悉我的粉丝都知道我喜欢读书,我也经常在文章里分享书籍。但是真实情况是,我从小就没有什么读书的习惯, 更谈不上什么“热爱”。我家里是农村,父母没文化字都认不全,家里除了上学用的教科书和辅导书,就根本没有别的书。我真正开始有意识的去读书是在大三左右的时候,但是真正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出国之后。到现在为止,平均一周至少能读上一本书。 也是因为读书,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实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从小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什么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和励志故事听了不少,但是就是没能培养起读书的习惯。我相信屏幕前不少人在每年做新年决心的时候都会把今年要读多少本书放到计划当中, 但是很快就放弃了。 第二年年初的时候 痛恨自己没有毅力和恒心, 然后再重来一遍。 这个过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好多次。

但是,到了后来,当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之后再回顾之前的经历,我发现培养读书习惯这件事儿,跟什么恒心和意志力都没太大关系。它最难的地方其实是在让你如何从“不喜欢”读书 变成“喜欢”读书。很多人认为读书这个习惯就像运动一样需要去刻意培养,要经历一个痛苦磨练的过程。但是我认为读书更像是一位“失足少年”去学会吸烟喝酒一样,它是一个逐渐上瘾的过程。你需要的不是毅力,你缺的是一系列让你上瘾的体验。你一旦上瘾之后你会千方百计的去读书,你每隔一段时间不读书就会浑身不适,感到失落。那在本篇文章当中我就用我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从不爱读书到读书成瘾的,希望能够对你在培养读书的习惯上有些帮助。欢迎你来到闲游的自媒体,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就一定要记着关注我,并为我点个赞,这会对我有莫大的鼓励和帮助。

那如何让自己读书上瘾呢?很显然,你上来去读什么亚里士多德,马克思之类的书籍是不行的,我上大学时就这么干过,无论当时自己多么想做一个装逼的文艺青年,我也读不下去,我后来的经历告诉我,一个人想要喜欢上读书需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需求要通过读书去解决

第二,你读到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在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时候,让你感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思想上或者感情上的一种满足感。

第三,这种满足感让你顺藤摸瓜继续寻找类似的书籍来持续获取这种满足感。

我发现至少对于我来说,这个过程是反复发生的。并且我读书的数量并不是那种稳固的一周读一本,实际上我读书更像是追美剧一样爆发似的在一段时间内读大量的书。而这每一次爆发都伴随着我刚才提到的那三个步骤。那下面我就用我自己读书最多的三段故事来解释一下这个过程。我在2008年大三的时候计划未来出国,开始努力学习英语。 我英语基础其实一直都不错, 高考英语150满分,我考了141分。但是我学英语有一个问题,我不爱背单词,然而考托福、雅思你是需要一定词汇量的。于是我也开始抱起什么红宝书从第一个单词Abandon开始背起来,但是我发现我记不住。我过去的经验是,我必须把单词放到具体不同的语境当中反复重现才能记住。 那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决定开始读英文书。我从网上找了一个当年的畅销书单,最后选择了两本,一本是《Outliers by Malcom Gladwell》, 第二本是《The Kite Runner by Khaled Hossein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开始读的时候发现虽有很多单词不认识,但是这两本书我竟然能读懂。而且它们作为畅销书是有道理的,两位作者都十分会讲故事,很快就把我吸引进去了,尤其是第一本书 outliers对我的影响巨大,可以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一定会在未来的文章中为大家讲讲这本书,这两本书确实在帮助我增大阅读量,强化了我背诵的单词的记忆,帮我解决实际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从这两本书里面读了故事,学了知识。我读完他们之后发现,我找当代畅销书这条道是走对了。以前也尝试过读那些英文名著,但是都读不下去。原因是他们离我们太远啦,作为非母语的人来说,刚开始读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些同时代的畅销书就不同了,里面的很多故事和道理都能让你感同身受。而且我发现英文书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能找到很多在母语环境下接触不到的知识和故事。然后我就顺藤摸瓜把《Outliers》作者之前的书 《The Tipping point》也读了一遍。然后又去找畅销书榜单去读别的书,比如,我当时读过一本书叫做《eat pray love》,我现在再回头看这个书名我都替自己感到尴尬。它其实是关于女性人格独立的一本书,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感情经历来获得心灵上的一种自我价值找寻,它的目标读者也是女性。但是我当时不知道啊,我就是为了读畅销书学英语,而且人家写的确实挺好的,除了书名现在看起来有点让我这个老爷们儿有点儿尴尬。当时为了学英语一年多的时间我读了差不多十本左右的畅销书,这不算多,但是重点是我读进去了,而且每一本都让我上瘾。现在回看这段经历,它正好符合了我分享的三个步骤:1、读书帮我解决实际的问题。2、我读的书很有趣,有上瘾的感觉。3、因为感觉很好,所以,我顺藤摸瓜去读了更多的书,这就是我第一次读书的爆发,但是我的目的是功利的,我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是需要通过读书去解决我的具体问题,再后来我依靠英语成绩成为一位托福雅思老师。工作一年后出国留学,在准备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然后出国的过程中,我读书量就急剧下降了,直到我2011年出国后,我发现了读书的新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国后我面临着几个问题: 第一还是语言的问题。 我希望我在学校的成绩能保持优异, 我最担心的课程就是英文课,因为毕竟现在是在母语国家,想要拿好成绩会很有挑战。第二是收入的问题。我当时希望去英语培训学校去做老本行赚学费,我需要自己英文水平有竞争力。 第三,我上的学校就是一个college,国内叫大专, 我学会计,当时选择这个就是因为 时间短,便宜,好移民。课程对我基本没有挑战。所以,课外我有大量的时间。而且我当时很穷,住在学校附近。上学都靠走,没坐过公交车。我不社交,不出去吃饭,留学的第一年里从来没去过多伦多downtown市中心。多伦多长什么样我没概念。所以,我需要把自己单调的生活充实起来。这些都是我需要切实解决的需求。那解决方案还是读书,不过这次读书和之前有了些不同。首先,我在书的选择上规定小说类和非小说类一半一半。并且也不是只是去找畅销书看。我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高评价的书籍去读,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去翻了一下我之前的豆瓣账户,发现了我出国后第一次购买正版电子书的记录,这本书叫做《The language Instinct》,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 Steven Pink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对这种认知心理学以及科普,颇感兴趣,读了好多类似的书籍。而小说类的书籍我就比较放飞自我了。比如,我把当时流行的,什么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等一系列书籍读了一遍,《教父》读了一遍,各种名著读了一遍。我发现我特别喜欢《傲慢与偏见》,《简爱》,《小妇人》之类的,朋友没少因为这个拿我开玩笑。然后我把《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都读了一遍。但是在读这些小说类的书籍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新大陆,那就是有声书。听小说的有声书的体验太好了,这就好像雇了一个人在给你讲故事。刚才提到的丹布朗的部分书籍,以及全部的哈利波特我都是通过有声书听来的。这里顺便说一句,哈利波特的有声书的朗读者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朗读。你听他朗读比看电影更精彩,强烈推荐大家去听一听,或者用来哄孩子。听有声书除了有意思,它另外一个好处是它能把所有的垃圾时间都利用起来。我当时从早上起床之后就带上耳机,什么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走路上学,课间休息,超市买菜,躺到床上睡觉之前,都在听有声书自从发现这个新大陆之后, 我后来读的书里面有将近一半是有声书,有声书是我能大量阅读的重要秘密。我刚结婚的时候我老婆对这个很有意见,抱怨我只要不工作的时候 就是戴着耳机不理她。后来我就不得不收敛一些,采取迂回战术,主动承担做饭和干更多的家务。视频刚开始说的富兰克林传, 我就是因为纸质书太长,选择听有声书,全书24个小时。我在做家务以及去给我的民宿做卫生的时候就听完了。当时上学的18个月时间里,我同样走完了我读书的三个步骤:实际的读书需求,读有意思的书让自己上瘾然后顺藤摸瓜读更多的书。读书让我当时学校的成绩 除了4门是A之外,其它都是A+。虽然我在校外应聘老师的简历石沉大海,但是我在学校里获得了一个教师的工作,并且我自己开班收学生帮我赚到了学费和生活费。虽然我读书的最初目的是功利的,但是最终结果是我那一段时间是人生中少有的单纯放纵自己沉浸在读书乐趣里的一段时间。后来,同之前的经历类似,我在国外毕业后参加工作,我的读书量就急剧下降。截止到这段时期,我习惯的是通过读书去实现我的目的,但是我不会为了读书而去读书。 但是这种情况在2016年之后彻底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我觉得人生进入了新篇章,该开始学习如何投资理财了。所以,还是老故事,我又开始重复那三个步骤,投资理财单纯看油管视频和网络资源不系统,所以我就又开始读书,读有意思的书,顺藤摸瓜读大量的书。而这次大量读书的经历 让我的人生彻底改变了。我开始投资指数基金,后来投资美股,最终大量投资数字货币获得资产的迅速增值,后来又开始投资房地产做Airbnb,以及这个自媒体。这些都是读书给我带来的最具体的结果。而这时候的我虽然读书依然很功利,但是我已经从之前的依靠被动需求拉动爆发式读书,转变成了常态化读书,主动去不断探索新的需求去让自己读书。现在我似乎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就好像一个酒鬼为了喝酒会主动寻找各种借口和场合。但是跟酒鬼不同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历,在我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读书的本能直觉,那就是我知道,每读完一本书,我就会变成一个不同的人。在这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总能发现新大陆,发现新机会去变成更好的自己。所以,读书改变命运 这个道理不是靠理解的,是靠体验的。当你体验过好处之后,你就会千方百计的去广泛读书,去发掘新机会。我现在读书的类别就变得非常的广泛。比如,我最近在读的书里面有关于量子物理学的,人工智能的,商业地产的,精神的脑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类的,艺术史和经济史的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里面关于脑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类的书籍让我发现了新大陆,我发现它能帮助我 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性格,减少焦虑和负面情绪,改善和他人的关系,理解别人的心理挣扎和性格属性并帮助他人改变,提高生活质量,这类书籍仿佛让我发现了如何去控制自己大脑的秘密,能够彻底改变我今后的生活。我会在未来文章中和大家做节目来分享。上面就是我读书上瘾的一个基本的过程。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时间的。但是这个时间长短不重要,因为这一切的核心是你要”功利“的去读书,去帮自己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与其说我这个视频是分享如何培养读书习惯的,更不如说这个视频的目的是告诉你读书是解答你人生中好多疑问的捷径。

所以,我们没必要去焦虑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我们更应该重点在人生需要什么具体的改变,然后再捡起书本去读对自己有用的书。不要盲目的追随别人的书单,因为它可能对你没有意义。我经常看到别人分享 比尔盖茨每年的书单,但是我和比尔盖茨不同,他关心的东西现在不一定适合我,我有更需要迫切的解决的问题。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读书要先读对自己有立即效果的书籍。如果你发现自己拿起一本书无法坚持读下去,第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实际需求并不强烈,那么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这个需求的真伪。第二种情况就是你选择的书不够有趣,那这时候,你就需要去换一本。现在不缺的就是各种书评,想找一本能看下去的书其实并不难。当你真正有了需求,读下去了,开始体会到读书给你带来的切实好处,开始上瘾了,我们再谈什么具体的读书的方法才有意义。并且,这些方法也会很自然的被你发现。 我会在未来文章中为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具体的读书方法和理念,如果你感兴趣,就记得关注我。好了,这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啦,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