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汉堡异军突起,两年内疯狂扩张4000多家门店,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洋快餐品牌。披萨店老板如何打造快餐黑马,且看塔斯汀创始人魏友纯的创业故事。

截止到今年7月,塔斯汀的全国门店数量达到了惊人的4500家,仅次于华莱士,麦当劳和肯德基。不过今年4月,塔斯汀终于迎来了自己首个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重庆的一家塔斯汀门店被曝出使用过期油,给塔斯汀的口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无独有偶,今年的五月和七月,塔斯汀又被曝出使用过期牛肉等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塔斯汀高速发展之下究竟有何代价,未来的塔斯汀能否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呢?本期创始人观察就来带大家走进塔斯汀的发展史。

崛起于小披萨店

塔斯汀的高速扩张发生在2019年,在最近4年的时间里,塔斯汀的门店数量从100多家暴涨到了4500多家,其中增速最快的时期还是在2022年。

塔斯汀在16个月内扩张了三千多家门店。但实际上塔斯汀这个品牌创立至今已经有11个年头了,只不过在2018年之前,塔斯汀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披萨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这个披萨店是如何成长为如今的快餐黑马的,就不得不提到塔斯汀的创始团队了。塔斯汀由三名80后创业者共同创立,分别是魏友纯、杨克盈和二福。

魏友纯团队在创立塔斯汀之前,分别都是餐饮领域的资深人才,其中魏友纯还干过两年的华莱士代理。2012年这三位创业者相互结识,在南昌创立了一个名为塔斯汀的披萨店。

早期的塔斯汀其实并无多少特色,在开业五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地方小店,靠着创始人团队的过硬能力,塔斯汀还在南昌开了几家连锁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塔斯汀和快餐还是不沾边的,直到2017年,塔斯汀才遇到属于自己的风口。2017年对于中国餐饮并不算是个好年份,此时我国的餐饮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并且大品牌靠着成熟的预制菜供应,以及标准化扩张,对小规模的餐饮店有着绝对的体量压制。在这个年头想把一个小餐馆发展成大型连锁店,可谓难上加难。

不过魏友纯团队却发现了其中的漏洞,魏友纯在创立塔斯汀之前,还当过华莱士的代理商。他很清楚华莱士虽然门店超过两万庞大无比,但实际上也有自己的劣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汉堡的秘密

首先就是华莱士这样的中式洋快餐普遍给人的形象较差,定位也完全是肯德基麦当劳的下位替代,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相对较低的价格。

其次就是当时的国产洋快餐普遍采用加盟制度,这使得国产洋快餐无法做到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标准化,门店品控相当困难,各地的口碑也是褒贬不一。

而这些缺点,对于塔斯汀来说就是机会。此时的魏友纯团队就希望创立一个,既能拥有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标准化,也能保证成本相对低廉,做到快速扩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目标看似互相矛盾,其实不然,因为麦当劳肯德基和低端洋快餐之间还真的有一片不小的空档。

洋快餐的主要原材料鸡肉其实非常便宜,麦当劳肯德基的定价之所以较高,还是因为这些品牌选择的门店都是热门商业地段,地租和管理成了这些品牌的成本大头。

这就意味着,如果塔斯汀能在二三线城市复制肯德基的模式,就能以低廉的成本,获得肯德基的效果。魏友纯团队说干就干,他们将塔斯汀的属性由披萨店转型为了快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在门店装修、食物品质尽量向肯德基等品牌靠拢。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魏友纯的思路没毛病,但问题是此时中国的快餐店太多了。

塔斯汀根本没有特色,连最基础的出圈都做不到。在这个问题上魏友纯团队一度一筹莫展,直到曾经的老本行给了他们灵感,披萨胚。

如今塔斯汀中国汉堡最大的卖点手擀汉堡胚,最早的灵感来源其实是披萨胚。当时魏友纯为了开发新产品几乎用上了穷举法,最后终于发现了正确的组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就是把手擀披萨胚换掉传统的汉堡面包,结果汉堡的口感相当不错。在找到突破口之后,魏友纯就开始以此为卖点进行营销。

他并没有拿手擀披萨胚说事,而是将其命名为中国手擀汉堡,使其更能吸引眼球。此时塔斯汀在产品和营销上都进行了改革,后面的发展就只需要交给消费者了。

快速扩张与代价

消费者的评价才是对餐饮最重要的宣传,在推出中国汉堡后,果然收获了消费者的认可,此时的魏友纯甚至不需要额外打广告,消费者之间的宣传就能给他带来庞大的客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在2018年,塔斯汀迎来了自己第一次较大的发展,门店数量从寥寥十几家,在一年内成功破百。而此时魏友纯也知道,既然打开了局面,就要开始搞标准化了。

2018年末,塔斯汀创立了自己的半成品工厂,并且要求所有分店都采用统一的半成品,以此来做到各个门店口味相同,标准相同。

仅仅是做到这一点,塔斯汀就击败了绝大多数同行了,在此之前标准化半成品工厂一直是外国快餐品牌才玩得起的,就连快餐界老同志华莱士也由于掣肘太多而无法做到标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准化为塔斯汀带来了第二次扩张高峰,而塔斯汀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自然就来自融资了。

在2021年,塔斯汀已经逐渐打出了口碑,一些资本集团也开始青睐这个新兴的快餐品牌。同年11月,塔斯汀完成了自己的首轮融资,获取了充足的发展资金。

手里终于有了余钱的魏友纯终于能做一些更高级的营销宣传了。在2022年初,塔斯汀赞助了大量的自媒体博主,来为品牌进行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普遍认为塔斯汀是在2022年才开始崭露头角的。从此之后,靠着产品过硬,营销成功,融资充足的优势,塔斯汀的发展势头无人能挡,一直走到了今天。

不过正如咱们在开头提到过的,塔斯汀的高速发展也为品控带来了困难,导致出现了一些门店使用过期牛肉等丑闻。

不过品控对于塔斯汀来说并不困难,想必在渡过这波高速发展期和试错之后,塔斯汀也会逐渐沉淀下来,不断完善产品和内部管理,稳坐快餐界的第四巨头之位。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