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最近有没有吃过汉堡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国内快餐界能和麦当劳旗鼓相当的品牌,那一定非肯德基莫属。

但放眼全球,麦当劳真正的一生之敌,其实是一个在国内没那么出名的品牌:

汉堡王。

它与麦当劳的数十年的商战缠斗之精彩,甚至可以写入MBA教科书。

在海的对面,Hamburger的故乡,汉堡王的级别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连续数年,汉堡王在美国的门店数都是汉堡界的老二老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次于麦当劳,而且暴打肯德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堡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品牌?如何成为美国汉堡之王的?

又是什么让麦当劳与汉堡王相爱相杀?

在海外风生水起的汉堡王,为什么却在国内却没什么存在感?

让天下没有好割的韭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汉堡老炮汉堡王背后的商业逻辑。

1

为什么说汉堡王是麦当劳的一生之敌?

因为汉堡王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是骑着麦当劳过河,尤其是在营销方面,汉堡王霍霍麦当劳那是毫不留情,甚至创造出好几个载入营销史册的经典案例。

这场旷日持久的汉堡大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打响了。

战争的第一枪,是汉堡王一条广告,他们找了当红女童星,仅有4岁的米歇尔盖拉,在镜头里嬉皮笑脸瓮声瓮气地念着台词:

“麦当劳的汉堡比汉堡王的汉堡足足小了20%,为了让麦当劳知道我的感受,我以后只吃汉堡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广告片,让一向高冷的麦当劳叔叔当场破防。

反手就去法院起诉汉堡王“虚假、欺骗、误导、贬低、不正当竞争”,不过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通操作下来,美国的老少爷们和娘们们只看出来一件事,麦当劳急了。

结果就是,汉堡王反而得到了巨大的曝光。

更大的汉堡,成为了早期打入美国人民心中的思想钢印。

而尝到甜头的汉堡王,更是把嘲讽麦当劳更小当成了传统,最出名的一次当属2019年,汉堡王发布了名为“一个巨大的秘密”的广告。

他们表示,在2019年所有汉堡王的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里,每一个皇堡的背后,都有一个麦当劳巨无霸。

只是可惜,它太小了,你们看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汉堡王还感谢麦当劳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是杀人还要诛心。

不过,比大小虽然经典好用,但是玩多了阈值就变高了,不够快乐了。

汉堡王的广告营销,也是越做越变态。

为了突出他们汉堡明火现烤的特点,汉堡王在平面广告中大肆宣传门店失火的高清热照。

宣称他们自1954年创办以来,汉堡王餐厅的烧毁数量遥遥领先于同行,非常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离谱的,是汉堡王还拍过一个广告片,是汉堡国王亲自去麦当劳总部偷麦满分的配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告的旁白更是展现了惊天诚实:

汉堡王说,虽然这不是我们的原创,但我们卖的更便宜,更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起狂来,是连自己都黑。

面对发癫的同行,麦当劳也是头皮发麻,你说回应吧,咱哥俩不是一个咖位的,回应你是给你流量,你赢两次。

不回应,大家看热闹不嫌事大,到时候真以为我麦门不行了,我输两次。

饱经折磨的麦当劳在一顿头脑风暴之后,选择了一条亏损最大化的路线:

一起玩抽象的。

2016年,麦当劳先发制人拍了条广告。

在一条法国高速路上,一边是长长的汉堡王广告牌,写着还有258公里到达汉堡王。

而另一边是麦当劳的广告牌,写着前方5公里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当劳在法国有1000多家门店,而汉堡王只有可怜的17家,抛开汉堡大小不谈,我麦门数量是不是比你汉堡王多多了?

你今天汉堡王17家门店,还能把我秒了不成?

年轻的麦当劳没有想到,在抽象这方面汉堡王已经修炼至化境,马上就给这个广告出了续集:

司机开到麦当劳,买了杯咖啡就驶向了远处的汉堡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面显示:“只要253公里,你就能吃到你梦寐以求的皇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门店数量再多,不如我的汉堡好吃。

这营销啊,你在学院里练SWOT、4P、PEST,都是死劲没用,我这个是化劲,有用。

2

汉堡王在全球市场上的营销,反应迅速,奇招百出,能和体量几倍于己的麦当劳打的有来有回,甚至还占据上风。

但是到了国内,汉堡王营销的老本行就有些哑火了。

这些年,国内的快餐品牌之战中,一个必争之地就是“穷鬼套餐”。

从麦门神教到KI上校,再到国服王者华莱士和塔斯汀,都在推出各种低价活动、性价比套餐。

从周一到周日的每一天,可以说只要你想,就一定能找到性价比极高的折扣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你足够便宜实惠,那就必然能搞出声量、流量和销量。

但汉堡王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早在去年六月份,汉堡王就推出了相当激进的“超级穷鬼套餐”:

只要9.9,就能买到俩汉堡,而且套餐搭配不比麦当劳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常汉堡王的一个套餐,都是三十起步,五六十都很正常。

现在十来块就能买个套餐,可以说c是打成粉碎性骨折了。

这个优惠一上市,堪称是入魔星期三。

很快就带动了一波巨大的销量,美团上的活动套餐,三个月里就卖出了小四十万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波热度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整个2023年里,汉堡王的增速并没有实现预定目标。

全年新开门店176家,总数突破1500。

但是对比同样是快餐汉堡的肯德基,一年就开拓了1500多家门店,一拳打出了汉堡王十年攒下来的功力。

3

为什么国际上重拳出击的汉堡王,到了国内却变得唯唯诺诺?

汉堡王今天在国内市场的困境,其实源于他的历史。

首先,汉堡王的底层基因,就是追随者。

你别看营销上汉堡王碰瓷麦当劳,在创业的时候,汉堡王更是骑着麦当劳过河。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餐饮业最流行的就是汽车餐厅。

当时,麦当劳的前身“Dick and Mac McDonald”餐厅就是时代的先驱者。

1948年,麦当劳兄弟把手里的烧烤店转型成为汉堡店,并且引入了“快速服务系统(Speedee)原则”,精简菜单,尝试使用流水线作业,设计了全透明厨房,大幅度的提高了上餐速度,同时降低了准备成本和服务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廉价、快速、美味。

几年时间,麦当劳就打出了名号。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一些敏锐的人很快就意识到了麦当劳模式的潜力。

其中,就有汉堡王的创业团队。

他们打着加盟的旗号,认真学习了麦当劳的成功经验,扭头就回到了人灵地杰的故乡佛罗里达,准备在这里像素级复刻一个麦当劳出来。

这家店,就是汉堡王的前身“Insta Burger”。

汉堡王的创业团队想的非常清楚,做餐饮,想挣钱还得搞加盟噶韭菜。

在第一家“Insta Burger”门店还在施工的时候,创业团队就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冤种:

大卫·艾杰敦。

当时,大卫已经准备好加盟冰雪皇后,开一家DQ冰淇淋。

在外出时,他恰好看见了在建的“Insta Burger”工地,他错以为这家店也是冰雪皇后的加盟店,于是就溜达过去和创业团队取经。

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家汉堡店。

创业团队是连蒙带骗画大饼,一套技能给大卫控的是死死的。

当时他就决定放弃加盟DQ,爷要卖汉堡了!

在整个商业史上,汉堡王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连一家门店都没建好,就开出加盟店的品牌。

而掏出2W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0万美元)的加盟费之后,大卫也给创业团队提了两条小意见:

第一,就是他觉得Insta Burger这个名字太平庸了。

应该叫Insta Burger Ki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人家之前相中了皇后,现在要换成汉堡,那地位不能低啊。

叫汉堡国王还能占个便宜,四舍五入那就是冰雪皇后的老公啊。

其次是LOGO,有了名字还不够,视觉传达非常重要。

大卫随手画了一个汉堡王的卡通形象,并定下了红黄基调的配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卫提的意见在今天来看,是相当成功,甚至有点超前的。

而创业团队也是拿人手短,从善如流,大哥你说都对,就按这个来。

对麦当劳的拙劣模仿,加上冰雪皇后的巧合助攻,就如同辣酱行业里的麻辣伴侣,老干妈和老干爹,男女搭配,最终促成了汉堡王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呱呱坠地。

但模仿是有代价的,核心竞争力是模仿不来的。

麦当劳为什么能够成为今天世界头部的餐饮巨头?

不仅仅只是“快速服务系统”,也不仅仅是特许经营的加盟模式,麦当劳的杀手锏,是玩房地产。

这玩意你怎么学?

汉堡王以为自己抄的是满分答卷,实际上人家考的科目都不一样。

代价很快就出现了。

到了1967年,汉堡王来到了历史上最近接麦当劳的一刻,成了仅次于麦当劳的第二大汉堡连锁店,门店数甚至一度超越了麦当劳。

但由于扩张速度过快,汉堡王的资金链跟不上了,作为汉堡王教父和实际掌控人的大卫,孤注一掷上市失败后,最终只能接受蛋糕制造商Pillsbury(皮尔斯百利)的合并建议。

但原本承诺好的提供资金继续扩张的计划,并没有实现,皮尔斯百利反而削减了汉堡王的扩张储备金。

汉堡王就此错失了一次机遇。

之后,汉堡王又被转手卖给一家英国的烈酒公司Diageo(帝亚吉欧),由于酒卖的太好了,导致他们忽视了汉堡王的生意,汉堡王再次被尘封在角落之中。

2002年,汉堡王第四次易手, 终于帮助汉堡王上市成功,正当他准备走上人生小巅峰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

集团撤资,汉堡王直接进了ICU,就差吃席了。

2010年,汉堡王的第五个东家出现了,巴西的3G资本把汉堡王从地狱拉回了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为什么汉堡王在中国没有搞出多大声量?

问题出在了根子上,内核不稳。

卖来卖去,导致战略摇摆,一步慢步步慢。

作为一个追随者,战略方向飘忽不定,错失了太多的机遇。

尤其是低估了中国市场。

肯德基1987年进入国内,麦当劳1990年在深圳开出分店。

而汉堡王呢?

直到2005年才在中国开出第一家门店。

更尴尬的是,七年后的2012年,汉堡王也只有52家门店。

可以说,汉堡王几乎完整的错过了90后和00后两代洋快餐的主力消费人群,很多人几乎就没有对这个品牌产生过印象,建立过联系。

我也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汉堡王的门店,出于对汉堡的热爱,咬着牙进去消费了一波。

不得不说,汉堡王的汉堡,味道确实棒,分量确实足,但是贵也是真的贵。

几年前,汉堡王是门店稀疏,活动也不搞,而且也没什么本土化的改良。

面对刷屏的疯狂星期四文学和1+1穷鬼套餐,几乎毫无竞争力可言。

汉堡王就像是开局挂机半小时的玩家,服务、配送、新品研发、本土化特色产品、开闭下沉市场别人都卷出花了,汉堡王却还在从头发育。

2023年8月,汉堡王中国董事会主席表示,汉堡王要从23年开始,每年新开两百家门店。

但最后只开了176家,门店总数不及肯德基一年新开的门店量。

而且,就连汉堡王在营销上的看家本领,也没在国内搞出过什么动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华莱士塔斯汀这些国产汉堡也相继崛起的今天,汉堡王还能走多远,能否逆天改命,还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