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种必然失败的融资谈判方式之一:我们的项目是“最好的”

我遇到过很多融资方,在谈判、特别是第一次面谈交流时,我最害怕听到的话就是从他们的言谈当中表露出的态度是:我们的项目是最好的,一旦能够面市,必然能够迅速占领市场。

无论是商业计划还是商业洽谈,融资方都很容易犯一个底层逻辑上的错误:把自己以为的,当成是投资方以为的——事实上,投资方想要听的并不是融资方拥有了什么,而是融资方还欠缺什么,以及补足欠缺之后融资方可以做到什么——这才是合作的基础。

关于融资方已经拥有了什么,这其实是一个透明的话题,这些无论融资方的话术怎么描述、方案怎么包装,投资方都是要去做背景调查的,这个方面,实际上在谈判桌上怎么说都没有那么重要,大家说说、听听,也就过去了。

抛开理性分析不谈,只从感性的角度,如果融资方一味地夸自己的项目是“最好的”,我会很好奇“最好的项目”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找到投资呢?是所有的投资人都比较笨,没有看出来这是“最好的项目”,还是说项目方自吹自擂?哈,我怎么可能得出“投资人都比较笨”的结论呢,所以,最后的答案只能是:项目方处于一个自嗨的状态,他们的话不能全信!

站在投资方的立场上,项目好与不好的评判标准只有赚钱与否,即便是加上细节,也只会是包含赚钱的周期与赚钱的量级。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如果融资方把投融资洽谈当作一场辩论的话,那么就必须处理好论点、论据与论证的关系。

如果一上来论点已经偏离了辩论的方向,那么后面再多的论据也是没用的。融资洽谈,融资方的论点应当是:投资给我,你可以赚到钱!之后一切的的一切,都应当围绕这一论点展开,一定要记得的是在论证当中,主体并不是项目本身,而是投资方。

换个角度,即便是融资方要用“最好的”这种描述的话,也不应当说“我们的项目是最好的”,而应当说“投资给我们,一定会是你最好的选择”,之后展开的论述才有意义。为什么是“最好的”,因为投资回报周期短,因为投资回报率高,因为投资风险低……,而当这些概念需要证明时,才轮到对项目自身的描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投资方并不会投资“最好的项目”,而只会投资“对投资最好的项目”,虽然只是三个字的差别,但是这三个字却在很多时候成为了融资方所遇到的“天堑”!谁都知道融资方的诉求是投资方的钱,但是融资方自己却不应该这么想,融资方最应该思考的,是打动投资方的方式!

从事投融资领域的相关工作已经超过二十个年头了,但是我发现这个圈子的商业模型还是停留在了二十年前——或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最好的项目”,但是,如果项目方不知道如何与投资方沟通,投资方又怎么敢相信呢——因为,在投资方眼中,说服消费客户要比说服投资方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