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何时何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定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这是常态,而现在,只是“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以致经济预期受到了“不确定”的影响。所以,政府必须干预市场预期,但这个干预是需要技巧的。比如,所谓底线思维,实际就是要把市场预期放到“不能再坏”的底线上,进而产生足够稳定的“确定性”,然后通过各色政策努力,改变经济走向,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而稍有好转,立即就会给市场带来“超预期感觉”。并对此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这实际是“往坏处着想,往好处努力”的一般性社会心理管理的惯例,但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我们却很难见到“超预期”的时候。为什么?一方面,一些专家学者面对公众进行政策解读,往往会把说过了,要么给人感觉政策下去立竿见影,要么把政策效果说得过分有效,而忽视了政策生效所需要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太多在网络上大红大紫的专家学者喜欢哗众取宠,在回答媒体问题时更加注重自我感觉而少了责任意识?尤其会在无意间被媒体的问题带着跑。

举个例子,记者采访专家问:您能分析一下人民币贬值的原因吗?于是,专家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贬值原因,甚至会把不是原因的原因也挖出来。比如,中国名义利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套利资金外流,势必给人民币贬值带来压力。这当然头头是道,但却没有关注低利率带给中国出口的低成本,也没关注低利率强化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这势必导致媒体出现的整篇文章充满负面信息,而且好像人民币就该贬值,完全无视人民币有可能被严重低估的事实。是,人家记者没问,所以没答,所以出现负面满纸问题,但我们专家学者是否存在“汇率问题两面性”的自觉意识?能不能对答问记者更具“完整的备料”?

如此经济舆论场,会不会把人民币汇率带向“单边贬值或单边升值”?会不会加大中国汇率预期的管理难度?我们为什么不能告诉市场,今天人民币贬值乃是低估,恰恰反映了美元高估的泡沫化?这不恰恰是基于人民币汇率“底线思维”的说法?还有,我们央行的一些官员公开将人民币汇率波动简单与美元加息联系在一起,认为美元停止加息将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然后又说货币政策需要兼顾外部均衡。这合适吗?难道人民币定价如此被动?难道央行会在经济亟需货币宽松动力的时候,去通过加息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如果是那样,中国资本市场(股市债市)应当咋办?会不会出现剧烈波动?这样的波动将带给中国经济怎样的预期?

毫无疑问,中国的经济舆论必须讲求艺术性,必须达成向“不确定”中注入“确定”的能力和效果,尤其是要懂得:一旦发生群体性认知错误,好端端的经济也会被毁掉。比如让人民币贬值绑定股市下跌,其结果一定是股市走势被跨境资本控制,一定会从资本角度废掉中国不断调降利率的努力。这不仅与中国特色金融之路背道而驰,而且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相悖。这个问题难道不严重吗?

同样,不是宏观经济政策,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坚定性”,也是向“不确定”中注入“确定”的手段。但太多因素干扰宏观经济政策的坚定性,尤其是货币政策,长期被所谓杠杠过高问题困扰而不予市场坚定的方向,这显然是中国经济预期难以逆转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