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7日拍摄的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成都大运会闭幕式将在这里举行。 新华社发

“再过30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即将在成都举行!”6月28日,成都大运会倒计时30天新闻发布会在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邱力介绍了大运会筹备相关情况。

全面建成场馆设施
达到国际比赛标准

“成都大运会坚持节约、节俭、可持续原则,全面建成49个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3处、改造场馆36处,场馆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标准,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邱力说。
  对于外界关注的大运村,邱力介绍,大运村设在成都大学,依托现有校区和建设发展规划,新建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实训楼等单体建筑22栋,赛时可保障1.1万人入住生活,赛后移交成都大学教学使用。
  在赛事筹备方面,目前,已完成18个项目竞赛核心团队组建,1077名国内技术官员选派完毕,国际技术官员选派正有序推进。在竞赛场馆和大运村设置22个反兴奋剂站点,已完成118名兴奋剂检查官、22个兴奋剂检查站副站长和保障人员选拔培训。完成18个项目45个比赛和训练场馆的竞赛功能验收,赛事筹备已全面转入场馆化运行阶段,场馆运行团队已组建完成,正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团队磨合与测试演练。
  4月至6月,成都举行了大运会18个项目测试赛,共有367支代表队5825人参赛,对设施设备、运行组织、体育展示和颁奖等业务领域应测尽测。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大体联)官员、技术主席及大运会特聘专家充分肯定了各项筹备组织工作,认为已具备正赛举办条件。

拓宽参赛条件限制
增加选派选手空间

邱力介绍,成都大运会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设有射箭、体操、田径、羽毛球、篮球、跳水、击剑、柔道、艺术体操、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水球、武术、赛艇、射击18个大项。
  邱力还专门对外界关注的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了说明。
  “根据国际大体联竞赛规程,年龄在18岁至25岁的在校大学生及在大运会举办前1学年毕业的往届大学生均可代表所在国家或地区参加本届大运会。”邱力说,成都大运会两度推迟,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学生运动员参赛的影响,国际大体联拓宽了运动员参赛资格,允许年龄在18岁至27岁之间的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于2020至2022三个学年的往届毕业生参加成都大运会。该决定增加了各会员国家和地区运动员选派空间,也为因疫情影响与成都大运会失之交臂的大学生运动员创造了重返赛场的机会。

开闭幕式主题确定
大运会博物馆建成

在赛事保障方面,邱力表示,成都大运会规划配置29家定点医院,设置180个医疗点。2万名赛会志愿者已全部招募完毕。大运通APP向各类客户群提供出入境健康申报、大运村导览、气象服务、医疗服务、云游锦城、金融服务等。成都大运会首批体育比赛门票通过官方票务网站、官方票务小程序、线下官方门票服务网点及境外服务机构面向全球公众同步发售。
  在开闭幕式筹备方面,成都大运会聚焦“简约紧凑而不失精彩”原则,突出“大学生”和“运动会”两大特征,充分呈现艺术表达。其中,开幕式将于7月28日晚上8点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举行,主题为“成就梦想”;闭幕式将于8月8日晚上8点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主题为“梦想点亮未来”。
  邱力介绍,FISU世界学术大会将于7月29日至31日举行,包括主旨报告、开幕座谈会、传统体育文化展示、“专家对话—健康拥抱未来”交流活动和城市体验活动等,7月29日下午将举行学术大会开幕式,将有400余名代表参会。目前,学术大会组委会共收到论文5469篇,数量为历届大运会之最,共选录优秀论文1438篇。
  此外,成都梳理成都熊猫基地、三星堆博物馆等16个文化交流点位,推出“世界遗产经典之旅”“三国文化揽胜之旅”等11条精品体验线路。举行“大运有我乐动蓉城”大运主题歌会、“大运小博士知识竞赛”等活动,上线成都大运会主题推广歌曲《城市的翅膀》《爱是一样的》等音乐短视频。建成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展厅面积3300平方米,已经陈列900余件实物和8万余份文献影像藏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雷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