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冠雄律师,王幼柏婚姻家事团队律师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的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根据法律规定合意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确认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对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已进行协商处理,故给予办理离婚登记并颁发给离婚证。

而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婚后子女抚养或遗产分割等问题不能达成协议,由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经过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审理后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

如果是配偶在婚内因意外事故导致精神疾病,另一方该如何离婚呢?下文通过一个案例为大家进行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女双方经人介绍认识,登记结婚后生育一子。婚后,男方因意外事故患有精神疾病,日常生活已完全不能自控。由于男方一直未能治愈,双方分居后一直由其父母照顾。如今儿子已成年且双方分居已满十年,女方该如何与男方离婚呢?

精神病人是可以离婚的,只是精神病人的离婚流程会与一般正常离婚的手续会有所不同。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人分为间歇性精神病和长期性精神病。

间歇性精神病在其精神状态正常的时候,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正常的民事活动,就是说与普通正常人是没有区别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状态正常时,可以与配偶一起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协议离婚的手续,同时也可以去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这跟我们普通离婚的方式是一样的。

长期性精神病则与间歇性精神病有所不同,长期性精神病人是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离婚不能通过协议的方式,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进行。由于是起诉离婚,长期性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需要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通常为其配偶。而由于离婚诉讼具有特殊性,配偶不能作为其法定代表人,通常会另行指定精神病人的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法院根据男、女双方感情是否破裂,从而判决是否准予双方离婚。如果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判决结果一般会根据照顾精神病人为出发点,故在夫妻财产分割时,给予精神病人一方适当的倾斜和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是关于离婚相关法律问题的简单介绍,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因个案不同、因具体情况而异,建议寻求专门律师予以处理,以免面临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