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霍布斯鲍姆说过,让四分五裂的小集团同仇敌汽是凝聚他们的最佳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同时又面临着来自基督教世界以外的威胁时,人们对异族和异教的概念会有一个飞跃。在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的时候,西班牙人意识到的民族危机是与异教紧密相连的。

一般而言,718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国王佩拉约(Pelayo)在科瓦东加与入侵的阿拉伯人发生战斗,被看作是“列康吉斯达”运动的开始。佩拉约是西哥特公爵法费拉(Fofila)之子。他曾被俘,因禁于科尔多瓦。

成功越狱

但他成功越狱,找到了在阿斯图里亚斯的天主教徒,并被那里的人们推举为那里的国王。这也许是出于他拥有西哥特王室的血统,代表着阿斯图单亚斯王国与西哥特王围的历史连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拉伯人派遣了一支部队意欲捣毁阿斯图里亚斯起义者的巢穴。佩拉约拒维了奥帕斯及其追随者的要求,把老弱妇播安置在山顶的隐蔽之处,率领士兵守在奥塞瓦山(Aseuva)以东的科瓦东加岩洞(Covadonga),准备迎战。

这是一处喉之地,山谷里就是德瓦河《Deva)。阿拉伯人一走进峡谷,阿斯图里亚斯人便在山上据守高处以滚石飞矢为武器,给阿拉伯人迎头痛击。当敌人狼狈撤退的时候,又遭暴风雨的袭击。

德瓦河泛滥成灾,冲毁是岸,阿拉伯的残兵败将也随满满急流而去。这场战斗可称作是再征服的第一回合,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天主教徒的斗志,那场暴雨似乎也被赋予了神助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班牙北部抵抗中心相继形成,比斯开(Biscay)、纳瓦拉和阿拉贡山脉之中都有天主教西班牙人活跃的身影,此后,他们的势力月渐扩展,逐步据有了沿杜罗河(Douro)一线的若下要塞。从这些基地发起冲击,又光复了卡斯蒂利亚地区。

二十多年间,几个天主教王国形成了一道不甚牢固的防线,作为天主教势力的象征与穆斯林西班牙相对峙,并不断向南推进。

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从8一9世纪不断地收复故,10世纪初向南推进到雷翁城,即以其地为中心,形成雷翁王国。到了1000年,天主教西班牙已经发展到好几个相竞争的封建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纳瓦拉的桑乔三世(Sancholl)逐渐在天主教王国中取得了优势地位,使阿拉贡和卡斯带利亚也服从他的统治。而他的儿子-费迪南德一世(Ferdinand1)则在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迫使托莱多、塞维利亚和巴达霍斯(Badajoz)的阿拉伯人臣服于他。

10世纪后期至11世纪初,在同阿拉伯人斗争的过程中,雷翁王国采取构筑堡垒,步步为营的战略,版图逐渐向南扩展。当到达杜罗河流域时,它建立了许多堡垒。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起初隶属于雷翁王国的卡斯蒂利亚王国。

西班牙语中,“卡斯蒂利亚”意即“城堡之国”。“1037年,雷翁与卡斯蒂利亚合并,实力逐渐强大。1085年,又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托菜多城,并以此为据点,并继续向南不断推进,卡斯蒂利亚王国便逐渐成为反阿拉伯人斗争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伊比利亚半岛北部还先后形成纳瓦拉王国、阿拉贡王国和巴塞罗伯国其中以阿拉贡王国最强大,在拉米罗一世(Ramiro)统治时期(1035-1063年)其势力已达到埃布罗河《Ebro)。阿拉贡和巴塞罗那从阿拉伯人手中夺过河南边的萨拉戈萨城(Saragossa)。

1137年两国合为阿拉贡国,成为反阿拉伯斗争的另一个中心。

在收复失地运动中崛起

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今葡萄牙,其早期历史同西班牙紧密相连,病萄牙是在收复失地运动中崛起的。剖析中世纪的西班牙,就不能不说到葡萄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杜罗河流域的山岳地区正处于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下,9-10世纪时已成为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土地的斗争场所。

11世纪80年代,卡斯蒂利亚雷翁王国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杜罗河以北《包括今葡萄牙北部一带)的全部士地后,为了组织当地居民进行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

1095年雷翁国王阿方索六世(AifonsoVI)不得不把科英布拉(Coimbra)、波尔图(Porto)、卡列塔(Calheta)、布拉加(Braga)维塞乌(Viseu)、拉梅古(Lamego)等地区划为一块单独的伯爵领地,阿方索六世的女婿普罗旺斯(Provence)的亨利(Henry)取得了葡萄牙伯的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12年,这位第一代葡萄牙伯爵去世之后,在伯爵夫人特莎(Teresa)的监护下,出其子阿方索·恩里克(AfonsoHenriqucs,1110-1185年)继承爵位。出于特雷莎宠用加利西亚人费尔南多·佩雷斯(FernandoPeres而失去葡萄牙贵族的支持。

1128年,业已成年的阿方索·恩里克驱逐其母特雷莎后亲政。1139年阿方索·恩里克开始称王,建都科英布拉,并将国家置于罗马教皂保护之下答应交纳年贡。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新国家一一葡萄牙王国就是这样形成的。阿方索·恩里克成为葡萄牙勃第王朝的第一代国于。

1143年其表兄雷翁一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七世(AifonsoVII)承认简萄牙王国的自主权商萄牙国正的称号直至1179年才获得正式承认)。葡萄牙独立以后,在反抗阿拉伯人侵略的收复失地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85年卡斯蒂利亚占领托莱多,是收复失地斗争的一大转折点,它为西牙向阿拉伯统治区进攻建立了据点。

屡遭失败的阿拉伯封建主,为阻止西班牙人南下和东进,曾求援于北非柏柏尔人的穆拉比特王朝(Almoravids)的势力。

1086年10月23日,约20000名穆拉比特朝军队在首领优崇福·伊本·塔什芬(YasufibnTshufin率领下,在巴达霍斯附近与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VI)展开大战,阿方索遭到惨败,只带领300人死里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素福·伊本·塔什芬把40000多个首级作为战利品运回北非。1090年,优素福·伊本·塔什芬一度几乎统治了西班牙大部,只有托莱多等城仍在天主教徒手中。

传奇式的人物

反抗穆拉比特王朝军队的西班牙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士,成了当时传奇式的人物,人们通常称他为熙德。1094年他攻占巴伦西亚(Valencia),坚守这座城市,直到1099年他去世为止。

然而,西班牙收复故土的人业仍未结束。1146年,北非另一新崛起的穆瓦希德但王朝派兵侵入西班牙,穆拉比特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出此告终。这个新工朝的核心人物也是柏柏尔人,他们的统治比先前更为残醋。西班牙陷入更为深重的苦难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于阿拉贡参加了镇压法国西南部的阿尔比教派的十字军,结果被图卢兹的雷蒙(Leimeng)伯爵打得人败。这场失败的结果是“收复失地运动”的领导权从此牢年地掌挥在卡斯蒂利亚的手中。

1212年,教早英诺森三世(InnocentIlI)号召了一批以把穆瓦希德王朝势力赶出西班牙为目的的十字军。在此号召下,支庞大的联军迅速建立起来,其中有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纳瓦拉和葡萄牙的国王以及三个法国主教的军队。

穆瓦希德工朝势力把这支联军阻挡在一个狭窄的山谷里。据圣·伊西多罗的传说,是--个务工的人告诉卡斯蒂利亚国阿方索一条绕开困境的秘密小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这条小道,天主教军队终于开到了托洛萨的纳瓦斯(LasNavasdeTolosa)平原,在那里,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统率的西班牙诸国联军,在欧洲其他国家十字军的支持下,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会战,击溃了穆斯林军队。

这场失败使阿尔-安达鲁斯(AL-Andalus,即安达卢西亚)分裂成6个相互攻伐的小穆斯林王国。这使得天主教王国有机会把它们一个个地铲除,1229年,阿拉贡的詹姆斯一世(Jaume,1213~1276年)占领了马略卡(Mallorca),并在1238年收复巴伦西亚。

在西部,雷翁的阿方索九世(AlfonsoIX,1188~1230年)把势力扩张至瓜迪亚纳(Guadiana),于1230年占领梅里达和巴达霍斯,并打开了一条通向塞维利亚的通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儿子、卡斯蒂利亚国主费迪南德三世(FernandII,1217-1252年)同时成为雷翁的国,于是他把卡斯蒂利亚和雷翁再次合并。凭着这样强大的力量,他依次攻占了科尔多瓦(1236年),穆尔西亚(Murcia,1243年),塞维利亚(1248年),他的儿子在又收复了加的斯(C6diz).

自此以后,西班牙人的势力非常迅速地向南推进。13世纪,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收复失地的步伐加快了。

自13世纪后半期起,伊比亚半岛的大部分领土已相继为西班牙人所占领,阿拉贡占据了半岛东部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卡斯蒂利亚占据了从比斯开湾至直布罗陀海峡,几乎覆盖了整个半岛的中间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葡萄牙在英、法等国十字军的帮助下,阿方索一世于1147年取了从716年起就被阿拉伯人占领的里斯本(Lisboa)。至1185年他去世时,塔古斯河(Tagus)以北地区已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领土。到13世纪末期,葡萄牙东部的边疆也被巩固下来。

1185年阿方索一世死后,其子桑乔一世(Sancho1)继承王位(1185-1211年)。他秉承其父政策,继续对阿拉伯人作战,将简萄牙的领土向南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桑乔一世将国内居民迁到曾受阿拉伯人破坏的地区,建立城镇和边防城堡,并鼓励外国人进入简萄牙定居。

其后相继即位的阿方索二世(AfonsoIl,1211-1223年)和桑乔二世(Sancholl,1223-1246年),在反对摩尔人的斗争中都取得了重人成就,前者于1217年赢得了萨尔(Salzburg)战役的胜利;后者则征服了阿尔加维(AIgarve)部分地区,并于1245年将首都迁到里斯本。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