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一切皆有可能,但我只取概率最大的那一种

在上月末发布的本系列“主旨”中,我介绍过通过统计学方法遴选出了31枚对上证指数涨跌具有明显先行指导意义的月度经济指标。正常情况下此时的6月上旬这些月度经济指标5月数据将陆续发布。我们对这些先行指标的先行预判功能做一个验证,根据这些先行指标对6月中下旬上证指数的走势进行预判。

在收集这些指标5月份数据时却发现31枚指标中只有5个指标公布了5月份数据。国内央行及外贸部门披露的国际金融数据、海外统计机构披露的国际经济数据比较及时。其他指标的上月数据均未公布,有的指标数据甚至近两三个月仍未公布。因此即使指标先行功能不错,但由于公布及时性问题,这些指标无奈只能沦为“事后诸葛亮”指标。

先公布结论:根据5枚已披露5月份数据的先行经济指标预判,6月中、下旬上证指数下跌的概率较大。

这5枚先行指标集中反映的是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情况。因为数据公布滞后问题,本次预判并未将国内经济,尤其是基础工业、消费、资本市场、物流等经济先行信息涵盖进去,可能有失偏颇,仅供参考,但其中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

先上四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美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美国失业率

按美联储一般惯例,美国失业率在5%以下、通胀率在2%以上就可加息。从图1和图2我们可以观测到,美国失业率控制得不错,从2021年9月以来一直控制在5%以下(如图2)。而从2021年至今美国物价水平却处于失控状态,从2021年4月至今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均在2%以上,且自2022年1月份以来一直在5.5%到6%之间高位运行。美联储也相应自2022年1月以来一直采取加息政策,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在去年9月份达到峰值以后有所控制,但仍未有显著下降。截至今年4月,美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仍为5.5%之高(如图1)。我们需密切关注美国5月份CPI数据,这对加息与否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我们还应密切关注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变化,这也是美国加息决策重要影响因素。非农就业一旦有好转都可能推动加息政策实施。

图3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变化

如上图,从美国披露的今年5月份非农就业人数33.9万人来看,这个数值是有明显增长的,这就是导致近来美国加息预期增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如上图,我国5月份制造业PMI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增长趋势,出现了略微下滑。在利差作用下,这有可能导致国际游资的外流,对国内证券估值有一定负向影响。

根据前文所指5枚先行指标集中反映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情况判断,与美国加息预期增强及国内外利差作用的以上分析判断是一致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向好迹象可能会通过增强的加息预期和吸引国内资金外流作用对国内证券估值造成双重负向影响,因此未来一到两旬上证指数下跌的概率较大

再次重申以上分析判断仅供参考,仅为对所遴选的先行经济指标先行功能的验证,可能会因为信息偏颇而判断不准。日后我将进一步拓展先行经济指标的遴选范围,选拔更具先行功能和及时性更强的指标,建立先行指标体系。

  • 鼓励点赞转发等。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

本文为原创文章,商业引用请联系我司,非商业引用请在明显位置注明所引用或转载的文章标题、作者并注明出自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