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年达到5%是相对中性的预期,不管是摩根大通、IMF对于我国今年的预期,都是高于我国定的5%,主要依据大概有几个吧:
1)进出口依旧是强势,前四个月的进出口数据还是相当不错,同比增长5.8%,有意思的是摩根大通的预测中,今年外贸要拖累经济增长,也就是负贡献,实际上出口依旧强势,进出口同比增长几乎完全来源于出口,这让外循环这条腿不至于拖累经济增长,还能促进经济增速。

当然不排除后续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美联储加息,导致市场货币成本上升,从而抑制消费活动,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或多或少还是要受到一些影响,但前四月都打好了基础,加上人民币缓慢贬值,增加商品国际竞争力,预期不会真的拖累经济增速。

2)信贷发放维持高位,gdp的四架马车,出口前面讲了,后边就是国内的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了,核算gdp可不太关注是花的储蓄还是负债,从去年开始,就维持了长期的10%以上高位信贷供应,增长都是万亿计算。虽然政府极其附属的城投花钱的效率并不高,也就是很难创造更高的支出乘数,但信贷基数在这里,就是花一块钱之后进入少数人口袋不再流通,也还是创造了1快前的gdp,不出意外,今年依旧是政府债务发行的大年。

3)防疫政策放开,今年经济热度在防疫政策转向后,大家也能亲身感受到难得的精神放松,三产恢复极强,服务业pmi维持高位,即便大家还是消费疲软,再差也不会差过去年的压抑和无助吧。

4)重要的基数问题,我国今年应该很容易完成5%的增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去年基数低,尤其是二季度,由上海开始蔓延,全国诸多城市几近停摆,经济增速几乎为0,带来的基数和计算同比时,比如会在今年的二季度迎来gdp的高增长,就和美国去年6月cpi高基数和今年6月预期不会太高是一样的道理。

结合四个利好,即便有两个核心问题无法处理,产能过剩消费不足问题和债务违约风险问题,依旧可以在去年低基数,高信贷供给,尤其是政府明面和隐形债来刺激经济上,以及防疫政策转向后迎来一波数据反弹,完成5%目标大概不难。

如果再往更长期方向预期,那么还是那句老话,大家要做好长期经济低增长的心态调整,内需不足和债务风险都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一个涉及分配改革,另一个也是分配的问题,大家要习惯从高增长到低增长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