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每家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可以说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第一条必经之路。因此,制定统一的建科标准,规定急诊专业范畴,培养和建设一支规范强有力的急诊医疗队伍,才能保障质量控制考核结果有效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北京市各医疗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工作要点》以及《昌平区医疗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规定(2022年版)》,提高保障昌平区各医疗机构急诊科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前期考察和申报答辩考核结果,昌平区卫健委党委研究决定,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承担昌平区急诊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并任命该院急诊科主任田兆兴为中心主任委员,崔北辰医生为质控中心工作组秘书。

近日,昌平区急诊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召开。区卫健委在充分肯定各医院急诊医护为救治患者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辛勤付出的同时,提出目前全区急诊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强调了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为昌平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区急诊质控中心主任委员田兆兴对目前急诊质控中心的工作进行汇报,就急诊医疗质量控制提出了问题及对策,并针对下一步全区急诊质控培训学习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上还组建了急诊专家委员会并制定质控中心工作制度。

随后,区各医疗单位急诊质控负责人介绍各医院目前急诊工作情况,对急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分享。全区急诊质控单元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质控中心对社区医院的技术水平要求要“因地制宜”,社区急症处理水平的提高将促进昌平区整体急诊诊疗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化。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病例沙龙、培训会、专家评审考核等,为各级医院提供交流学习和切磋平台,提高昌平区急诊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急诊质控工作是年度工作的“必要项目”,要抓好质量控制工作,改进不足,推动昌平区急诊医疗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昌平区急诊质控中心,将履行对21家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制定行业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执行督查工作并制定考核方案,组织开展业务学习,承担卫健委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