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一个研究机构的分析,预测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只有20个城市的房地产仍具有投资潜力。

这20个城市按照投资价值被划分为四个等级:

顶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

次级城市:苏州、广州、南京、杭州。‬

三级城市:武汉、宁波、无锡、合肥、东莞、佛山。‬

四级城市:成都、西安、厦门、天津、青岛、海口、重庆对于这四个等级的划分,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房产是作为投资工具还是消费品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

如果选择投资房产并收取租金,那么应如何考虑房产的折旧问题?

如果将来实施房产税,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另外,房产的土地使用权到期后会怎样?

在投资决策中,不确定因素非常多。

我不止一次指出,中国大部分地方的房产现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增长,这带来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是否过高?

人均住房面积又如何?出生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这些问题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会有个更清晰的理解。

首先,关于房价与收入比这个指标,这是衡量住房负担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一线城市上海的房价收入比达到了33,这意味着一个家庭需要用33年的全额收入(税后收入,并且不吃不喝不消费)才能买得起一套普通住房。

相比之下,同年,纽约的比例为25,东京为22,伦敦为40。

可以看出,中国的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过了多数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至于人均住房面积,根据2018年的数据,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9.8平方米,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为65.4平方米,日本的人均住房面积为35平方米,英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为32.3平方米。

这个数据说明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并未低于发达国家。

关于人口出生率,2019年中国的出生率为10.48‰,而在同年,美国的出生率为11.99‰,日本的出生率为7.3‰,英国的出生率为11.1‰。

这个数据说明中国的出生率并未高于发达国家,长期看可能会加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以上的几个数据都提示我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

尽管目前的房价还在持续上涨,但在这背后,我们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危险性。

因此,在投资决策时,我们应对这些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