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安徽的孙立人和被俘于安徽的杜聿明,他们因为抗日战争时的一个选择,注定了命运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出生于安徽庐江,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孙立人可以说是国民党军队中威名最盛的将军。1942年4月,他率新38师抵达缅甸,与日军作战,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战绩。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他被西方军事学家誉为“东方隆美尔”,英皇乔治六世曾授予他“丰功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授予他“国会勋章”,国际性声誉之隆,无人可及。
在一系列盛誉中,孙立人将军最著名的就是,不接受日军投降。他说:凡是入侵我华夏的,并到过南京城的日军,不接受投降,全部枪毙正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立人

但是,仁安羌战后,英军放弃队友撤往印度,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与史迪威并令各军向西撤入印度,而蒋介石则命令国民党全军向北返回云南。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撤往印度,部队损失很小,返回云南损失则很大。看似一次军事行动的背后,其实考验的是部队军事长官的政治选择和立场问题。
当时,杜聿明是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孙立人是新38师师长,属于杜聿明的下属。孙立人没有听从杜聿明的命令,撤往了印度。
杜聿明则带着军队穿越野人山回到云南,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伤亡,部队几乎损失殆尽,杜聿明也身染恶疾,差点死在野人山里。
此事之后,蒋介石对待二人的态度明显不同。虽然孙立人将军战功卓著,但是并未受到重用,杜聿明在军中的地位则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

抗战胜利后,因为与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不和,孙立人被调回南京国防部任职,从此远离战场。1947年11月,孙立人将陆军训练司令部迁至台湾凤山,主持新兵训练。
1955年,因台湾南部爆发的“兵谏案”等孙立人被软禁,且一禁就是33年。直到2014年7月台湾当局才为其平反,此时孙立人将军已经去世24年。时至今天,孙立人将军的棺椁依然没有安葬,而高出于地面。
杜聿明则在解放战争中(1949年1月10日凌晨),在安徽省萧县张庄寨镇张老庄村被解放军俘虏。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