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筠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几个月前,我们家一块去拜访一对长辈。

阿姨见到我们非常开心,拉大家去看阳台上种的粉杜鹃。

肉肉的花朵挤在一块,开得很密、很漂亮,阿姨很自豪地说:

“这已经养第三年了,越养越热闹。”

大家都凑过去,夸阿姨养花养得好,想向她讨教经验。

一旁的伯伯反应非常“典型”,手指摸了摸鼻子说:

“阳台上都是她的杰作,又难打扫又招虫子。”

“瞎折腾呢,没意思。”

一边说,一边摆摆手。

明明很多年的夫妻了,却隐隐给人一种“不希望对方好”、“看不惯”的感觉。

这让我想到一个词——嫉妒。

亲密关系中的两人,有更密切的利益与情感联系,也意味着,更直接参与对方的好与坏。

那些充满“嫉妒”的关系,最后会怎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pexels

01

悲哀的妻子

与“幸福”的假象

比起嫉妒,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用了一个更贴切的词,叫嫉羡。

嫉妒是一种三元关系,有竞争意味,是一种“我想要的东西,就要想办法去赢得它”的感受。

而嫉羡是二元关系,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状态,要么生存要么毁灭;

如果一样东西我没有得到,那就想方设法毁掉它,让别人也别想好过。

容易嫉羡的人,喜欢用打压、贬低、损毁的方式,来获得内心的优越感。

记得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个故事,名字叫做《被300万人羡慕的网红夫妻,一细扒就“露馅”》。

故事的发酵自一段网络视频:

来源:网络

一辆大货车上,丈夫坐在一旁休息,等待出车,妻子在一旁架起了小桌板,包饺子、煮饺子,忙得不亦乐乎。

这条视频被全网疯转,底下不少人评论: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朴实无华的浪漫......

但后来,有网友扒出了更早之前的视频,揭开了“幸福”背后不为人知的一幕。

故事的女主人公名叫娟子,是丈夫的贤内助,不光负责给开车的丈夫做饭,停车休息时,还要要给丈夫洗衣服、洗头。

娟子不仅是妻子,也是半个妈妈。

2021年,娟子考取了卡车执照,开始帮丈夫分担工作的重任。

她经常睡着睡着,被丈夫拉起来,换班开车。

娟子一个人承担了多重角色,让人不经想问:

这么辛苦的生活,真的幸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网络

或许你会觉得,每个人都有主动选择生活的权利;

娟子能接受这样的生活,说明丈夫也满足了她的需求。

但事实令人咂舌。

娟子原本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在北京开小吃摊。

她靠在加油站打工两年攒的钱,盘下了一辆小吃车,并考取了糕点师证,坚定地做起了她喜欢的美食。

来源:pexels

那时,丈夫在北京开网约车,挣不到什么钱。

娟子挣得比当时的丈夫多,还靠着这份营生,帮老家的朋友、亲戚们解决了就业问题。

她做的饼是方圆几公里最受欢迎的,每天没出摊,就有人排队等着购买。

小小的摊位,承载的不光是生活,也是娟子的梦想。

夫妻二人,一个开车,一个卖小吃,两人收入够撑起一个家,也过了一段时间舒舒服服的日子。

后来,攒了一些钱,丈夫提议要回去开货运车。

因为是危险工种,开夜路需要有人陪伴,便强力要求娟子一同返乡。

娟子舍不得自己经营多年的小吃摊,毕竟挣得不少,并且不光是一份“工作”,也是热爱的事业。

结果,丈夫趁她在睡梦中时,将小吃车扛上了卡车,把娟子所有的家当,运回了老家。

来源:网络

娟子在自媒体账号中记录:

“我那时一直哭,舍不得自己的梦想......他拉回去的东西,其实是我的梦想。”

从那以后,娟子没了自己的生意,完全变成了丈夫的附属品。

再也没有熙熙攘攘的顾客、没有了梦想,娟子做的饭,也只剩丈夫一位食客。

面对事业有起色的妻子,丈夫并未表示支持和尊重;

而是在对方不情愿的情况下,强行扭转她的人生,将其变为自己的附属品,完全放弃了自我。

可以说是“大男子主义”,但往更深处挖掘,正是“嫉羡”在作祟。

观察生活中的伴侣和夫妻,我们能发现两种类型:

一种是相互支持相互进步,由衷为对方的成就而高兴;

而另一种嫉羡型伴侣,则时时警惕着对方,生怕被抛弃、被超越。

这种伴侣,外表可能看似强势、独断,但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充满“被抛弃”、“无价值”的焦虑。

02

哪些人

容易嫉妒伴侣

经常会听到一些丈夫抱怨自己的妻子“不顾家”,以为是妻子太贪玩,不爱着家,结果一问完全不是。

妻子忙于自己的事业,甚至还有一份发展稳定的副业。

丈夫“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幻想破灭,一家之主的身份遭到撼动,便把内心的不满怪到妻子身上。

美国心理学家Judith Sill发现,在夫妻治疗中,男性会用其他问题来掩盖对妻子的嫉妒。

比如说:“她的工作毁了一切”、“她压力太大,没法照顾孩子”,但事实的真相是,丈夫在事业上不能明显超过妻子,产生了嫉羡。

想通过谴责或打压的方式,迫使妻子回归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pexels

好比电影《婚姻故事》里的查理和妮可,女演员妮可被导演查理的才华所吸引,甘做陪衬。

不光在舞台上听从查理的指挥,在生活中也一次次让步,放弃更开阔的演艺事业,压缩自我,帮助查理完成导演梦。

当妮可想要找回自我,提出离婚时,查理却多次贬低她的能力,即使在最后的档口,也不忘记对妮可的演技进行一番犀利的点评。

来源:电影《婚姻故事》

这样看来,在亲密关系中,似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嫉羡”?有什么样特征的人,更容易嫉羡别人呢?

克莱因在她的《嫉羡与感恩》一书中做出了解释。

克莱因认为,婴儿出生时期就有“死本能”,感知到的世界是很可怕的,随处面临着迫害。

因此,婴儿非常迫切地寻求与母亲的依恋,将母亲的乳房视作“原初客体”。

如果母亲能够满足需求,婴儿便感到有安全感,如果母亲无法满足需求,婴儿便会感到一种“原初焦虑”。

对母亲抱有既依赖,又憎恨的矛盾感受。

如果母亲过于自恋,不能接受婴儿投射过来的憎恶、恐惧等坏的情绪,反而责怪、辱骂孩子时,孩子的嫉羡就会加重。

这种“原初焦虑”如果没有被好好处理,长大后就会投射到伴侣身上,展现出“希望你好,但别比我好”的状态。

来源:pexels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提出,嫉妒(嫉羡)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区分,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发生的概率类似。

但是传统的性别观念会使嫉羡更容易发生,比如大丈夫式的男性与女子气十足的女性,比双性化的伴侣更容易嫉羡。

除此之外,他还列出几种容易嫉羡的伴侣特质:

1、感到自身能力不足的人更容易嫉妒

2、痴迷型依恋比其他三种类型更容易嫉妒

3、高神经质的人也常常容易嫉妒伴侣

03

合理嫉妒

也并不是坏事

打压和嫉羡伴侣,固然不是一件好事。

但亲密关系中,适当的嫉妒“攀比”,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研究者们发现,关系中适度的嫉妒有利于维持关系中的激情,使得关系不至于过早流于平淡。

曾经在某社交平台看到这样一位博主,老婆长得非常漂亮,显年轻,两人的合照经常被粉丝取消是“老父亲和女儿”。

那位老公看了心里酸溜溜的,一边羡慕,一边开始外貌管理,先是去纹眉,又让网友帮忙改进穿搭,从头到脚向老婆靠齐。

来源:pexels

合理的嫉妒,会唤起感情中适当的危机感。

一方感觉“坏了好像要配不上TA了”,便为此做出努力,不断改进自身,最终两人齐头并进,造就一段佳话。

如果说,合理的嫉妒和有毒的嫉羡之间有什么区别,那大概就是自我效能感,也就是“我行”的感觉。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来自于父母坚强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别人能有的,你也可以有”;

从而建立起稳固的价值感,不需要通过摧毁或贬低别人来获得成就感。

如果小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的鼓励,长大后遇到困境便会很容易感到受挫,不相信自己有改变现状的能力。

长大后,没有来自外界或父母的肯定,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肯定,或肯定伴侣,唤醒积极的“内隐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pexels

回忆起同样的场景,有的人会想起当时的尴尬、局促,有的人会记得自己做出的努力,和获得的进步,哪怕微不足道。

试着将注意力从负面信息挪到积极信息上,与生活建立正面链接,会有助于我们增强自我效能感。

可以试着,每天写下三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很小的事也可以,比如:

1、喂了楼下的猫

2、与邻居分享美食

3、打扫了房间

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忽略这些微小的努力,最后责怪自己,一天什么也没做、真是没用啊。

殊不知,对生活的掌控感,正是来源于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

来源:pexels

试着多夸一夸自己和伴侣,强化内心“我也行”的感觉。

当然,也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在抱持的环境下,逐渐建立起自信。

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客服,匹配咨询师

人生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看到比自己体积大的巨轮,免不了自惭形秽,自愧不如,瞬间丢失掉了航行本该有的自由和喜悦。

但当你将目光转向自身,看看自己这艘精致的小船,打磨光亮的外壁、色彩鲜艳的船帆.......关注自身的内在品质、成就,不要在比较中迷失自我。

好的关系是应当是相互成就,是两艘船齐头并进,而不是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

▷壹点灵心理服务平台◁

好口碑,服务用户超过3000万人+

专业心理咨询师,与你1v1深度访谈

▼过不去的坎,我们助您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