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产业有自己固有的特点,历来都是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好在它的效益会比较长远,而且具有战略性色彩。

随着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对于预先研究以及装备型号的研发,投入的资金会急速地增长。这种特征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完整地反映出了我国航空工业百年发展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彼时的中国决定改革开放。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指示航空工业部,说“航空工业实在是太花钱了,你们要发展,要自己主动想办法。要办公司,努力地去赚钱,赢得发展的机遇”。这一指示,将航空工业推上了外向型道路

当时中国的军机在海外是有需求的,但彼时中国的原则是“不做军火商”,所以对外的支援都是无偿的。同时本着援助售后一条龙的心理,还帮助个别国家建造了飞机修理厂。无形之中,加大了政府和整个航空产业的负担。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也是希望航空工业能够设法转变这种机制。

机缘巧合下,航空工业赶上了一个有利的机遇期。

(1978年,吕东带领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以此为开端,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广泛与世界各国接触)

1973年,埃及在赎罪日战争中,跟以色列交手。战争结束之后,埃及和以色列的关系在西方国家的调节下,进入缓和期。

埃以之间的这种缓和,让当时的苏联觉得自己战略性的投入没有得到回报。所以苏联就记怨埃及,对于埃及的军事援助戛然而止。原来埃及使用的大量苏式装备,苏联直接放手不管,后续也不再为其提供装备。

在此背景下,埃及希望能够找到第三方,帮助它维护升级或者采购苏式装备。随后,埃及将目标锁定中国。中国显然是比较合适的,我们也使用苏式装备,对于苏式装备的维护生产,路子都很熟。